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3月10日 ~ 2024年04月29日
学时安排: 4学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同步,基于“TVS视点结构教学”理念,聚焦”视点“(大概念)结构化整合课程内容,建立了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系,分模块呈现学习内容。并基于情境化学习任务,发展师范生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综合力和胜任力。 本课程与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的考点进行对接,随堂测验有真题对接,测试题目有模拟题演练。 特别声明:凡引用本课程图、表、相关观点,均需标明如下字样:引自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程负责人:西南大学魏小娜)。 感谢关注!
本课程与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同步,基于“TVS视点结构教学”理念,聚焦”视点“(大概念)结构化整合课程内容,建立了课程的核心概念体系,分模块呈现学习内容。并基于情境化学习任务,发展师范生解决语文教学问题的综合力和胜任力。 本课程与教师资格《语文学科知识与教学能力》科目的考点进行对接,随堂测验有真题对接,测试题目有模拟题演练。 特别声明:凡引用本课程图、表、相关观点,均需标明如下字样:引自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语文课程标准与教学设计”(课程负责人:西南大学魏小娜)。 感谢关注!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经过将近二十年的锤炼和修改,逐步形成了稳定的课程内容和教学风格。被评为第一批“国家一流本科线上课程”,已在中国MOOC爱课程平台运行5年,累计4万多人次选课。2022年新课程标准颁布,经过一年多的准备,本课程做出重大修订,以吸纳最新的语文教育教学理念,同时也改进前期运行中的不足

修订后的课程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色:

一是以撰写学术专著的科研态度,遴选视频课程内容。严格秉持学术研究的水准来阐释每一个知识点,并且为确保知识体系的连贯性,由课程负责人主讲全部授课视频内容。

二是重视新旧课程标准之间的衔接和连贯。鉴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有诸多值得学习、也必需学习的内容,本课程在重点解读《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同时,兼顾两个版本课标的区别与对照、衔接与连贯,确保学生能在继承传统优秀语文教育经验的基础上学习新课标,避免断崖式、覆盖式的语文教育理念学习。

三是努力体现核心素养导向的课程设计理念。本课程基于原有的课程体系,精心提取核心概念,建设结构化课程内容;开发本质问题,创设教学情境,驱动师范生运用知识和技能解决真实教学设计问题的综合力和胜任力。

四是以田间地头耕耘的姿态来演绎课程内容。本课程努力把看似枯燥的教学设计理论课表现得富有生活气息。希望本课程的学习像呼吸一样自由、像农民穿行农田一样自然。

    

    2022版课标的解读和学习还处于一个探索阶段,期待广大同学多提宝贵意见!恳请同行批评指正!

    本课程每一次运行,都有大量的课程内容更新,以期与大家分享最新的研究成果。教者欣欣然,陶醉于备课执教,不感其倦;也希望学者盈盈笑,流连于读书作业,不厌其烦。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掌握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的基本理论知识,树立先进的语文教学策略与教学设计理念在不断的教学实践探索中掌握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方法和技巧,能够根据不同文本选择新颖恰切、灵活、实用的教学策略,在此基础上,能根据教学前沿动态和发展趋势尝试进行创新教学设计,具备扎实的语文学科教学设计和教学能力,有能力和自信应对未来的职业竞争和挑战。


成绩 要求

依据实际教学情况通知为准

课程大纲
模块一 课程导论(第1周)
课时目标:理解本课程特点;掌握本课程的学习特点和学习策略;初步建立学习本课程的兴趣。
1.1 课程导论
1.2资源拓展
模块二 课程标准解读(第1-3周)
课时目标:深刻理解《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九年义务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主要理念和核心概念;认识两个课标之间的传承和变革;能够运用两个课标中的主要理念和核心概念指导教学设计。深刻理解《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的主要理念和核心概念;能够运用《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主要理念和核心概念指导教学设计。
2.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教学解读
2.1.1语文的课程性质
2.1.1.1《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的语文课程性质
2.1.1.2《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课程性质的稳与变
2.1.2语文课程的理念
2.1.2.1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语文课程的基本理念
2.1.2.2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语文课程理念的深刻转型(4讲)
2.1.3《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目标
2.1.4《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内容
2.2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介
2.2.1 《高中语文课程标准(2017年版)》概览
2.2.2 “核心素养”与“语文学科核心素养”
2.2.3 “积极的语言实践活动”与“真实的语言运用情境”
模块三 语文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第4-6周)
课时目标:能够撰写规范的语文教案;能够独立选择具体课时的教学目标;能够设计不同课型的教学过程;能够设计灵活多样的学习活动。能够基于学习任务群的课程理念,掌握大概念提取技能、学习情境创设技能、逆向教学设计技能、编写规范的大单元教案。
3.1 单篇精读教学设计的基本技能
3.1.1单篇精读的教案编写格式
3.1.2教学目标的撰写
3.1.3教学目标的选择
3.1.2教学过程的设计
3.1.3语文学习活动的设计
3.2 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技能
3.2.1 基本框架:学习任务群理念下的教学设计技能
3.2.2 大概念的提取
3.2.3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目标撰写
3.2.4 基于大概念的学习情境创设与评价设计
3.2.5 基于大概念的教学过程设计及教案样例
模块四 阅读与写作教学经典课型(第7-10周)
课时目标:能够区分不同的阅读课型;能够设计不同的阅读课型;能够进行常见的四种文言文教学设计;能够独立进行多文本阅读教学设计;能够独立进行整本书阅读教学设计。能够掌握四种不同的作文教学设计特点;能够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设计不同类型的作文教学设计。
4.1 阅读教学经典课型
4.1.1感知体验型
4.1.2自主阅读型
4.13思维训练型
4.1.4语言品析型
4.2文言文教学经典课型
4.3作文教学经典课型
43.1写作技能训练教学设计
4.3.2活动作文教学设计
4.3.3交际作文教学设计
4.34议论文教学设计
模块五 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第11-13周)
课时目标:能够掌握种六种不同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要领;能够结合统编版语文教材设计不同类型的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
5.1 学习任务群教学设计的基本理念
5.2 语言文字积累与梳理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5.3实用类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5.4文学阅读与创意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5.5思辨性阅读与表达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5.5整本书阅读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5.6跨学科学习任务群的教学设计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语文课程标准基本内容及构架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相关知识

古今中外文学史、语言学、文字学、文艺学、文化学相关知识

参考资料

本课程配套教材:

魏小娜.中学语文教学设计[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21 

.


课外推荐资源:

中央教育科学研究所编.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

章熊.思索·探索——章熊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

王荣生.语文科课程论基础(第二版)[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李海林,主编.语文教育研究大系(1978—2005)·理论卷[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2005.

柳斌.中国著名特级教师教学思想录·中学语文卷 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

钱梦龙.导读的艺术[M].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5.

蒋成瑀.语文课读解学[M].浙江大学出版社,2000.

钱理群.名作重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孙绍振.名作细读[M].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

钱理群.鲁迅作品十五讲[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推荐优秀网络视频:

赵伶俐《课堂教学技术与艺术》精品课程

https://www.icourses.cn/coursestatic/course_5936.html







常见问题

Q :  课程内容量很大,学习时怎么选择?

A :  本课程兼顾2011版和2022版的课程标准解读和教学运用,但二者的课程内容区分比较清晰,目录编写明晰,视频单独录制,方便选择性使用。

       选择建议:

       选用该课程的本科师范院校老师,可以指导学生有选择地重点学习2022年版课标解读和教学设计。  2022年版的视频讲解中,会提醒学习者观看2011年版对应部分。  

       参与学习的中小学一线教师和语文教育研究者,可分模块进行选择性学习,每个模块都对2011年版和2022年版的内容做了比较和对照,方便在新旧课标更替之际,进行顺利衔接。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重庆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陈庆江

陈庆江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