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物理化学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04月26日 ~ 2021年03月10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4464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9)
spContent=本课程是为化工、制药、材料、食品、生工、轻化、环境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2003年《物理化学》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精品课程。 2009年《物理化学》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 2016年《物理化学》成为首批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2018年《物理化学》成为首批认定的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本课程是为化工、制药、材料、食品、生工、轻化、环境等专业开设的专业必修课。 2003年《物理化学》被评为首批浙江省精品课程。 2009年《物理化学》被评为浙江省省级教学团队。 2016年《物理化学》成为首批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建设项目。 2018年《物理化学》成为首批认定的浙江省精品在线开放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研究化学变化、相变化及其有关的物理变化的基本原理,主要是平衡的规律和变化速率的规律。本课程是为化学工程与工艺、材料科学与工程、制药工程等专业大二学生开设的专业必修课,它是培养上述专业工程技术人才的整体知识结构及能力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后继专业课程的基础,为学生毕业后从事化工相关领域的产品设计、生产等工作提供物理化学的专业知识。本课程主要介绍化学热力学、相平衡、化学动力学、电化学、界面现象、统计热力学、胶体化学等物理化学的原理与应用及在化学工程应用中应该注意的问题。 

    (1)本课程视频主讲教师为浙江省首届教学名师,浙江科技学院首届“卓越教学奖”一等奖获得者。

    (2)本课程教学资源丰富,共11章,87个讲课视频。

    (3)本课程还有物理化学全程课堂教学视频、物理化学实验视频等可供学生在课外学习(将在讨论版上进行发布)。

    (3)本课程将陆续推出“系列物理化学习题课”。为考研同学提供复习帮助。

    (4)教师将每周在讨论版上进行在线答疑,为同学解答物理化学问题。

    (5)教师将为学生提供物理化学复习资料。


课程大纲
气体的PVT性质(4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模型,掌握Dalton定律与Amagat定律,理解真实气体的液化与临界性质,掌握理想气体模型及其理论解释,理解对应状态原理与压缩因子图及有关计算。
1.1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
1.2 理想气体混合物
1.3 气体的液化与临界参数
1.4 真实气体状态方程
1.5 对应状态原理与普遍化压缩因子图
热力学第一定律(10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下列热力学基本概念:平衡状态,状态函数,可逆过程等概念,掌握热力学第一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理解热力学能、焓、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标准摩尔反应焓、标准摩尔生成焓、热容、相变焓的定义并会应用。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热、功和热力学能、焓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将热力学一般关系式应用于特定系统时,会应用状态方程(主要是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及热力学数据(热容、相变焓等)。
2.1 热力学基本概念
2.2 热力学第一定律
2.3 恒容热、恒压热,焓
2.4 热容,恒容变温过程,恒压变温过程
2.5 焦耳实验,理想气体的热力学能,焓
2.6 气体可逆膨胀压缩过程,理想气体绝热可逆过程方程式
2.7 相变化过程
2.8 化学计量数、反应进度和标准摩尔反应焓
2.9 计算标准摩尔反应焓
2.10 节流膨胀与焦耳-汤姆逊效应
热力学第二定律(12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热力学第二、第三定律的叙述及数学表达式。理解熵、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标准熵及标准生成吉布斯函数、饱和蒸汽压的定义并会应用。掌握在物质的p、V、T变化,相变化及化学变化过程中计算熵、吉布斯函数、亥姆霍兹函数变化值的原理和方法,理解并会用热力学基本方程,了解麦克斯韦关系式的推导,掌握热力学公式的适用条件,掌握克拉贝龙方程,理解熵增原理及平衡判据的一般准则。
3.1 卡诺循环与卡诺定理
3.2 热力学第二定律
3.3 熵、熵增原理
3.4 单纯pVT变化熵变的计算
3.5 相变过程熵变的计算
3.6 热力学第三定律和化学变化过程熵变的计算
3.7 亥姆霍兹函数和吉布斯函数
3.8 热力学基本方程
3.9 吉布斯-亥姆霍兹方程和麦克斯韦关系式
3.10克拉佩龙方程
多组分系统热力学(6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偏摩尔量及化学势的概念,理解拉乌尔定律及亨利定律并会应用。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理想稀溶液,了解活度和活度因子、逸度和逸度因子的概念。了解理想液态混合物及理想稀溶液中各组分化学势的表达式。掌握稀溶液的依数性,能够应用稀溶液依数性公式进行有关计算。
4.1 偏摩尔量
4.2 化学势
4.3 气体组分的化学势
4.4 拉乌尔定律和亨利定律
4.5 理想液态混合物
4.6 理想稀溶液
4.7 稀溶液的依数性
4.8 逸度与逸度因子
4.9 活度与活度因子
化学平衡(4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标准常数的定义。掌握标准平衡常数和温度的关系,理解化学反应等温方程的推导并会应用。能利用热力学数据计算平衡常数及平衡组成。能判断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可能进行的方向。会分析温度、压力、组成等因素对平衡的影响。
5.1 化学反应的等温方程
5.2 理想气体化学反应的标准平衡常数
5.3 温度对标准平衡常数的影响
5.4 其他因素对理想气体化学平衡的影响
5.5 同时反应平衡组成的计算
相平衡(8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相律的意义并会应用,了解相律的推导,掌握单组分系统及二组分系统典型相图的特点和运用,能用杠杆规则进行分析与计算,了解由实验数据绘制相图的方法。
6.1 相律
6.2 杠杆规则
6.3 单组分系统的相图
6.4 二组分理想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5 二组分真实液态混合物的气-液平衡相图
6.6 精馏原理
6.7 二组分液态部分互溶系统及完全不互溶系统的气-液平衡相图
6.8 二组分固态不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9 二组分固态互溶系统液-固平衡相图
6.10 生成化合物的二组分凝聚平衡相图
电化学(10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表征电解质溶液导电性质的物理量(电导率、摩尔电导率、离子迁移数),理解离子平均活度及平均活度因子的定义,理解离子强度的定义,理解离子氛的概念及德拜一许克尔极限公式,理解可逆电池的概念,掌握能斯特方程,掌握电池电动势的计算及其应用,理解极化作用和超电势的概念。
7.1 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机理及法拉第定律
7.2 离子的迁移数
7.3 电导、电导率、摩尔电导率
7.4 电解质的平均离子平均活度因子及德拜一休克尔极限公式
7.5 可逆电池及其电动势的测定
7.6 原电池的热力学
7.7 电极电势和液体接界电势
7.8 电极的种类
7.9 原电池的设计
7.10 分解电压
7.11 极化作用
界面现象(6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表面张力及表面吉布斯函数的概念及其与接触角、润湿、铺展的联系,理解拉普拉斯公式及开尔文公式并会应用。了解亚稳状态与新相生成的关系,理解溶液界面的吸附及表面活性物质的作用,理解吉布斯吸附公式的含义并会应用,理解物理吸附与化学吸附的含义和区别,掌握兰格缪尔单分子层吸附理论和吸附等温式,了解BET多分子层吸附理论和吸附等温式。
8.1 界面张力
8.2 弯曲表面的附加压力
8.3 固体表面
8.4 液-固界面
8.5 溶液表面
化学动力学(8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掌握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系统、反应级数、基元反应、反应分子数的概念。掌握通过实验建立速率方程的方法,掌握一级和二级反应的速率方程及其应用,理解典型复杂反应的特征。了解处理对行反应、平行反应和连串反应的动力学处理方法,掌握稳态近似法、平衡近似法及控制步骤的概念。
9.1 化学反应的反应速率及速率方程
9.2 速率方程的积分形式
9.3 速率方程的确定
9.4 温度对反应速率的影响,活化能
9.5 典型复合反应
9.6 复合反应速率的近似处理法
统计热力学初步(8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统计热力学的基本假设。了解系统的概念,理解玻耳兹曼分布的意义和应用,理解配分函数的意义,理解热力学函数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10.1 粒子各运动形式的能级及能级的简并度
10.2 能级分布的微态数及系统的总微态数
10.3 最概然分布与平衡分布
10.4 玻耳兹曼分布
10.5 粒子配分函数的计算
10.6 系统的热力学性质与配分函数的关系
胶体化学(4学时)
课时目标: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学生理解分散系统的分类及胶体的定义。理解溶胶的性质,理解溶胶的稳定和破坏的原因。
11.1 胶体系统的光学性质
11.2 胶体系统的动力性质
11.3 溶胶系统的电学性质
11.4 溶胶的稳定与聚沉
展开全部
浙江科技大学
2 位授课老师
张立庆

张立庆

教授

成忠

成忠

教授

推荐课程

沟通心理学

裴秋宇

168291人参加

教育学

郭翠菊

73486人参加

心理学入门

陈红兵

103398人参加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叶湘虹

78536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