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组成原理是高等学校计算机类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属于燕山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学生掌握计算机各大部件的基本组成、基本原理,各部件间的相互联系,以及各部件在整机中的作用;培养学生具有初步的硬件系统分析、设计和使用的能力;并为学习后继课程、从事科学研究和工程技术工作打下基础。
通过本课程的理论教学、项目和实验训练,使学生具备下列能力:1、掌握计算机组成的基本原理、方法和应用技术,能准确地了解计算机内部工作情况、应用的新技术等,为真正地进入计算机世界打下基础。2、掌握设计开发实际工程问题解决方案所需要的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方面的专业知识和技术手段,并能够在设计环节中体现创新意识。3、能够将计算机硬件系统相关的基础理论知识用于计算机硬件系统的抽象、分析, 建立数字化、算法、模块化与层次化等核心专业意识,对计算机硬件系统中的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研究,并通过信息综合得到合理有效的结论。4、能够了解硬件应用技术领域的科学技术及发展动态,具有与业界同行和社会公众进行有效沟通和交流的能力。5、能够具有硬件电路设计和汇编程序开发相应技术方案的编制、项目建议书和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撰写能力。
线上课程学习考核分数为15分,占总成绩的15%,其中线上学习占10分,线上讨论和线下讨论课成绩占5分。此外,线上自主学习部分内容也会在最终期末考试题中体现,用于考查线上学习的基本知识掌握情况。
第1次线上课程
1.3 计算机系统的层次结构
1.4 计算机的性能评价指标
第2次线上课程
2.4 基本运算方法
第3次线上课程
4.6 计算机三级存储管理体系
第4次线上课程
4.4 磁存储原理与磁盘
4.5 光存储原理与光盘
4.7 其它高性能存储系统介绍
第5次线上课程
3.1 CPU基本情况概述
3.3 运算部件与运算器组织
3.6 提升CPU性能的高级技术
第6次线上课程
5.1 I/O子系统概述
5.2 计算机总线
5.4 中断模式
5.5 DMA模式
模拟电子技术基础、数字电子技术基础、数据结构
1、建议教材
王爱英. 计算机组成与结构(第5版).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年。
2、主要参考书
白中英. 计算机组成原理(第6版). 科学出版社,2019年;
李亚民. 计算机组成与系统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年;
William Stallings. 计算机组织与结构性能设计.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M.Morris Mano. 计算机系统体系结构. 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