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药科大学“药物分析”课程于1960年在我国率先创办。我校药物分析教学团队率先编著,并一直主编《药物分析》国家级规划教材;“药物分析”课程先后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2008)、国家双语教学示范课程(2010),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2013),国家精品开放课程(2017)。药物分析MOOC是在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的背景下,适应国际药学教育发展的理念和趋势建设的。
课程将系统介绍药学与临床药学相关的药物分析专业知识、具体研究案例;理解和掌握药物分析学以先进的科学技术助力药品质量控制、新药研发、市场监督管理、临床合理应用等理念与方法技术。通过学习,树立强烈的药物质量与安全意识,激发社会责任感,弘扬严谨求实的科学精神。
课程内容包括三个模块:基础知识—专业能力—临床应用。“基础知识”模块(1-8章)涵盖了化学分析、光谱分析、色谱分析、体内分析等内容;典型药物的质量分析构成了“专业能力”模块的主要内容(9-11章);临床药学相关知识,如生物医学检测、安全合理用药和个体化治疗等构成了 “临床应用”模块(12-15章)。本课程重点学习前两个模块。
药学、药物分析、临床药学等相关专业在校生或从业人员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1.药品标准与药典
1.1药品标准
1.2药典与ICH
1.3 药物分析专业文化
药典标准与药典
药典标准与药典
2.药品检验
2.2名词术语
2.1药品检验程序和要求
药品检验
药品检验
3.物理常数测定法
3.1熔点
3.2比旋度
3.3吸收系数
物理常数测定法
物理常数测定法
4.药物的鉴别
4.1化学鉴别法
4.2紫外光谱鉴别法
4.3红外光谱鉴别法
4.4色谱鉴别法
药物的鉴别
药物的鉴别
5.药物的杂质检查
5.1杂质来源和分类
5.2杂质限度检查
5.3杂质的检查法
5.4氯化物,炽灼残渣,重金属
5.5砷
5.6残留溶剂
药物的杂质检查
药物的杂质检查
6.药物的含量测定
6.1容量分析法概述
6.2酸碱滴定法与非水溶液滴定法
6.3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
6.4HPLC和GC法
6.5分析方法验证
药物的含量测定
药物的含量测定
8.体内药物分析
8.1体内药物分析概述
8.2常用体内样品的制备与储藏
8.3体内样品预处理-蛋白沉淀法与液液萃取法
8.4体内样品预处理-固相萃取法及其他方法
8.5体内样品分析方法与方法验证
体内药物分析
体内药物分析
9-1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
9.1阿司匹林及其制剂
9.2苯巴比妥及其制剂
9.3盐酸普鲁卡因及其制剂
9.4磺胺甲噁唑及其制剂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1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1
9-2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
9.5地西泮及其制剂
9.6麻黄碱及其制剂
9.7醋酸地塞米松及其制剂
9.8维生素C及其制剂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2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2
9-3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
9.9抗生素及其分析简介
9.10青霉素钠/钾及其制剂
9.11硫酸庆大霉素及其制剂
9.12硫酸阿托品及其制剂的分析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3
化学药物与抗生素分析-3
掌握化学,分析化学,仪器分析的基础知识。
柳文媛.药物分析进展,2版.江苏科技出版社,2018.09
杭太俊.药物分析.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
国家药典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2020版. 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