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身边的语文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语文,不再是字词句章、不再是听说读写、不再是考试……我们身边的语文,它教你怎么去面试应聘、怎么与人沟通、怎么去领略琴棋书画的文化之美。它让你觉得:学习语文,不光是一种享受、也是一件很必要的事。它能提高我们的人文素养,“腹有诗书气自华”,让我们亲近语文,做一个气质出众的人吧!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本课程是一门公共基础课程,它最大的特色是接地气,从学生的需要出发。既培养了学生对文学作品的阅读、赏析能力,又注重学生口语表达和应用写作能力的训练,还关乎社交礼仪和传统文化知识的习得,能够全面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具备通用性、工具性和职业性的特征。

本课程侧重于从文学作品分析、文化常识讲授、口才技能训练等方面来完善学生知识结构,提高学生语言文字的运用能力和理解能力,是一门基础性学科。我们目前使用的教材打破了传统《大学语文》教材以文学作品一以贯之的结构构成,而代之以“经典阅读”、“口才训练”、“应用写作”、“实用礼仪”、“扬州地域文化”五大模块的崭新设置,并加入和模块内容较为契合的扬州非遗文化。五个模块相对独立,前面有相应的学习提示,每个模块根据自身特点采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训练方式,后面还有相应的课后练习和实训环节。

授课目标

高职教育培养的是“掌握较宽厚基础知识,具有较强综合职业能力和全面素质的直接从事服务、技术和管理第一线的应用人才”,实用语文课程就是在这一目标的关照下,为夯实高职学生的语言文化基础,以满足择业就业过程中对口头和书面文字表达能力的需求而设置的一门基础的素质教育课程。通过经典作品的阅读鉴赏训练,扩大学生的知识面,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通过朗读、演讲等一系列口语训练和情景模拟,提高学生在面试、竞聘、商业洽谈等方面的口头表达能力;通过公务文书、礼仪文书等一系列应用文的写作训练,提高学生在各类资格考试、公务员录用考试等实际生活中的书面表达能力。

我们的目标是最终让大学语文走出课堂,丰富学生的课余生活。比如可以配合学校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如:大学语文节、大学语文活动周、经典诵读等活动,将课内学习与课外学习、大语学习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真正全面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和整体素质。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有一定的中文阅读基础。

参考资料

 [1] 朱栋霖,丁帆,朱晓进. 2012. 中国现代文学史[M].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 朱栋霖.2012.《中国现代文学作品选》[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3] 钱理群,温儒敏,吴福辉.1998.《中国现代文学三十年》(修订本)[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4]金正昆.2009.社交礼仪教程[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5]曹惠民.2013.台港澳文学教程新编[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

常见问题

课程中涉及的所有视频资料仅用于学习,非商业用途,特此申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