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文化元素装饰品》课程从创新性、复合型人才培养需求出发,课程标准对接岗位技能标准、行业证书标准和大赛能力标准,与行业企业共建知识模块化、能力阶梯式、突出职业素质。
本课程课程总体目标从园林文化元素装饰品模型设计与制作入手,由浅入深,循序渐进地落实项目任务,将科学、数学、技术及工程等内容完美结合。通过分享地域特色经典园林文化,对比领悟样式雷烫样与现代模型制作工艺,提升现代大学生的历史、美学、手工、绘图及测量等综合素养。教学中通过讲授使学生掌握园林文化元素装饰品项目实施流程,讲授何园文化元素装饰品这个地域特色的课题。分别对前期调研测量方案、中期制图放样、后期样品制作及成果包装展示四个模块的设计训练,使同学具备方案设计、施工图绘制、模型制作及包装展示的设计能力。
课程资源设置定位:
(1)以资源共享为原则,课程应用各年龄、各阶段广泛适用。
(2)本课程建设类型为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根据课程目标,本课程秉持教育资源共享的原则,具有极高的普适性和推广度。
受众一:本校在校生,作为创新创业类、艺术类公共基础课选修。
受众二:本环境艺术设计、室内艺术设计、园林工程技术、艺术设计等专业在校生,作为专业实践课必修。
受众三:国内高职院校在校生,作为艺术类公共基础课线上选修。
受众四:国内中职类在校生作为专业技能课线上选修。
受众五:国内中小学作为素质教育第二课堂拓展选修。
受众六:国内社会培训机构学员、微缩模型文创设计从业人员、园林文化元素装饰品开发部门学习。
课程建设目标:
1.共同组建多层次、多专业、多学科方向教师队伍。充分发挥不同专业、不同岗位技术技能人才的自身优势,将理论研究和工作实践相结合,加强成员间的技术交流与协作。
2.充分挖掘地域特色经典园林文化教学素材和内容。围绕“做文化的影子”为核心理念,传统非遗文化传承于推广,建立健全传承和推广传统物质文化体系。
3.校企共赢,互通有无,双向实现项目落地、科研突破。通过师带徒、技术培训和技术交流等形式,与扬州丘园文化设计有限公司紧密合作,开发建设现代学徒教学新模式,拓展校企合作深度。带动行业或专业技术技能素质水平的提高,最大限度地影响和带动广大学生提升技术技能水平,培养企业发展所急需的各方面人才。
4.以遵循OBE教育理念为向导,课程教学新理念、新方法提升效果显著。充分落实专业技术技能科普推广,校企紧密合作将工坊业务进行中小学第二课堂拓展,结合工坊学生团队建设,强化小鲁班文化推广科普教材建设。
具备一定的基础课程学习,如:劳动技术、美术及信息技术等。
掌握一定计算机辅助工具操作,如:word、ppt、cad等。
具有一定的小型手工设施操作能力。
近年来,结合教学过程记录与积累,现有教学资源储备如下:
(一)素材资源储备
文本类素材: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安排、教学评价考核标准文件等。
教学资源素材:项目制作过程标准资料、教学图片素材、教案及教学课件等。
互联网分享平台:美间、淘宝等。
(二)视频资源
何园景灯设计与制作相关步骤工艺视频
(三)教学案例
园林文化元素装饰品设计与制作,相关步骤案例讲解。
(四)文献资料
与课程建设相关的教学科研材料,发表的相关论文,为课程建设制定的相关课程标准,教学理念的研究及相关教学课题。
(五)其他课程建设资料
A.专业模型制作室。
B.专业模型制作工具,主要包括:雕刻机、电动手持钻、电动手持打磨机、小型电烤箱等。
C.多媒体专业软件室。
D.往届优秀学生模型作业。
E.模型制作课程教学材料及课件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