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OC学校专有课程
中国当代文学
第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03日 ~ 2025年04月27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3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当代文学史课程以《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为教材,讲述了自1942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及变革历程。课程以现代性视角贯穿于整个文学史考察,形成了独特的以论带史的叙述风格。
当代文学史课程以《中国当代文学主潮》为教材,讲述了自1942年以来,中国当代文学主导潮流的形成及变革历程。课程以现代性视角贯穿于整个文学史考察,形成了独特的以论带史的叙述风格。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力图使同学们了解到:在20世纪,中国的现代性激进化与社会主义革命文学形成的互动关系;在社会与审美的紧张关系中去呈现中国当代文学的艰难的自我创造;80年代改革开放促使中国文学广泛吸收西方现代思潮后发生的深刻变化;90年代至新世纪以来的文学创新流向与多元化的错综格局。本课把握文学史主潮富有整体气势,展现出一种崭新的文学史风格。

成绩 要求

本课程采用线上成绩计分,课程成绩由单元测验和期末考试组成。

单元测验,总分占比为50%;期末考试,总分占比为50%。

3月3日开始,每周一,周二,周三发布新章节的学习内容;

3月4日开始,发布新章节的单元测验,具体时间以表格上标记时间为主;

(每两章,一个单元测验。)

单元测验的截止时间 ,都在4月27日23:00。


期末考试的发布时间,是在4月21日;

期末考试的截止时间 ,是在4月27日23:30。




课程大纲

绪论

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分期

毛泽东讲话与文艺创建的美学范例

一、建国初的文学运动及新文学方向

第一次文代会及革命文学的历史确认

关于萧也牧《我们夫妇之间》的批判 对电影《武训传》和《<红楼梦>研究》的批判

赵树理的创作:在观念与本真的生活之间

柳青《创业史》

绪论及第一单元检测

二、革命历史叙事的兴起

重写革命历史的现实依据与现代性动机

历史化的叙事与文学的品质:《红旗谱》 英雄化与革命传奇:《红岩》

《青春之歌》

情感的多样性:《洼地上的“战役”》、《红豆》与《百合花》

三、集体想象中的超我表达

超我的颂歌:时代的代言人

贺敬之

在自我与时代之间:困境中的自白

第二、第三单元检测

四、伤痕文学

伤痕的展示:拨乱反正后的历史反思

伤痕的确认:修复历史及其主体

王蒙的寸草心:对“文革”后的独特反思

伤痕的深化:人性论与爱情叙事

五:朦胧诗开启的精神向度

“地下”的状况与《今天》的诞生

“三个崛起”与对现实的“回答”

朦胧的明朗化:从自我到历史/时代

“归来的诗人”群体

第四章、第五章单元检测

六:改革与知青

时代主体的塑造:开拓者家族

现实的期望:改革攻坚战

知青文学:归来的迷茫

七、85新潮、莫言与马原

现代主义在叙事文学中的表现

寻根文学:崛起与转向

莫言

马原

第六单元、第七单元检测

八、先锋派与文学变革

苏童

余华

格非与孙甘露

先锋小说的后现代性

九、新写实

王朔、王小波

新写实:原生态与认同生活现实

晚生代与当下生活的奇观性

第八、第九单元检测

十、第三代诗人

第三代诗人的创作流变

90年代中国诗人在海外的创作

90年代以来的女性主义诗歌

十一、女性写作

女性主义写作的理论背景

历史叙事中的女性经验

自我内在化的女性话语——时尚前卫的女性写作

第十、十一单元检测

十二、乡土终结

传统精神与审美的重建:《白鹿原》与《废都》

现实主义的多样性与乡土叙事

本真倔强的乡土叙事

新世纪的乡土叙事与本土化问题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配套教材】

陈晓明,《中国当代文学主潮》(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2年版。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孙亮

孙亮

老师

李福洪

李福洪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