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师范本科生从化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技能、教材分析与教案设计、化学教学研究等全方位获得中学化学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成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具备初步化学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能基本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合格毕业生。
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师范本科生从化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技能、教材分析与教案设计、化学教学研究等全方位获得中学化学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成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具备初步化学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能基本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合格毕业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化学教学论是高等师范院校化学师范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主干课程。通过课程的学习,师范本科生从化学教学理论、课堂教学技能、教材分析与教案设计、化学教学研究等全方位获得中学化学教师最基本的专业素质,成为具有先进的教育理论与观念、具备初步的化学教学能力与研究能力,能基本胜任中学化学教学工作的合格毕业生。
该课程是化学学科与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系统方法交叉的课程。教学理论、教育心理学以及系统方法从理论基础、实践层面以及方法论层面为该课程的教与学提供理论指导;该课程同时是化学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的综合运用。
建议在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化学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另外,可以考虑同时学习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相关课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等,以强化师范生的化学教学技能、教学能力的训练,拓宽知识面,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胜任力。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与实践,初步具备先进的化学教学理论与观念,掌握中学化学教学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认识中学化学教学特点与规律;培养从事中学学校化学教学工作及教学研究的初步能力,成为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合格的教学人才。
成绩 要求
1.考核方式
本课程的考核包括形成性考核及终结性考核两大部分,各占考核总分的50%。
本课程授课一个学期,本课程具有极强的实践性特点,课程考核分为过程考核(平时考核)和课终考核(期末考核)相结合的方式,采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注重过程性(实践性)评价,实践考核纳入平时考核成绩,平时成绩包括平时作业(教学设计)、模拟课堂教学两部分。
期末考核:闭卷考试
实践考核:模拟课堂教学
2.过程成绩评定
平时成绩=线上学习×20%+教学设计×20%+课堂表现×20%+模拟课堂技能考核×40%
模拟课堂技能考核:教师命题,学生抽题完成4次10min模拟课堂
3.终结性考核采用闭卷考试的形式,全年级统一试题,统一安排考试。考试成绩采用百分制。
4.总成绩评定
总成绩 = 平时成绩×50% + 期末成绩×50%
课程大纲
第1章 导论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教学论课程的性质,初步树立学好该门课程,当好化学老师的志向;2.认识化学教学论课程目标与任务,并用于指导自己的学习实践; 3.认识化学教学论的研究对象及其相互联系与作用,理解与掌握化学教学论的学习策略与模式;4.能结合化学教育的发展、化学教学论课程的任务感受作为教师需要具备的素质和应有的担当和责任,以成为一名教师而自豪。
1.1关于教师职业的认识
1.2化学教学论的学科简介;
1.3化学教学论的课程目标;
1.4化学教学论的形成和发展。
第2章 化学课程的编制与改革
课时目标:1.认识课程的内涵及中学设置化学课程的意义,了解我国化学课程设置与变革的历史,认识影响学科设置的因素;2.了解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目标,增强对课程改革必要性的认识;3.认识化学课程标准的功能、目标,领会高中化学新课程的基本理念;了解高中化学新课程的结构及特点;4.能结合什么是核心素养、核心素养与科学素养的关系等内容,感受化学学科的育人价值,感受情感类目标在中学生培养中的重要性不亚于知识与技能目标。
2.1化学课程发展概述;
2.2化学课程的基本组织形式;
2.3化学课程目标的基本特征;
2.4化学课程改革与课程标准;
第3章 化学教材设计及内容建构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教材设计的理论基础,了解现行中学化学教科书设计理念、内容特点、栏目设置等;2.理解化学教材设计的意图、内涵,学会运用有关知识分析典型的化学教材;3.能结合课程标准、中学化学教材学会挖掘中学化学教科书的育人内涵。
3.1化学教材设计的基础;
3.2化学教材单元内容的设计
3.3化学教材栏目的功能及其设计;
3.4化学新课程教科书比较。
第4章 化学教学设计与教学方法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教学设计的含义,能初步运用现代教育教学理论指导化学教学设计,掌握化学教学系统设计的基本环节和基本要求;2.理解课时教学系统设计的策略和方法,初步学会进行教学目标、教学策略和方法、教学过程设计;3.掌握教材分析的程序和基本方法,了解编写教案的基本要求和呈现形式,初步学会设计教案并进行评价;4.能结合现代教学设计的相关要求,明确教学设计要以学生为中心,重视教学方式的改革,能从“宏观辨识与微观探析”“变化观念与平衡思想”“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5个方面培养社会需要的化学人才。
4.1化学教学设计的类型、源流和发展趋势;
4.2化学教学设计的理论基础;
4.3化学教学设计的过程
;4.4化学课时教学设计;
4.5化学教学设计案例评析。
第5章 化学教学技能
课时目标:1.了解教学技能的涵义和分类,初步掌握化学课堂教学几种重要的教学技能;2.了解课堂教学常用的组织形式,初步掌握多种形式的化学课堂教学;3.懂得几种现代教学媒体的使用,初步学会运用信息技术融合化学课程教学;4.能通过教学情境的设置方法、设计与实施等内容学会结合化学的发展史、社会与生活的需求、科技的发展进行情境创设。
5.1创设教学情景的技能;
5.2组织、指导学习活动的技能;
5.3呈示教学信息与交流的技能;
5.4教学演示技能;
5.5调控与管理的技能
5.6化学课堂教学视频观摩
第6章 化学实验及实验教学研究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实验的构成及过程,理解化学实验教学基本理论,领会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2.了解化学实验的构成及过程,理解化学实验教学基本理论,领会化学实验的重要意义;3.初步学会常用的实验探究教学的设计、实施与评价,实验改进的基本方法;4.结合化学实验的构成、教学要素及改革趋势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到实验教学需要严谨求实,实验教师需要有环保意识、实验创新与研究能力。
6.1化学实验教学的内容分析;
6.2化学实验教学的基本理论;
6.3化学实验教学的主要模式;
6.4化学实验及其教学改革。
第7章 化学探究式教学
课时目标:1.了解探究式教学的含义、特征、要素,理解探究式教学的一般过程与方法;2.掌握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学会组织实施探究式教学,初步学习展开探究教学的研究;3.能结合探究式教学的特征、探究式教学的设计及实施等内容的学习,认识到探究教学的重要性,学会引导中学生提出有探究价值的问题;4.能从问题和假设出发,依据探究目的,设计探究方案,运用化学实验、调查等方法进行实验探究。
7.1探究式教学的特征
7.2探究式教学的设计
7.3探究式教学的实施
7.4探究式教学的发展
第8章 化学学习策略及其实施
课时目标:1.了解化学学习策略的含义、特征、构成;2.了解事实性、理论性、技能性知识的学习策略以及情意内容、问题解决的学习策略的特点;理解不同化学学习策略的原理,学会运用相关原理指导中学生的化学学习;3.能结合学生学情指导学生选择合适的化学学习策略,体现学生中心理念、心怀学生。
8.1化学学习策略概述
8.2事实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8.3理论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8.4技能性知识学习的策略
8.5情意类内容的养成策略
8.6化学问题解决的策略
第9章 信息技术与化学课程整合
课时目标:1.认识信息技术与化学教育整合的必要性及重要意义;2.了解信息技术应用于化学教学中的原则、模式、方式,初步学会运用网络、软件、手持技术等手段设计、实施化学教学活动。
9.1化学信息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9.2化学教学中信息技术的应用
第10章 化学教师的专业发展
课时目标:1.了解现代化学教师的专业素质内涵和专业发展过程,知道在化学教学中开展行动研究的涵义及主要途径;2.能够结合中学化学教师职业特点制订自身学习和专业发展的规划,并在具体的实际行动中有意识地反思、提高、发展自身的教师专业素质。3.能结合优秀化学教师案例感受优秀教师身上的特质,激发学生提高个人修身、扎实学识、心怀天下的家国情怀,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10.1现代化学教师的素质分析
10.2反思型教师的实践特征
10.3专家型教师与一般教师的比较
10.4行动研究与教师专业发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建议在学习本课程之前,学生应该学习教育学、心理学及化学专业基础课等课程。另外,可以考虑同时学习化学教学论课程体系相关课程:化学课堂教学技能训练、化学实验教学研究、中学化学教材分析、基础教育化学课程改革等,以强化师范生的化学教学技能、教学能力的训练,拓宽知识面,提高中学化学教学胜任力。
参考资料
1.化学教学论(第四版),刘知新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2. 新理念化学教学论,王后雄,北京大学出版社,2011。
3.化学教学论,吴俊明 编著,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4. 现代化学教学论,文庆城编,科学出版社,2009
5.学科现代教育理论书系.化学,刘知新主编,广西教育出版社,1996
6.《化学教育展望》,王祖浩,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7.《The Journal of Chemical Education》
8.《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
9.《化学教育》,北京师范大学
10.《化学教学》,华东师范大学
11.《中学化学教学参考》,陕西师范大学
12. 北京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站 https://course.bnu.edu.cn/course/hxjxl/
13.安徽师范大学化学教学论精品课程网站www.hxjxl.cn
13.中国化学课程网 https://chem.cersp.com/
常见问题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适合什么群体学习
A : 本课程偏向于化学学科与教学论融合的理论知识,比较适用于本科阶段学生的学习,也适用于想重学习化学学科教学论理论的一线教师和社会人员等学习。 同时本课程也涵括了许多教育学基本知识,因此非化学类(理工科,文科类不推荐,单元测试中含有化学学科测试题)学生也可学习本门课程,或许能帮助你们站在新的角度审视其他学科的教育教学问题。我们倡导不同身份、类型的学员能在讨论区充分交流,相互启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