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门课作为大学生学习中国文化的课程,注重的是“面”,涉及到中国文化的多方面:历史、哲学、教育、文学、宗教、建筑、戏曲、武术、中医、饮食及人口婚姻家庭等,其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和影响,并能用英语介绍和传播中国文化;通过中西文化的对比,正确认识各种文化现象,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课程体系完整,每一章包含了视频、文字材料、练习等内容。
课程目标1:热爱祖国,在思想、政治和情感上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了解中国发展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备良好的道德品质,中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课程目标2: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及其发展,比较相关中西文化的异同,具有反思意识和批判精神,提高对文化差异的敏感性和宽容性,提升自我文化意识。
课程目标3:具有正确的职业观,认识到英语教师须具备的人文底蕴;具有专业自主学习的能力,从听说读写译各方面提升英语综合应用能力;能在充分领悟中国文化精髓的同时,展示较强的思维与逻辑表达能力,通过用英语介绍中国文化,展现文化认同和文化自信。
课程目标4:理解学习共同体的作用,具有奉献精神和团队协作精神,掌握小组学习、专题研讨、网络分享等协作交流的方式方法,具有小组互助和合作学习体验;能清晰表达自己的见解或观点,乐于分享交流,共同探讨解决问题。
形成性评价(60%)
1. Class Attendance 5%
2. Presentation 40%
3. Test & Homework 40%
4. Class participation 15%
期末考试(40%)
闭卷,机考
具备一定英文基础
1.教材
廖华英(2017)。《中国文化概要》(修订版)(A Glimpse of Chinese Culture)(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
2.参考书目
1)景庆虹,才树祥(1993)。《中国古文化博览》。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郭尚兴、盛兴庆(1998)。A History of Chinese Culture. 郑州:河南大学出版社。
3)何其亮、张晔(2006)。《英释中国传统文化》(英)。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