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数学120分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4月16日 ~ 2023年06月16日
学时安排: 2-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和声学》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写作和弹奏能力,以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与鉴赏能力,此外还要适当联系歌曲伴奏的写作,以适应音乐工作的需要。
《和声学》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写作和弹奏能力,以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与鉴赏能力,此外还要适当联系歌曲伴奏的写作,以适应音乐工作的需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和声学》是音乐专业学生了解多声部音乐的必学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能熟练掌握正三和弦、副三和弦、重属和弦、各种变和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还能掌握转调的写作方法,能为旋律及低音正确编配和声;能分析各种中小型音乐作品的和声; 能为今后开展多声部音乐作品研究奠定和声理论的基础。

授课目标

目标1. 能熟练掌握大小调式正三和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为旋律及低音编配和声。

目标2. 能分析小型音乐作品的和声。

目标3. 能为歌曲的旋律选择正确的伴奏和弦。

目标4. 能为今后开展多声部音乐作品研究奠定和声理论的基础。


成绩 要求

(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情况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成绩×6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权重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成绩

平时作业及课堂练习

30%

课后完成14-16个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课堂练习以随堂提问或测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果和课后及时复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平时作业与课堂练习占总评成绩的30%

考勤成绩

10%

考勤成绩共计20分,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3分;旷课3次平时成绩为零。考勤成绩占占总评成绩的10%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卷面成绩

60%

试卷题型包括和声分析与和声写作两部分,以卷面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其中和声分析题目占60%;为低音或旋律配和声的写作题目占40%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大小调式的原位正三和弦
课时目标:1.教学内容(1)和声进行的基本逻辑。(2)T、S、D功能的关系。(3)四部和声的记谱法,声部进行。(和声及旋律连接法)。2.基本要求(1)熟练地掌握各种和弦结构。(乐谱及键盘上)(2)在各类大小调式调性上迅速辨认各类和弦,重点是三和弦。(乐谱及键盘上)(3)运用调式功能的理论,掌握和声进行的基本逻辑。 (4)在各类调性上做T、S、D三个和弦的四声部写作练习,并在琴上弹奏。3.课程思政元素通过分析中国器乐作品,使学生在掌握中国器乐作品的和声运用理论的同时,树立民族自豪感,建立正确的理想信念和价值取向。
1.1 复习和弦相关知识 1.2和弦外音 1.3 原位正三和弦的功能
第二章 原位正三和弦的连接
课时目标:1.教学内容(1)和声连接法。(2)旋律连接法。(3)为旋律和低音编配和声。2.基本要求(1)掌握和声连接法的写作方法。(2)掌握旋律连接法的写作方法。(3)熟练掌握T、S、D和弦为高音或低音旋律配和声。
2.1 四部和声的写作规则 2.2 正三和弦的连接
预备知识


学生已完成《基本乐理》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月版

桑桐著:《和声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月版

樊祖荫编著:《传统大小调、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常州工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杨丽莉

杨丽莉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