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情绪管理》是中国大学MOOC网上有关教师群体如何有效管理情绪的网络公开课,课程视频学习时长为6小时,分七周完成。
本课程通过什么是情绪、非理性认知与情绪管理、积极认知与情绪管理、教师的压力源与情绪问题、教师的有效沟通五个方面内容的探讨,希望教师能够理解情绪管理及其对教学行为的影响,了解非理性认知、理性认知与积极认知的内涵、积极健康的身体对于积极情绪激发的意义、挫折的两面性、幸福的心理学特质及如何获得幸福等内容。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教师能够理解和掌握情绪管理的基本知识与方法,通过认知与身体管理来有效缓解教师工作与生活中的现实压力。课程学习可以帮助激发和培养教师的积极认知,在走出消极情绪状态的同时,获得自信、坚毅、乐观和希望等积极情绪体验;可以帮助教师理解幸福的内涵,并努力寻求获得幸福的有效路径;可以提升教师对自身及自身教学行为的满意度与成就感,并能够把这种积极性迁移到课堂教学和师生交往中,感染学生的情绪,激励学生积极向上,成就幸福的教师和阳光健康的学生。
《教师情绪管理》属于心理健康类课程,与目前心理健康类课程相比较,本课程有显著特色与亮点。
第一,基于中国教师常见职业行为与情绪压力环境自行设计课程的结构与内容,课程内容具有较好的逻辑性和原创性。
第二,课程内容中包括大量近五年情绪管理的最新学术研究成果,在确保课程可读性的同时,增加课程内容的前沿性、理论性和学术性。课程设计坚持以最新学术研究成果来支持课程观点的适切性和科学性,如高强度运动对于抑郁症缓解的作用与意义。
第三,课程以获得2002年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卡尼曼教授(普林斯顿大学)的非理性认 知与决策,及“积极心理学之父”塞利格曼的积极心理学理论为理论基础,强化了课程内容的可读性及理论支撑的厚实性。
第四,课程以案例教学为重要方式,大量列举教师工作与生活的现实压力源,及由这些压力源所引发的消极情绪反应。课程内容与教师职业生活紧密联系,能够引起广大教师的共鸣,如对“生命意义感”的解释及引导,教师在课程学习过程中会有更多“感同深受”及“共情”体验。
本课程的授课对象主要为一线教师。课程主要是以认知心理学与积极心理学为理论基础,与教师共同探讨如何让教师的工作及生活更积极、并如何把这种积极性辐射到教学对象学生上。因此,本门课程是基于分享和互动交流的,只要在工作及生活中感受到压力、而又希望能够走出消极情绪困扰的教师,都能加入我们!
本门课程第1-4周关于情绪管理基本知识与理论基础的内容,也适用于所有人群,特别是大学生群体。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参考资料将在课程相应章节中具体呈现。课程团队会详细提供所有参考资料的作者、资料名称、出版年份等信息。感谢研究者们为课程提供的资料帮助!
(参考文献在PDF文档中详细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