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英语80攻略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8月30日 ~ 2021年12月30日
学时安排: 3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和声学》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写作和弹奏能力,以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与鉴赏能力,此外还要适当联系歌曲伴奏的写作,以适应音乐工作的需要。
《和声学》课程是高校音乐学专业的专业基础必修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和声学的基础理论知识和一定的写作和弹奏能力,以提高学生对多声部音乐作品的分析,理解与鉴赏能力,此外还要适当联系歌曲伴奏的写作,以适应音乐工作的需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和声学》是音乐专业学生了解多声部音乐的必学课程。通过学习该课程,学生能能熟练掌握正三和弦、副三和弦、重属和弦、各种变和弦的功能及运用原则;还能掌握转调的写作方法,能为旋律及低音正确编配和声;能分析各种中小型音乐作品的和声; 能为今后开展多声部音乐作品研究奠定和声理论的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掌握副三和弦、七和弦及重属副属和弦的使用及特点,使学生能够运用原位和转位的副三和弦、七和弦及重属副属和弦为旋律和低音配和声。

加强学生键盘弹奏各种调式副三和弦、七和弦及重属副属和弦的能力,增强学生为歌曲编配伴奏的能力。

课程采用分析教学法,为学生提供各类型和弦的分析材料,使学生能更直观、有效地学习副三和弦、副七和弦的连接,能准确判断不同调的转换及转调的类型。


成绩 要求

(一)课程考核包括期末考试、平时及作业情况考核,期末考试采用闭卷笔试。

(二)课程成绩=平时成绩×40% +期末考试成绩×60%。具体内容和比例如表所示。

成绩组成

考核/评价环节

权重

考核/评价细则

平时成绩

平时作业及课堂练习

30%

课后完成14-16个习题,主要考核学生对每节课知识点的复习、理解和掌握程度。课堂练习以随堂提问或测试的形式,主要考核学生课堂的听课效果和课后及时复习消化本章知识的能力。平时作业与课堂练习占总评成绩的30%

考勤成绩

10%

考勤成绩共计20分,迟到一次扣1分;旷课一次扣3分;旷课3次平时成绩为零。考勤成绩占占总评成绩的10%

期末考试

 

期末考试

卷面成绩

60%

试卷题型包括和声分析与和声写作两部分,以卷面成绩的60%计入课程总成绩。其中和声分析题目占60%;为低音或旋律配和声的写作题目占40%


课程大纲

(一)大小调式的副三和弦

1.教学内容

1)各级副三和弦的功能及连接原则。

2)Ⅱ级、Ⅱ级六和弦、Ⅵ级和弦及阻碍进行。

3)Ⅲ级、Ⅶ级及其六和弦。

2.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各级副和弦的功能属性、前后的和弦安排、重复音及声部进行。

2)在各调上熟练掌握上述各种副三和弦。

3)用副三和弦为乐曲配和声,以及熟练地掌握各副三和弦的功能属性。

(二)大小调式的副七和弦

1.教学内容

1)Ⅱ级七和弦的特点及连接。

2)Ⅶ级七和弦的特点及连接。

3)和声分析。

2.基本要求

1)掌握Ⅱ级七和弦的特点及连接方法。

2)掌握Ⅶ级七和弦的特点及连接方法。

3)在中小型音乐作品分析中,能熟练并准确地判断各级副七和弦及其转位。

(三)和弦外音

1.教学内容

1)经过音

2)辅助音

3)延留音

4)先现音

2.基本要求

1)熟悉掌握各种和弦外音的特点。

2)在为低音配和声时,能在旋律声部写作中合理加入和弦外音。

3)在分析音乐作品时,能准确判断各种和弦外音;在歌曲编配伴奏中,能识别和弦骨干音与和弦外音。

(四)重属和弦、副属和弦

1.教学内容

1)重属和弦概述及运用

2)副属和弦概述及运用、副下属和弦简介

3)加用副属和弦为旋律配和声

4)实践运用及实际音乐作品分析。

2.基本要求

1)掌握重属和弦的功能特性,及实际的运用。

2)练习通过副属和弦完成对含有变化音的旋律配和声。

(五)转调

1.教学内容

1)转调、离调的概念及特征。

2)转调及离调的手段及声部进行。

3)近关系转调的步骤及写作方法。

2.基本要求

1)掌握转调及离调的特征。

2)熟练运用转调和离调的各种手段。

3)在键盘练习中熟练掌握调性转换的和声连接。

4)练习分析判断旋律转调以及写作中安排调性、和弦布局的能力。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学生已完成《基本乐理》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参考书目及学习资料

伊·斯波索宾等合著:《和声学教程》,人民音乐出版社,20011月版

桑桐著:《和声学教程》,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5月版

樊祖荫编著:《传统大小调、五声性调式和声写作教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常州工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杨丽莉

杨丽莉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