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揭秘大学信息差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基督教文化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10月24日 ~ 2022年01月08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美是什么?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美对于我们每个人而言有何意义?通过学习本门课程,我们相信同学们会对美与美学形成更加系统、深入的认识,并提高同学们的审美能力,进而提升人文修养与个人品位。

本门课的主题是美与美学。本课程系统讲授美学的基本原理和基础知识,设置绪论、审美活动论、审美形态论(上)、审美形态论(下)、艺术审美论及审美教育论六个单元,对美学的学科性质、美的本质、审美活动的发生机制与历史发展、审美活动与人类生存的关系、审美者与审美对象的关系、中西方主要审美形态、艺术的存在方式、艺术品的形态与结构、艺术的传播与接受及审美教育的特征、发展与意义等问题进行讲述,同时阐述审美鉴赏能力和审美塑造能力的生发和提升途径,帮助学生提高自身的审美能力与美学修养

本课程以云南大学文学院相关课程任课教师为基础,并邀请云南艺术学院、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学院等院校的专家学者,组建课程团队,师资力量雄厚,授课经验丰富。本团队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立德树人的教学理念,力求培养学生的美学修养,提高学生的综合审美能力。




成绩 要求

本课程最终成绩由三部分构成:

1.单元测验,占总分30%。平台根据既定答案自然生成测验成绩。

2.单元作业,占总分10%。要求学生互评,请注意作业提交时间和互评时间。切记:如未参与互评,只能得到所得分数的50%。如果未达到要求的互评份数,只能得到所得分数的80%。

3.期末考试,占总分60%。请注意考试提交时间,考试只允许参与一次

4.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上述成绩相加,60分及以上为合格,80分及以上为优秀。




课程大纲

绪论

绪论:美学的学科性质、研究方法及研究对象

课后作业(一)

单元测验(一)

审美活动论(上)

2.3 审美活动的生成

2.1 审美活动的动力机制

2.2 审美活动的基本性质

单元测验(二)

审美活动论(下)

审美活动论·课后讨论

3.1 审美活动的发展

3.3 审美者与美的事物(下)

3.2 审美者与美的事物(上)

单元测验(三)

课后作业(二)

审美形态论(上)

4.2 中国古代主要的审美形态:中和

4.4 中国古代主要的审美形态:气韵

4.5 中国古代主要的审美形态:意境

4.3 中国古代主要的审美形态:神妙

4.1 审美形态的性质与特点

单元测验(四)

审美形态论(下)

5.6 西方主要的审美形态:丑陋

5.4 西方主要的审美形态:悲剧

5.5 西方主要的审美形态:荒诞

5.3 西方主要的审美形态:喜剧

审美形态论·课后讨论

5.1 西方主要的审美形态:优美

5.2 西方主要的审美形态:崇高

单元测验(五)

课后作业(三)

艺术审美论(上)

6.3 艺术创造(上)

6.4 艺术创造(下)

6.1 艺术的存在方式(上)

6.2 艺术的存在方式(下)

单元测验(六)

艺术审美论(下)

7.2 艺术作品的结构

7.4 艺术接受(上)

艺术审美论·课后讨论

7.1 艺术作品的形态

7.5 艺术接受(下)

7.3 艺术传播

单元测验(七)

课后作业(四)

审美教育论

8.3 审美教育的功能、地位与实施

8.1 审美教育的特点

8.2 审美教育的发生与发展

单元测验(八)

展开全部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云南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王卫东

王卫东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