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何才能走向生命的成熟?学习爱,学会爱。
人怎样才能落实爱?在具体的生命关系中。
生命教育强调人在天地人我的关系中落实自己的生命之爱,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生活自己的生命意义。中国传统儒家强调人在夫妇、父子、兄弟、朋友、君臣的五伦关系中落实自己的生命安顿。
本课程作为生命教育专题课,将爱的培育作为主轴,将个体生命放入爱的生命关系中来理解和阐释,充分展示“人生五情”即亲情、友情、爱情、人情、物情中爱与生命的内在关系。
学习本门课程,您将懂得如何在爱中来成就自己生命的意义。
本门课程从哲学、伦理学的维度,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资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彰显传统文化和传统人生修养的优秀成果,具有典型的“中国生命教育”的特色。
本课程作为生命教育专题课,将爱的培育作为主轴,将个体生命放入爱的生命关系中来理解和阐释,具有鲜明的生命意识和现实针对性。课程从哲学、伦理学的维度,整合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和西方思想的资源,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精神,彰显传统文化和传统人生修养的优秀成果,具有中国生命教育的内涵。本课程作为浙江省首批在线精品视频课程,主要采取网络视频课程的教学方式。
本课程成绩由三个部分组成。分别是(1)视频学习及单元测试;(2)单元作业;(3)期末考试。三个部分在总成绩中的占比分别为60%、20%、20%。其中,第一部分视频学习及单元测试,必须完成观看视频内容的80%,并完成相应的单元测试,单元测试都是客观题,包括判断题和选择题两种题目类型。第二部分单元作业是主观题,要求学员在完成作业并提交后参与互评。每位学员至少互评5份作业才能获得该部分全部成绩。只完成作业仅能获得该部分50%的成绩,参与互评但是未完成最低互评任务则只能获得该部分80%的成绩。第三部分的考试内容全部都是客观题。
了解本门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了解生命教育的主要取向与目标,理解本门课程所强调的“爱力”培养与生命成熟的生命教育理念。
课时
1.1课程的研发与内容结构
,
1.2生命教育的历史与发展
,
1.3生命教育的取向与目标
,
1.4全人生命教育与生命力
,
1.5爱的理论与爱力的培育
理解人的生命真实存在的起点在于家庭人伦关系的建构与存在,理解“家庭意识”对于确立个人生命之爱的重要意义,了解家庭人伦的主要生命关系。
课时
2.1人伦之爱及爱的扩充
,
2.2家庭意识与家庭人伦
,
2.3家庭之爱的道德超化
,
2.4家庭之爱到社会之爱
了解家庭人伦关系甚至整个个人的生命关系中夫妇关系的独特意义,理解“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的意义,了解夫妇之间爱情的创造、发展的规律,提升维系婚姻中爱情的能力。
课时
3.1夫妇关系的生命意义
,
3.2夫妇之间爱情的创造
,
3.3夫妇之间爱情的发展
,
3.4夫妇关系的常道变道
理解在家庭人伦关系中父母对子女之爱的特点、内涵和意义,尤其是理解父母之爱是如何超越本能性之爱的,以及这种爱的精神道义。
课时
4.1父母之爱非本能之爱
,
4.2父母之爱与自我牺牲
,
4.3父母之爱的精神道义
理解在家庭人伦关系中兄弟姐妹关系独特的生命内涵,理解兄友弟恭的生命人伦的生命道德意义,并提升兄弟友爱的能力。
课时
5.1兄弟生命关系的特性
,
5.2兄友弟恭的生命人伦
,
5.3兄弟友爱的道德意义
理解孝敬父母的生命意涵,理解“报本返始”及孝道精神的深层含义,学习在现时代如何传承和发扬孝道精神,以及孝敬父母对于自己生命成熟、生命成长的意义。
课时
6.1孝敬父母与生命返本
,
6.2孝敬父母与报恩意识
,
6.3孝敬父母与家庭之爱
,
6.4孝敬父母与孝道人生
,
6.5成就生命与及时尽孝
理解个人生命成熟过程中从家庭人伦之爱超越到社会之爱的独特意义,理解朋友之爱的生命意涵,及其对个人生命的意义。
课时
7.1社会化历程的人伦建构
,
7.2生命人伦中的朋友伦理
,
7.3作为生命品质的道义爱
理解在个人社会化生命成长过程中爱情的独特意义,了解爱情生活中的道德要求及现实限制,提升自己爱情创造与维系的生命原动力。
课时
8.1作为生命之爱的爱情
,
8.2作为生活体验的爱情
,
8.3爱情生活维系的道德
,
8.4爱情生活实现的条件
了解从熟人社会走向陌生人社会过程中我们应该如何以爱心去对待“陌生人”,理解人性、人道的基本内涵,学习坚持仁爱的信念而又培养仁爱的智慧。
课时
9.1人性的坚守
,
9.2人道的落实
,
9.3仁爱的信念
,
9.4仁爱的智慧
理解人的爱力从人延伸到物、扩充到天地万物的独特生命意涵,了解现代环境意识觉醒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的天人合一及利用厚生的智慧,以提升我们爱的能力。
课时
10.1现代环境意识的觉醒
,
10.2人类中心主义的反思
,
10.3现代生态伦理的建构
,
10.4天人合一的生态智慧
,
10.5利用厚生的现代教育
理解从爱亲人、朋友、恋人、陌生人以及天地万物,如何回归到爱自己这一根本的爱力培养的宗旨,理解爱自己需要从身心灵全人生命教育视野提升自己的爱的能力,以促进自己生命成熟。
课时
11.1肉体生命之爱与生活方式
,
11.2心理生命之爱与情绪管理
,
11.3德性生命之爱与迁善养性
,
11.4德性生命之爱与改过修身
与本门课程相关的课程主讲人和团队的一些书籍,可以参考:
(1)何仁富:《生命教育十五讲》,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8年8月出版。
(2)何仁富、汪丽华:《生命教育的思与行》,现代教育出版社2016年。
(3)何仁富:《生命教育演讲录》,中国广播影视出版社2016年。
可以选择如下书籍作为参考:
(1)唐君毅:《人生之体验》,《唐君毅全集》卷3,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
(2)唐君毅:《爱情之福音》,《唐君毅全集》卷6,九州出版社2016年版。
(3)[英]路易斯:《四种爱》,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3年12月第2版
(4)[美]弗洛姆:《爱的艺术》,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年7月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