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门课程秉持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以厚植文化底蕴为旨归,以古今文学经典为载体,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家国信仰传承为使命,秉持微言大义,以事说理,注重品德培养和价值引领;引领学生文化寻根、与国同心、筑梦前行,让学生成为“有根、有魂、有梦”的人。
二、课程特色
1.“培根、铸魂、筑梦”的育人理念。秉持高职大学语文教育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对学生进行思想塑造、情感培养和精神熏陶,对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的形成进行价值引领。以古今文学经典为教学内容,以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为依托;以家国信仰传承为使命,秉持微言大义,以事说理,注重品德培养和价值引领;引领学生文化寻根、与国同心、筑梦前行,让学生成为“有根、有魂、有梦”的人。
2.“语文能力”和“课程思政”双线索引导教学。语文能力线索通过授课文本阅读与学习,培养学生古文、诗词、中篇小说的阅读能力;通过实践研学活动,培养学生语言表达能力、诗文鉴赏能力、设计审美能力。课程思政线索以六个主题 “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为授课思路,引导学生砥砺修身之道、树立远大梦想、传承优秀文化、坚定文化自信,厚植家国情怀。
3.师生互建。注重教学过程中学生的参与交互性,设置学习成果的展示区域。根据教学内容及专业特点推送多元协作任务,学生根据自身兴趣选择任务内容,采用多种形式进行自主创作,提供具有个性风采的原创作品展示平台。
三、团队优势
1.团队梯队建设。本团队年龄结构上新老搭配,在专业上优势互补,职称结构合理,按核心成员与辅讲教师进行明确分工。
2.团队成员双主体。成员专业背景涉及中国语言文学、思想政治教育,在研究方向上文思融合。
立足“培根、铸魂、筑梦”的育人理念,确立知识、能力与素质目标,达成“语文能力”和“课程思政”育人双目标:
1.以作品带动知识,使学生了解经典文本及人文故事,了解文学流变及文学思想性,为后续课程学习和终身学习打下扎实的基础。
2.让学生个性化地参与整个教学过程,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打好文化底色,培养学生文化认同和健康的审美能力;课程渗透职业性,提升文化融入职业的能力,为职业成长赋能蓄力。
3.提升学生人文素养,陶冶学生精神情操,培养高尚道德品质,厚植职业底蕴,使学生具有深厚的爱国情感和中华民族自豪感,启发学生寻找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
主题一:诗·扬州
第一单元:诗寻扬州之根,觅繁盛之原点
第二单元:诗寻扬州之根——初盛于汉
第三单元:诗话扬州繁盛之美
第四单元:诗话扬州旖旎风光
课程思政
时代视野
主题一:诗 扬州主题测验
主题一:诗 扬州主题作业
主题二:修身·匠心
第一单元:论语与孝
第二单元:重耳的成长之路
第三单元:张载的横渠四言
第四单元:职场经纬之上善若水
第五单元:职场经纬之工匠精神
课程思政
时代视野
主题二:修身之道主题测验
主题二:修身之道主题作业
主题三:青春絮语
第一单元:莫问收获,但问耕耘——红烛
第二单元:滚滚红尘如一梦
第三单元:安于平凡,不甘平庸——平凡的世界
课程思政
时代视野
主题三:青春絮语主题测验
主题三:青春絮语主题作业
主题四:诗意人生
第一单元:古诗十九首
第二单元:魏晋风流:血染的风采
第三单元:陶渊明的超然与隐逸
第四单元:唐诗二题
第五单元:桃李春风一杯酒
课程思政
时代视野
主题四:诗意人生主题测验
主题四:诗意人生主题作业
主题五:胸怀天下
第一单元:受命不迁 更壹志兮——《橘颂》 屈原精神追求自白
第二单元:士人群像:忠孝节义
第三单元:从“种树”到“治民”
第四单元:陆游诗中的爱国深情
第五单元:辛弃疾诗歌中保家卫国的形象
第六单元:从乡愁看余光中的爱国情结
课程思政
时代视野
主题五:胸怀天下主题测验
主题五:胸怀天下主题作业
主题六:中国梦想
第一单元:晚清幻想小说分类
第二单元:探析晚清“中国梦”——以《新中国》为例
第三单元:“新中国”奇幻想象
课程思政
时代视野
主题六:中国梦想主题测验
主题六:中国梦想主题作业
学生文化寻访·成果展示区
1.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2.职场体验·名著分享
3.携诗游扬州
4.初心在方寸,咫尺见匠心
5.挥毫落纸墨痕新
6.执笔为文,落字入心
7.图以达文
8.声入人心
先修课程:中小学语文
接续课程:《品味应用文之美》《沟通与表达》
本课程教材:
1.《大学语文》(第二版).ISBN: 9787040525168.蒋雪艳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9年9月.“十四五”“十三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
2.《高职应用语文》.ISBN:9787040617412.邓虹 钱俊主编.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4年4月
3.辅助教材:《大学语文》.ISBN:978305189548.邓虹 武智主编. 南京大学出版社.2017年7月.校级重点规划教材。
在建设过程中,会适时更新授课内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