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揭秘大学信息差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
第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2年03月03日 ~ 2022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3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37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资源勘查工程专业课程中,《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属于专业核心课程,为必修课,其作用与任务是:通过这门课程学习,使学生初步了解和掌握成矿规律分析和研究的基本内容和方法,掌握成矿预测的一般理论和方法,初步具备在矿产资源勘查过程中开展成矿预测的能力,初步掌握成矿规律总结和成矿预测的一般工作方法;为后续的矿产资源勘查设计和毕业论文奠定基础知识。


成绩 要求

闭卷考试。期末考试成绩70%~80%,平时成绩20%~30%

课程大纲
第一章 概 论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学生在掌握了一定地质学和矿产资源理论知识基础上,进一步加深了解地质学和资源勘查工程服务于国民经济建设,寻找矿产资源乃是其最根本和最核心的任务。理解成矿规律研究及成矿预测工作在保障国家资源安全和延长矿山服务年限的重要性。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全球板块构造分布对一级成矿域的控制;全球矿产资源分布格局;中国区域成矿特点。教学难点是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及成矿区划。
一、概念
二、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的研究意义
三、全球板块构造格局
四、中国大地构造分区及成矿区划
五、新技术新方法在成矿规律和成矿预测中运用简介
六、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要求学生:大致了解中国和全球矿产资源分布的基本格局和形势,了解中国区域成矿基本特征和矿产资源的分布特点;了解成矿规律研究和成矿预测的基本思路和技术路线,掌握开展该项工作的理论基础和方法手段以及新技术和新方法在该领域的应用。
第二章 控矿因素分析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认识到成矿规律研究是成矿预测的基础,而成矿规律研究首先从分析控制和影响矿床形成的各种地质因素入手;使学生基本了解控制矿床形成的基本因素:构造、岩浆活动、地层、岩相、古地理和地球化学因素。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主要控矿因素在不同矿床形成中的作用、总结控矿因素、建立成矿模式;教学难点在于归纳控矿因素和建立成矿模式。
一、概述
二、构造控制因素分析
三、岩浆活动因素分析
四、地层、岩性、古地理因素分析、
五、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分析
六、区域地球物理因素分析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次教学,使学生了解研究构造控矿因素的意义;了解地槽地台理论对成矿的控制;掌握板块构造对成矿的控制;掌握板块内部的成矿作用。了解岩浆活动因素对成矿的影响;掌握岩浆岩成矿专属性;掌握岩浆岩演化与成矿的关系。了解研究地层、岩性、古地理控矿因素的意义;掌握区域地球化学因素对成矿影响;掌握矿床研究的基本方法,从对以上控矿因素的全面分析,初步学会建立单一矿床的成矿模式。
第三章 矿化信息研究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让学生了解矿化信息的含义,了解每种具体的找矿方法,实质上就是从不同侧面去发现、研究、评价不同的矿化信息;学会从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现和研究矿化信息;等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讲授各类不同矿化信息的发现或提取及其研究;教学难点难点在于地球化学异常标志和地球物理异常的解译和综合研究。
一、概述
二、遥感地质信息研究
三、常见重要矿化标志的研究(矿化露头的地质信息)
四、矿产分散晕(地球化学异常)的研究和评价
五、地球物理异常的研究与评价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的本次教学,使学生掌握矿化信息的含义、分类;掌握常见重要矿化标志的分析和研究方法、内容、步骤等;掌握围岩蚀变研究的找矿意义;掌握矿产分散晕和物探异常的研究与评价的方法、内容、步骤等;掌握成矿信息提取加工流程。
第四章 成矿规律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的教学,使学生掌握成矿规律研究的主要内容;掌握对矿床时空分布规律的研究方式方法及矿床形成规律的研究,在此基础上区域成矿模式的归纳。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讲授各种控矿因素制约下的一些成矿规律;教学难点在于建立区域成矿模式和区域找矿模型。
一、概述
二、矿床时间分布规律
三、矿床空间分布规律
四、成矿物质来源规律
五、矿床共生规律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壳中成矿物质的可能来源及其判别标志;了解研究成矿物质来源的意义和研究方法,存在的不足等;掌握矿床形成时间规律、空间分布规律;掌握矿床共生规律;学会建立成矿模式和矿床找矿模型。
第五章 成矿预测理论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讲授各种成矿成矿预测的基本理论;教学难点是讲授成矿系列区域成矿预测分析理论和矿区局部预测的理论。
一、地槽地台构造——岩浆活化(地洼区)区域成矿分析理论
二、板块构造区域成矿分析理论
三、断裂构造区域成矿分析理论
四、地质力学区域成矿分析理论
五、建造分析和成矿系列区域成矿分析论
六、地质异常区域成矿分析理论
七、矿区局部预测的理论——工业矿体定位理论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教学内容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地槽、地台演化与成矿的关系;板块构造活动演化与成矿的关系;区域断裂构造与成矿的关系;地幔柱活动与成矿的关系;地质建造对成矿影响,成矿系列在成矿预测中的意义;地质异常在成矿预测中的作用;掌握构造、热力学、流体等对矿体定位的影响。
第六章 成矿预测方法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掌握成矿预测的一般程序和方法;了解大区成矿预测方法;掌握区域成矿预测方法和矿区预测方法;了解成矿预测学科的发展趋势。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预测方法,特别是物探和化探方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教学难点是3S技术运用于成矿预测。
一、成矿预测的一般程序
二、成矿预测的方法分类
三、大区成矿预测方法
四、区域成矿预测方法
五、矿区成矿预测方法
要求学生:让学生初步了解成矿预测的一般程序和方法;基本掌握区域成矿预测的一般方法;掌握矿区成矿预测的基本研究思路和技术路线和常用方式方法;掌握成矿预测领域学科的发展方向;掌握遥感技术、地理信息系统和全球定位系统(3S技术)在成矿预测领域的运用;系统掌握物探和化探方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特别是异常下限值的设定和低缓异常的甄别判定;大致了解新技术新方法在成矿预测中的应用。
第七章 大区和区域成矿预测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掌握成矿预测工作的分类;并了解大区成矿预测的特点;掌握区域成矿预测特点。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区域物探和化探异常的识别及判定;区域成矿预测中地壳类型和深部构造的研究在预测中的作用;教学难点是区域成矿预测中地壳类型和深部构造的研究在预测中的作用。
一、成矿预测工作分类
二、大区成矿预测
三、区域成矿预测
四、成矿远景区的划分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教学内容学习,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成矿预测工作分类和大区成矿预测的工作方法;掌握区域成矿预测的方法;掌握成矿远景区的分类及标准;掌握物探和化探异常在区域成矿预测中的作用;理解并掌握区域成矿预测中地壳类型和深部构造的研究在预测中的作用。
第八章 矿区成矿预测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章教学,使学生了解矿区成矿预测的特点和矿区成矿预测的依据和意义,并了解危机矿山的含义和矿产资源勘探开发在一个国家经济建设中的重要意义。教学重点和难点本章教学重点是矿床空间分带的识别和划分、矿区物化探的应用;可能是教学中的难点;教学难点是矿区成矿预测中最小预测区的圈定。
一、概述
二、矿区预测中构造的作用
三、矿床分带在预测中的作用
四、物探在矿区预测中的作用
五、化探在矿区预测中的作用
六、矿区预测中的评价与验证
要求学生:通过本章教学内容学习,是学生掌握构造研究在矿区级成矿预测中的重要作用和特点;掌握矿床分带作为矿区成矿预测最重要依据的识别、划分和研究的方式方法;掌握物化探在矿区成矿预测中的运用;初步了解对矿区预测中所判定的预测区或最小预测区的评价和验证;通过几个矿区成矿预测实例系统消化并掌握预测的方式方法和过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普通地质学、矿物学、岩石学、矿床学、构造地质学、遥感地质、地球物理勘探、地球化学勘查、资源勘查地质学,等等。



参考资料

1.范永香,阳正熙,编著, 2003.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徐州:中国矿业大学出版社.

2. 卢作祥,范永香,刘辅臣,编著,1988.成矿规律与成矿预测学.武汉:中国地质大学出版社.

3. 孙殿卿,高庆华,编著,1987.隐伏矿床预测.北京:地质出版社.

4. 施俊法,唐金荣,周平,,2010.世界找矿模型与矿产勘查北京:地质出版社.

5. 全国地质勘查规划编制研究组编.2009.中国地质勘查工作现状分析与发展规划研究.北京:地质出版社.

6. 叶天竺.2004.固体矿产预测评价方法技术.北京:中国大地出版社.

7. 英文期刊《Economic Geology》、《Ore Geology Reviews》等。



成都理工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邹灏

邹灏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