spContent=本课程根据《艺术 音乐鉴赏与实践》“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声动中国》这本书,将教材中各个时期中国经典历史代表歌曲的欣赏难点通过详细讲解、举例、图示、欣赏、感受、实践等方式,坚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地进行融合,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理念与思想,坚定文化自信。
课程的音乐曲目欣赏的核心内容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功能,课程编排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以美育人,以文育人,以情动人,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艺术学习与实践,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本课程根据《艺术 音乐鉴赏与实践》“十四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中等职业学校公共基础课程教材)的教学内容,结合《声动中国》这本书,将教材中各个时期中国经典历史代表歌曲的欣赏难点通过详细讲解、举例、图示、欣赏、感受、实践等方式,坚持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身观和价值观,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有机地进行融合,引导学生理解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蕴含的理念与思想,坚定文化自信。
课程的音乐曲目欣赏的核心内容紧紧围绕党的二十大精神,发挥教材“培根铸魂、启智增慧”功能,课程编排以习近平新时代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充分发挥艺术学科独特的育人功能,以美育人,以文育人,以情动人,提高同学们的审美和人文素养,积极引导同学们主动参与艺术学习与实践,厚植民族情感,增进文化认同,坚定文化自信,成长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高素质劳动者和技术技能人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同学们,我们常说要文化自信,但是你知道只有真正地了解过我们祖国大地上繁花似锦的音乐代表作品吗?
在我们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各种音乐艺术形式像一颗颗璀璨的明珠闪闪发光,我们国家是诗和歌的国度,这些艺术作品承载着先民的历史,记录着民间的生活。
2023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74周年,回望过去,我们用音乐的形式再一次记录我们国家成长的历程。我们这门课紧紧围绕《相约声动中国》这一主题,所选的音乐作品有声乐、戏曲、歌剧、器乐等表演形式,作品的主题都是紧密结合我们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与复兴的历程,共有7个章节,共36个课时,通过36首音乐作品的赏析,艺术地呈现中国音乐文化的辉煌历史。
通过这门课的学习,同学们可以在音乐中去了解到我们伟大祖国的建设历程;了解到我们祖国丰富多彩的艺术作品及表演形式;了解到广大的音乐工作者是如何提创作了这一大批具有不朽艺术魅力和深远历史意义的经典作品!
而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从这些代表了人民情感、思想与意志的时代之声中,不仅可以感受到社会风俗、思想潮流和百姓生活,更是忠实记录祖国所走过的不平凡道路,弘扬了千千万万共产主义事业奋斗者的奉献与精神!
授课目标
1、引导学生聆听经典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认识音乐基本素养;
2、引导感受作品的音乐情绪,分析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中的作用;
3、引导学生运用恰当的语言对音乐作品进行分析和描述,把握音乐形象,感受音乐魅力;
4、引导学生进行音乐表演能力实践,通过声乐演唱、器乐表演等形式提升学生的音乐审美应用能力。
成绩 要求
1.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
2.要求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课程作业,待评阅后给出作业分数。
具体成绩分布:视频观看:占总成绩的30%;章节测验:占总成绩的20%;期中作业:占总成绩的10%;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30%;课程讨论:占总成绩的5%;课程签到:占总成绩的5%。
课程大纲
音乐鉴赏基础
课时目标:聆听经典音乐作品,了解音乐的丰富性和多样性,理解音乐的不同功能,探究音乐作品的文化内涵,通过欣赏优秀的中国音乐代表作品,感受音乐情绪,把握音乐形象。
序.1 概述——音乐中的家国情怀
序.2 民族管弦乐序曲——《红旗颂》
序.3《我和我的祖国》背后的故事
序.4 保家国,扬军威——《英雄赞歌》
中国民歌
课时目标:聆听、演唱本单元民歌作品,了解我国民间歌曲旋律、节奏、题材、结构、调式等方面的基本特点,对比我国不同地区、不同民族民歌的音乐风格和表现形式,理解民歌所承载的丰富人文内涵,通过中国民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1.1 多姿多彩的中国民歌
1.2 劳动号子——哈腰挂
1.3 青海花儿——上去高山望平川
1.4 江苏民歌——采红菱
1.5 维吾尔族民歌——阿拉木汗
1.6 蒙古族民歌——辽阔的草原
中国艺术歌曲
课时目标:聆听中国艺术歌曲,感受不同歌曲所表现的思想情感和音乐风格,了解音乐与文学之间的关系,通过分析不同时期中国艺术歌曲的风格特点,了解各时期中国艺术歌曲作品的文化背景,感受中国近现代艺术歌曲中蕴含的民族精神与时代特征。
2.1 概述—中国艺术歌曲
2.2 古诗词艺术歌曲—《阳关三叠》
2.3 中国艺术歌曲开山之作—《大江东去》
2.4 抗战声乐套曲—《黄河颂》
2.5 革命乐观主义—《沁园春.雪》
2.6 抒发爱国情怀—《我爱你中国》
中国民族器乐
课时目标:聆听中国民族器乐作品,认识器乐音乐体裁,了解其演奏形式,感受音乐情绪,积累中国民族器乐作品鉴赏的方法和经验,理解其艺术价值与社会价值,传承和传播民族器乐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3.1 概述—乐器凝聚民族之魂
3.2 高山流水觅知音-------琴曲《流水》
3.3 中国琵琶传统武曲(一)------《十面埋伏》
3.4 中国琵琶传统文曲(二)------《春江花月夜》
3.5 民族管弦乐合奏------《金蛇狂舞》
3.6 二胡独奏------《二泉映月》
中国戏曲
课时目标:聆听、学唱、模仿中国戏曲和曲艺作品经典选段,了解作品的创作背景,感受作品的情感内涵和表演特点,初步认识我国戏曲和曲艺艺术的基本特征,理解戏曲和曲艺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4.1 概述—《中国戏曲》
4.2 《绚丽多彩的京剧艺术》
4.3 《唯美典雅——越剧之美》
4.4 《清雅秀丽的黄梅戏》
4.5 《激情奔放的豫剧》
4.6 《美丽的南国红豆——粤剧》
中国歌剧选段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歌剧的代表作品,认知歌剧和音乐剧的基本特征,了解中国歌剧的发展理财,感受中国歌剧在音乐与舞台等综合艺术方面独有的中国特色。
5.1 《红梅赞》——民族歌剧《江姐》选段
5.2 歌剧《长征》唱段《我的爱人,你可听见》
中国舞蹈音乐
课时目标:了解中国舞蹈音乐的体裁类别,认知不同种类舞蹈音乐的表现特点及其文化特征,通过聆听、分析、模仿等实践活动,感受音乐在舞蹈中的重要作用与地位,理解舞蹈音乐是舞蹈作品的风格、情节、结构的有力之称,感受舞蹈音乐中所蕴含的民族精神和艺术价值。
6.1 概述——中国舞蹈音乐
6.2 《赞歌》——选自音乐舞蹈史诗《东方红》
6.3 《反弹琵琶》——选自《丝路花雨》
6.4 《快乐的女战士》选自芭蕾舞剧《红色娘子军》
6.5 《永不消逝的电波》——中国首部“谍战”题材舞剧
6.6 舞剧《醒狮》赏析——所有沉睡只为一朝觉醒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提前预习《艺术——音乐鉴赏与实践》这本书中相关的音乐常识内容;
2、通过网络平台搜集与课程中所欣赏音乐相关的内容。
参考资料
《声动中国——七十年歌声里的中国故事》
《红色经典艺术教育——音乐鉴赏》
《一歌一故事——红色经典音乐作品创作背后的故事》
常见问题
希望大家在学习过程中:
(1)每周确保2-3小时学习课程资料,积极参与课程讨论,欣赏一个音乐作品从作品创作的背景开始。
(2)希望大家理论结合实践,多加练习,提升自身的音乐实践和审美能力。
(3)尊重老师与同学,不发表暴力文字。
(4)不在平台内发布非法、违禁信息。
(5)课程资源版权所有,如需引用,请先征得同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