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揭秘大学信息差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传统造物之美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2月28日 ~ 2024年04月30日
学时安排: 4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通过对中国传统造物中的“器与道”关系的讲述,探讨古人基于其对人与自然谐发展的伦理观照所开展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国传统器中蕴含的无穷造物智慧,感知中国人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与中国传统造物的精神追求。从中汲取文化养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能够正确的选择与评价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培育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通过对中国传统造物中的“器与道”关系的讲述,探讨古人基于其对人与自然谐发展的伦理观照所开展的创造性活动,使学生感知中国传统器中蕴含的无穷造物智慧,感知中国人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与中国传统造物的精神追求。从中汲取文化养分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进而能够正确的选择与评价中国传统造物文化,培育对民族文化的自信。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中国传统造物之美是通识教育选修课程;适用全校各专业。通过赏析经典作品讲述中国传统异彩纷呈的造物之美,揭示造物之美中蕴涵的文化理念和造物智慧,让学生“知中国”; 从中国样式到中国方式,从中国方式到中国精神,了解人类按照美的规律进行创造的自觉,发掘和继承中国传统造物思想和精神,让学生“爱中国”; 重新探讨传统造物具有开创性的价值,掌握中国传统造物智慧的现代转译办法,让学生“创中国”。 对丰富大学生中国传统艺术知识,提高传统艺术审美能力,探寻造物中艺术与科学之间的新联系,提升以专业技能和知识服务社会的能力。


授课目标

该课程通过理论学习与经典作品赏析,挖掘中国传统造物中具有的美育功能,让学生了解民族精神价值、思维方式、想象力和文化意识的同时,培养健康的审美情趣;充分感知中国人认知世界的独特方式与中国传统造物的精神追求,使学生具有传承民族传统造物文脉价值的能力,培育新时代大学生劳动价值观;引导学生思考中国传统造物智慧和未来设计的关联,敢于将创新思想落实到具体实践中,给予新时代造物不断生发的动力。

成绩 要求

多元化考核   过程考核 

1.成绩按百分制给定,成绩由平时成绩(50%)和期末考核成绩(50%)构成。

平时成绩:由考勤(慕课堂)+平时作业(翻转课堂ppt分享)+线上课程和讨论(每个视频后面2个讨论)组成。

期末成绩:线上考试+研究报告


课程大纲

【第一部分】香包文化

1.1 香包文化(上)

1.2  香包文化(下)

【第二部分】香包中的艺术与科学

2.1 香包的科学性

2.2 香包的艺术性

【第三部分】 我和传人有约之徐州香包传人

3.1 我和传人有约之徐州香包传人(上)—传人眼中的香包

3.2 我和传人有约之徐州香包传人(下)—香包的创新传承

【第四部分】 非遗传人教你做徐州香包

4 非遗传人教你做徐州香包

附1:国家级非遗—徐州香包中的养生与保健

附1.1 香包与中医药的渊源

附1.2 中草药香包对疾病的预防与保健

预备知识

参考资料

1.主体教材

造物之美:产品设计的艺术与文化,李砚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0年

2参考教材、文献及线上资源

1)张道一.考工记注译[M].西安:陕西人民美术出版社, 2004. 

2)王树人.回归原创之思:“象思维”视野下的中国智慧 [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5.

3)杨先艺等.中国传统造物设计思想导论[M].北京:中国文联出版社,2018.

4《中国符号》项目组.手艺仁心:中国故事中国人的信与爱[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 2020.

5)长北.江苏手工艺史[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20.

6网络教学资源中国传统手工艺与文化创意设计,中国大学MOOC.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中国矿业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孙亚云

孙亚云

教授

陈硕

陈硕

讲师

徐书杰

徐书杰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