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汽车电控技术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20日 ~ 2025年06月21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在智能驾驶与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掌握汽车电控核心技术?本课程专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打造,聚焦电控系统开发与故障诊断,助力培养行业紧缺人才。
在智能驾驶与新能源技术蓬勃发展的今天,如何掌握汽车电控核心技术?本课程专为汽车服务工程、车辆工程及相关专业学生打造,聚焦电控系统开发与故障诊断,助力培养行业紧缺人才。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智能化和电动化浪潮下,汽车电控技术已成为行业核心竞争力。作为汽车服务工程的核心必修课,本课程为你揭开现代汽车“神经系统”的奥秘,掌握从发动机到车身、底盘的全栈电控技术,助你成为行业紧缺的“故障诊断专家”和“系统优化能手”,为从事汽车研发、检测维修及新能源领域奠定不可替代的竞争力。课程聚焦三大核心模块:发动机电控、底盘电控和车身电控。了解汽车电子控制领域常用的现代仪器(测试设备、传感器等)、控制技术软件或者工具,并能够用其分析汽车相关控制系统的性能,从而加深理解汽车电子控制技术作为一个控制系统对整车各个系统之间的协调控制。学生能够针对汽车服务工程中的问题,开发、选择与使用恰当的技术、资源、现代工程工具和信息工具,包括对汽车运用问题的预测与模拟,并能够理解其局限性。

成绩 要求

(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考核等,期末考试采用闭卷方式。

(二)课程总评成绩=平时成绩×30% +实验成绩×20%+期末考试成绩×5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

成绩组成

考核/

评价环节

权重

考核/评价细则

支持目标

目标1

目标2

目标3

平时成绩

日常出勤

课堂表现

15%

根据平时课堂笔记、课堂回答问题等情况确定平时表现分数。课堂不定期点名,考核能否按时到勤,对于旷课、迟到和早退者适当扣分。

5%

10%

 

课外作业

15%

每章节对应有思考题和习题,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度。对每次作业完成情况做记录并百分制打分。

10%

5%

 

实验成绩

课内实验

20%

四次实验,每次实验2个学时。每次实验从三个方面进行评定:预习(10%)、操作(20%)、实验记录与报告(70%)。最后综合评定等级。实验总成绩为四次实验成绩平均成绩。

 

 

20%

期末考试成绩

期末考试

卷面成绩

50%

题型

考核内容及相应试题

 

选择题

主要考核汽车电控技术中的基本概念、核心结构、基本术语等基本知识点。

10%

 

 

判断题

主要考核汽车电控技术中的基本概念、核心结构、基本术语等基本知识点。

10%

 

 

简答题

主要考核汽车电控技术中控制系统的基本构成、基本工作原理等核心知识点。

 

15%

 

分析题

主要考核汽车电控技术对提升整车性能原理的理解、认识与评价。

 

15%

 

合计

100%

 

35%

45%

20%

备注:课程目标达成度计算方法如下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阶段(机械→机电→智能化)。(2)掌握汽车电子系统的四大分类(动力、底盘、车身、信息)。(3)了解汽车电子产品V型开发流程的基本框架。
第1章 绪论
1.1汽车电子技术概述
1.2汽车电子产品的功能开发与软件开发
第2章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
课时目标:(1)了解铅酸蓄电池与锂电池的核心差异(能量密度、低温性能)。(2)掌握发电机电压调节器的PID闭环控制原理。(3)了解DC-DC电源变换器在新能源汽车中的典型应用场景。
第2章电源及其控制技术
2.1 蓄电池
2.2 锂电池
2.3 发电机
2.4 电压调节器
2.5 电源变换器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掌握汽油机缸内直喷系统的工作原理与控制逻辑。(2)了解柴油机共轨喷射系统的预喷、主喷、后喷时序控制目标。(3)掌握点火提前角调整的爆震反馈修正方法。
第3章 发动机电子控制技术
3.1 起动机及其控制
3.2 电子汽油喷射控制技术
3.3 柴油机电子喷射系统
3.4 点火控制系统
3.5 发动机其他电子控制技术
第4章 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了解AT、CVT、DCT三种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2)掌握液力变矩器的动力传递过程(泵轮→涡轮→导轮)。(3)掌握换挡控制策略中车速与油门开度的双参数匹配逻辑。
第4章 自动变速器及其控制技术
4.1 自动变速器概述
4.2 自动变速器的结构特点
4.3 自动变速器的共性技术
4.4 动力总成综合匹配规律
4.5 自动变速器的控制技术
第5章 防滑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掌握ABS滑移率控制目标值(15%~20%)的设定依据。(2)了解ESP系统对车辆横摆稳定的干预机制(单轮制动、扭矩限制)。(3)掌握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的能效计算方法。
第5章 防滑控制技术
5.1 ABS控制技术概述
5.2 ABS逻辑控制算法
5.3 ABS整车控制技术
5.4 ASR控制技术
5.5 ABS/ASR的驱动机构与电子控制装置
5.6 ESP及其控制技术
5.7 新能源汽车制动能量回收技术
第6章 悬架电子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了解主动悬架与半主动悬架的能量消耗差异。(2)掌握电子空气悬架的车身高度调节控制逻辑。(3)了解CDC连续阻尼控制的实时调节原理(磁流变液特性)。
第6章 悬架电子控制技术
6.1 电控悬架的必要性
6.2 电控悬架的分类
6.3 电控悬架系统的组成及原理
6.4 电子空气悬架
第7章 车辆运动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掌握EPS助力特性曲线的设计原则(低速轻便、高速沉稳)。(2)了解自适应巡航系统(ACC)的跟车距离控制算法。(3)掌握自动泊车系统的超声波雷达障碍物检测流程。
第7章 车辆运动控制技术
7.1 转向系统电控技术
7.2 巡航控制系统
7.3 防撞系统
7.4 自动泊车系统
7.5 车道保持辅助系统
第8章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掌握安全气囊触发条件的多级判定逻辑(碰撞强度阈值)。(2)了解自适应前照灯(AFS)的弯道照明角度控制方法。(3)掌握电动座椅位置记忆功能的设置与调试步骤。
第8章 车身电子控制技术
8.1 安全气囊系统
8.2 座椅电控系统
8.3 自适应前照灯系统
8.4 电动后视镜
第9章 汽车信息技术
课时目标:1)掌握CAN总线报文格式的解析方法(ID、数据域、校验位)。(2)了解直接式TPMS的胎压异常报警机制(阈值触发逻辑)。(3)掌握OBD-II故障码诊断发动机排放问题的操作流程。
第9章 汽车信息技术
9.1 电子导航技术
9.2 轮胎压力监测技术
9.3 电子仪表
9.4 车载网络技术
9.5 车载诊断系统
第10章 智能汽车控制技术
课时目标:(1)掌握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摄像头+激光雷达目标跟踪)。(2)了解全局路径规划的Dijkstra算法实现步骤。(3)掌握域控制器架构下的信号传输与处理流程设计方法。
第10章 智能汽车控制技术
10.1 概述
10.2 图像感知技术
10.3 激光雷达原理与算法开发
10.4 毫米波雷达原理与算法开发
10.5 智能车辆定位
10.6 智能车辆路径规划与跟踪
10.7 智能车辆电子电气架构
展开全部
常州工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蔡骏宇

蔡骏宇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