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救护理》课程依据急救护理的实际工作过程为主线整合、序化教学内容,按照典型性、实用性、可操作性及可拓展性原则设计教学情境,采用任务驱动、项目导向、教学做一体化的教学模式。课程内容设包括院前救护、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3个模块,15个知识技能点。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急救护理知识和技术,从生理心理等方面对危重病人实施整体护理,并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知识目标
(1)基本能概括说出急救护理的基本知识:院前救护、急诊科救护、重症监护室救护等基本理论及相关知识。
(2)正确阐述现场心肺复苏、院内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心电监护技术的操作等基本方法。
2.能力目标
(1)具有实施院外救护体检分类及体检、现场医疗救护措施的能力;完成急诊科救护程序和保障急诊科工作质量要求的能力;重症监护室的心电监测、中心静脉压监测等操作的能力。
(2)具有实施现场心肺复苏、外伤止血、包扎、固定、搬运、海姆立克急救法、气管插管、呼吸机的使用、除颤仪的使用、心电监护技术、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的应用能力。
(3)具有对理化因素致伤、灾难事故、急性中毒病人进行病情观察,病情判断和实施护理措施的能力。
3.素质目标
(1)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具有良好的纪律观念,遵守国家法律,遵守行业法律法规。
(2)具备具备较高的职业道德和风险意识、责任意识,有实事求是、勇于实践、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3)能进行良好的人际沟通和协作,具备较强的表达能力。
(4)具有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能够与医生及其他医务人员合作,共同实施对患者的医疗服务。
(5)具有科学的认知理念与认知方法。
(6)能获取新知识,不断开发自身潜能,适应岗位变更要求。
模块一 院前急救(4周)
1.1 认识院前急救、1.2 心肺复苏术
1.3 四大急救技术
1.4 海姆立刻急救法、1.5 理化因素致伤救护
1.6 灾难事故现场救护
院前急救单元测试
写出现场心肺复苏的操作标准
模块二 急诊科救护(3周)
2.1 认识急诊科、2.2 除颤仪的使用
2.3 简易呼吸器的使用、2.4 气管插管术
2.5 急性中毒的救护
急诊科救护单元测试
气管插管的注意事项
模块三 重症监护室救护(3周)
3.1 认识重症监护室、3.2 心电监护技术
3.3 中心静脉压监测技术
3.4 呼吸机的使用
重症监护室救护单元测试
监测CVP与BP在补液过程中的临床意义?
先修课程:《人体解剖学》、《生理学》、《药理学》、《病理学》、《病原生物和免疫学》、《健康评估》
1.王卫.急救护理.第2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2.董桂银.急危重症护理学.山东:山东人民出版社,2014
3.王平.急危重症护理学.第1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4.白人骍.急救护理.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5.敖薪. 急救护理学.第1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8
6.王志红,周兰姝.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07
7.胡爱招.急危重症护理.第1版.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10
8.中国红十字会.现场初级救护手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
9.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用书编写专家委员会.2012全国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指导.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
10.周秀华.急危重症护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7
11.林才经.灾害现场求生术.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6
12.王正国.急诊与灾难医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