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接待业》是针对旅游管理类应用型本科专业开设的一门学科基础课,是教育部规定的该专业学生学习和掌握本专业知识的四门核心必修课程之一。
该课程在旅游类专业人才培养模式中属于基础课程,为进一步学习后续专业主干课程、选修课程及从事本专业相关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知识体系及基础理论涵养,以实现“厚基础、宽口径、重应用”的旅游管理类专业课程定位和人才培养目标。
根据该门课程的特点,其中理论知识的教学采用传统教学方法,教学方式主要采用多媒体的手段满足教学现代化的要求,教学内容不局限于书本,教学时多采用直观性很强的图示法,图文并茂,深入浅出地说明难点,讲清疑点。因为课程内容广泛,实践性强,因此在教学中给学生提供丰富的实践性教学内容,利用实习实训机会带领学生实地考察调研各类旅游业态,现场讲解。
1. 总体目标
通过《旅游接待业》的讲授,使学生产生专业兴趣和专业认同感,了解有关旅游接待业的基本理论知识,形成对旅游接待业体系框架的总体认识,初步掌握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特定区域旅游接待业服务运营管理的活动现象规律及旅游接待业发展趋势的能力。为后续其它专业知识的学习奠定基础。
2. 知识目标
(1)了解旅游接待业的概念和内涵、特征和分类。
(2)掌握旅游接待业的理念和方法.
(3)掌握传统旅游接待业的业务类型与管理。
(4)掌握新型旅游接待业的主要业务类型与管理。
(5)掌握跨界旅游接待业的概念特征、主要类型及业务管理。
(6)掌握旅游接待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的系统构建、实施流程及实施保障。
(7)掌握旅游接待业的质量管理体系及全面质量管理。
(8)掌握旅游接待业管理信息系统的构建、开发及安全管理。
(9)掌握旅游接待业的品牌战略、品牌塑造及战略管理。
(10)掌握旅游接待业服务管理的创新途径与方法。
3. 能力目标
(1)掌握旅游接待业的概念内涵和基本理论方法.
(2)掌握旅游接待业主要的业务类型、特征及运行管理。
(3)掌握旅游接待业全面服务质量管理方法。
(4)掌握旅游接待业客户关系管理的具体流程及方法。
(5)掌握旅游接待业战略制定和提升竞争力的有效途径.
(6)掌握旅游接待业的管家服务内容及服务管理创新理念与方法。
(7)具备借助互联网、书籍、文献等渠道,获取旅游接待业相关信息,及分析解决旅游接待业运营管理实践问题的能力。
4. 素质目标
(1)通过对旅游接待业的概念与内涵、特征与分类等的系统介绍,让学生认识旅游接待业的行业特性,激发学生对专业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形成主动学习、积极思考的专业态度。
(2)通过对旅游接待业的管理理念与方法的诠释,进一步加深学生对旅游接待业系统理论和方法的认识,让学生确立以顾客为中心的旅游接待业管理哲学和具 备科学的旅游接待业管理思维和方法。
(3)通过旅游接待业业务运营、服务质量及客户关系、品牌打造、信息系统管理、服务管理创新等的学习,培养学生具备从事旅游接待业的业务能力、职业素养和职业操守。
(4)通过团队协作任务作业、案例分析研讨、课堂辩论等教学方式,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组织协调沟通、独立思考及语言表达等综合素质能力。
暂无
本门课程必须开设在大部分的专业课程之前,在此之前可先行学习管理学、经济学等管理类专业公共基础课以及先修课程《旅游学概论》,同时可通过旅游管理专业的认知讲座和行业参观考察专题活动让学生初步了解旅游接待业。
[1] 马勇. 旅游接待业. 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8
[2] 邓爱民. 旅游接待业管理. 北京:中国旅游出版社,2018
[3] 何建民. 旅游接待业——理论、方法与实践. 重庆:重庆大学出版社,2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