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消费者行为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0年02月29日 ~ 2020年07月14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为什么那么多人一边喊着要“吃土”了,另一边还在“买买买”?为什么本来是直播间里的围观群众但是看到带货主播就忍不住刷单?为什么在朋友圈要晒最美最“高大上”的照片? 消费者行为千奇百怪,但终有规律可循。我们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的因素、外界环境的因素、群体影响的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等,当熟悉了这些因素之后,人们才能够更加理性的消费,也不会每每面临“吃土”的窘境! 学点消费者行为学吧!!!
为什么那么多人一边喊着要“吃土”了,另一边还在“买买买”?为什么本来是直播间里的围观群众但是看到带货主播就忍不住刷单?为什么在朋友圈要晒最美最“高大上”的照片? 消费者行为千奇百怪,但终有规律可循。我们的消费行为会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个体自身的因素、外界环境的因素、群体影响的因素以及其他因素等等,当熟悉了这些因素之后,人们才能够更加理性的消费,也不会每每面临“吃土”的窘境! 学点消费者行为学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消费者行为学是一门建立在经济科学、行为科学、管理科学和现代科学技术基础之上的应用学科,处于不断的发展变化之中。在互联网普及的时代,消费者行为出现了不同于传统市场的特征,新的消费行为时代已经到来。

本课程基于经典的消费者轮盘框架,在基本内容中调整了轮盘的顺序,课程内容共分为五个部分:引言、作为个体的消费者、群体中的消费者、作为决策者的消费者和移动互联时代的消费者。除了探讨个体层面和群体层面的消费者行为影响因素之外,针对中国消费者的实际情况将消费决策独立出来,增加了移动互联与新媒体对消费者行为的影响,课程整体逻辑符合中国学生的思维。

消费者行为和驱动行为的心理力量是研究人员和企业都关注的主题,把握消费者个体及群体消费特征会让企业获得超出竞争对手的品牌忠诚,也能让研究人员归纳出相关规律。通过学习消费者行为学这门课程,消费者本人、企业的营销人员和研究人员可以熟悉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加以满足。


授课目标
通过学习本门课程,同学们可以掌握消费者行为学的基本知识,理解影响消费者行为的各种因素是如何发挥作用的,帮助消费者本人、企业的营销人员和学术研究人员更好地了解消费者的需求并加以满足。


成绩 要求

本门课程成绩设置为:单元测验(30%)+单元作业(10%)+期末考试(40%)+课堂讨论(20%)

单元测验:客观题,由系统自动评分。

单元作业:主观题,由学生互评得分。

课程讨论:学生需参与讨论回复(需在讨论区的“课堂交流区”回复)并回复获赞10次方可获得该项满分

总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

取消免费证书,可自愿向平台申请收费的认证证书


课程大纲
乱花渐入迷人眼——消费者行为学导论
1.1 什么是消费者行为?
1.2 消费者行为的过程
1.3 消费者行为与产品之间的关系
感官世界中的消费者——知觉的影响
2.1 知觉过程
2.2 感觉营销
巴普洛夫的——学习与记忆
3.1 学习理论
3.2 记忆
3.3 动机
3.4 消费者介入
你就是你消费的——自我与个性
4.1 自我
4.2 自我的文化差异
4.3 个性
人生不设限——价值观与生活方式
5.1 价值观
5.2 生活方式
5.3 价值观与生活方式系统
元芳,你怎么看?——态度与态度改变
6.1 态度模型
6.2 态度与行为的关系
6.3 态度改变
乌合之众——群体影响与意见领袖
7.1 群体与群体类型
7.2 参照群体
北京折叠——社会阶层与消费
8.1 社会阶层与结构
8.2 社会阶层与消费
Peace & Love——亚文化的影响力
9.1 亚文化的概念和影响
9.2 年龄亚文化
新四大发明——文化与消费者行为
10.1 文化与文化差异
10.2 文化的层次
10.3 文化的传播
双十一的诱惑——个人购买决策
11.1 消费决策过程
11.2 个人购买过程
宠物算亲人吗?——家庭和组织决策
12.1 家庭决策
12.2 家庭消费决策的特点
12.3 组织决策
万物互联——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消费者
13.1 社交媒体营销与移动互联时代的新消费者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需具备一定的经济学、管理学和市场营销学知识

参考资料

教材:赵冰著,消费心理与行为学.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年4月出版

     []迈克尔·所罗门著,杨晓燕改编,消费者行为学英文版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7.

[]迈克尔·所罗门,卢秦宏,杨晓燕著,杨晓燕等译,消费者行为学(第10版)[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参考书目:

[1]   []阿尔弗雷德·阿德勒著,马晓娜译,自卑与超越,长春:吉林出版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15.5

[2]   []居斯塔夫勒庞著,胡小跃译,乌合之众——群体心理研究,杭州:浙江文艺出版社,2015.6.

[3]   []Dennis Coon, John O.Mitterer著,郑钢等译,心理学导论:思想与行为的认识之路(第13版)[M].北京: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4.

[4]   []保罗·福塞尔著,梁丽珍、乐涛、石涛译,格调——社会等级与生活品位,北京:北京联合出版公司,2017.2

[5]   []戴维·迈尔斯著,侯玉波,乐国安,张智勇等译,社会心理学(第11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6]  []尔I·霍金斯等著,符国群等译,消费者行为学(原书第12版)[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4.

[7]   []恩里科特雷维桑著,甘亚平、甘兰译,非理性消费——关于消费者行为决策的心理分析与应用,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7.4.

[8]   []卡伦·霍妮著,杨立华译,我们内心的冲突,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5.2

[9]   []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等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9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6.

[10]   []托马斯·索威尔著,沈宗美译,美国种族简史,北京:中信出版社,2015.5.

[11]  [瑞士]卡尔·古斯塔夫·荣格著,高鸣译,荣格自传:梦、记忆和思考,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2014.10

[12]  郝景芳著,孤独深处,南京:江苏凤凰文艺出版社,2016.

[13]  陶东风、胡疆锋主编,亚文化读本,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3.

[14]  易中天著,读城记,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6.6.

[15]  易中天著,闲话中国人,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2000.1.

[16]  周梅森著,人民的名义,北京: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2017.1.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赵冰

赵冰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