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主要包括导热、对流传热、辐射传热和传热过程及换热设备四大部分内容。从第一章到第五章是基础篇,主要介绍传热学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基本理论及基本的分析和计算方法,使学习者能够掌握传热学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方法;第六章到第九章是进阶篇,进一步深入探讨了复杂传热问题的理论与实验研究方法、计算方法和分析方法,以开拓学习者的眼界和思路,对传热理论及其应用有一个更全面深入的了解,高屋建瓴,巩固所学的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习者能够获得比较宽广和巩固的传热学基础理论知识,具备分析各类传热问题的技能,为开展强化传热、节约能源、保护环境、隔热保温、提高电子及热工设备性能、合理利用热能、设备温度控制、人工环境设计、高效换热设备或换热元件设计开发等方面的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为从事热科学相关的科研与技术工作、以及提高日常生活质量提供有益帮助。
第一章 概述
1.1 引言
1.2 传热的三种基本模式I
1.3传热的三种基本模式II
1.4 传热过程、1.5总结与思考
第一章课件
第一单元测验
第二章 导热
2.1 导热基本定律
2.2 导热微分方程及定解条件
2.3 一维稳态导热(平壁、圆筒壁等)
2.4 一维稳态导热(肋片)
2.5 非稳态导热的特点
2.6 集总参数法
2.7 总结与思考、2.8 例题讲解
第二章课件
第二单元测验
第三章 对流传热
3.1 概述
3.2 边界层理论
3.3 相似准则及准则方程
3.4 内部流动强制对流传热
3.5 外部流动强制对流传热
3.6 自然对流传热
3.7 凝结传热
3.8 沸腾传热
3.9 总结与思考、3.10 例题讲解
第三章课件
第三单元测验
第四章 辐射传热
4.1 黑体辐射基本定律
4.2 实际表面的辐射
4.3 角系数
4.4 黑体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
4.5 灰体表面之间的辐射传热
4.6 总结与思考、4.7 例题讲解
第四章课件
第四单元测验
第五章 传热过程与换热器
5.1 复合传热、5.2 传热过程与传热系数
5.3 临界热绝缘直径
5.4 换热器的型式
5.5 换热器的设计与校核
5.6 总结与思考、5.7 例题讲解
第五章课件
第五单元测验
第六章 导热问题的计算与分析
6.1 导热微分方程的导出
6.2 多维导热问题的求解
6.3 非稳态导热解析解
6.4 导热问题的数值解
第六章课件
第六单元测验
第七章 对流传热问题的研究
7.1 对流传热问题的研究方法概述
7.2 对流传热微分方程组
7.3 对流传热方程的理论解析解
7.4 对流传热的比拟解
7.5 对流传热实验解
第七章课件
第七单元测验
第八章 辐射传热的计算与分析
8.1 三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
8.2 多表面系统的辐射传热
8.3 气体辐射
8.4 太阳辐射及大气温室效应
第八章课件
第八单元测验
第九章 换热器与综合传热技术
9.1 效能-传热单元法
9.2 换热器设计注意事项
9.3 威尔逊图解法
9.4 强化传热与隔热保温技术
第九章课件
第九单元测验
高等数学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传热学》各种相关教材均可作为参考资料。
Q : 1、关于本课程的认证证书如何获得:
A : 完成本课程的听课学习、单元测验和期末考核,总成绩(总分100分)由各章单元测验分数(共计70分)和期末考试分数(共计30分)组成,成绩达到考核标准且已实名认证的同学,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可以申请完成本课程学习的成绩认证证书。优秀证书:总分≥80;合格证书:80>总分≥60。
Q : 2、关于本课程使用教材或参考书问题:
A : 《传热学》是一门重要的技术基础课,这些年出版了很多相应的教材,如陶文铨编著的第五版《传热学》、杨世铭、陶文铨编著的第四或第三版《传热学》、戴锅生编《传热学》等等有很多,都是很好的教材和参考资料,图书馆、书店和网上书店都会有的。
Q : 3、关于本课程视频和讲课课件等的使用:
A : 诸位同学在学习期间,首先观看讲课视频进行学习,视频根据知识点采用了十来分钟每集的短视频形式,便于大家随时学习观看,每章后面还提供了讲课课件,可以结合起来进行预习和复习。如果学习中觉得有点难度,可以重复观看多次,慢慢领会,并完成每章最后的单元测验,每章最后提供了一些思考题,主要用于帮助诸位同学在学了这一章以后对相关内容进行复习和进一步深入思考的,不计分,在线上回答得比较多和比较好的同学可以进行适当的加分,所以个别题目有一定难度,对此不必担心和介意。待你们将全部章节学完后再总结梳理复习一下,最后完成期末考试。期末考试的难度和范围与单元测验基本一致。
讲课视频都是经过后期工作人员精心设计制作的,视频中,随老师讲课同步出现的文字、公式和画面等是负责后期制作的小哥哥、小姐姐们为了更好地方便大家听课,特意根据讲课进程、语音信息、画面内容和课件内容等很贴心地一条条制作上去的。由于有大量公式和图片等等,因此让文字与对应公式、图片一起随着老师讲课同步出现在屏幕中间,而不是简单地像电影字幕那样随着对白在底部一条条滚动,最后他们还一遍遍认真地进行了校对与修改,和老师一起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心血。所以,同学们在听课时也要感谢浙江大学的大力支持以及负责视频拍摄和后期制作的许多小哥哥、小姐姐们的倾力工作和辛勤劳动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