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27考研全科新手规划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氢能与储氢技术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8日 ~ 2024年12月1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氢能是一种来源丰富、绿色低碳、应用广泛的二次能源,对减少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排放、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当前,一些主要的发达国家和经济体已将氢能视为能源转型的重要战略选择,持续加大投入、积极布局,抢占氢能产业发展制高点。

中国已将碳达峰、碳中和纳入生态文明建设整体布局,将氢能纳入能源体系进行管理,年制氢产量约3300万吨,已初步掌握氢能制备、储运、加氢、燃料电池和系统集成等主要技术和生产工艺,在部分区域实现燃料电池汽车小规模示范应用,在终端应用领域逐步展开全面布局。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规划建设新型能源体系”“推动能源清洁低碳高效利用”。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关键是能源体系的绿色低碳转型。当前,我国正在深入推动能源革命,有序推进能源生产和消费稳步向清洁低碳、安全高效转变。其中,发展氢能产业将在我国能源系统绿色低碳转型过程中发挥重要的支撑作用,成为推动能源结构调整、能源消费转型升级的重要载体。

在此大背景下,本团队提出制作《氢能与储氢技术》网络慕课课程,以满足众多正在和拟进入氢能产业和研发领域工作的在校本科生、研究生和相关人员了解氢能和燃料电池的急迫需求。

《氢能与储氢技术》是常州大学立项建设的一流课程,课程主要内容以氢能基本性质、氢能制备、氢能分离和提纯、氢的储存、氢能的利用及氢气的安全性为主线,介绍氢能与氢能的利用,同时介绍我国在开发利用氢能方面所面临的问题,以及国际上氢能的发展趋课程学习培养学生具有基于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的工程实践能力,能够适应未来新能源领域的发展与挑战。

成绩 要求

题目类型单选题60题;多选题50题;判断题40题;合计150道题,试卷总分100分,60分及格。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了解氢能的概念、物理化学性质和特点,掌握未来氢经济的构想。
1.1 氢的基本性质
1.2 氢能产业链
1.3 氢能发展动态
氢气制备
课时目标:掌握化石燃料制氢、电解水制氢、生物质制氢和光催化分解水制氢技术的原理和特点。
2.1 化石燃料制氢
2.2 电解水制氢
2.3 生物质制氢
2.4 光催化分解水制氢
氢气分离提纯
课时目标:掌握变压吸附、膜分离和深冷分离工艺的原理和特点。
3.1 变压吸附
3.2 深冷分离
3.3 膜分离
储氢技术
课时目标:掌握高压储氢、液态储氢和固态储氢的原理和特点。
4.1 高压气态储氢
4.2 低温液态储氢
4.3 固体材料储氢
储氢材料
课时目标:掌握储氢材料的分类、储氢原理、代表性储氢材料的性能及发展趋势。
5.1 储氢碳材料
5.2 储氢金属材料
5.3 其它储氢材料
氢燃料电池
课时目标:掌握氢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特点和发展趋势。
6.1 燃料电池工作原理
6.2 燃料电池结构
6.3 燃料电池分类
6.4 燃料电池系统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课时目标:了解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的工作原理、优缺点及发展现状与展望。
7.1 加氢站
7.2 车载储氢系统
7.3 氢燃料电池电动汽车
展开全部
常州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王非

王非

王老师

郁晓婷

郁晓婷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