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景观生态学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3月17日 ~ 2025年07月01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该课程注重新理论、新技术的介绍,探索如何合理解决人类活动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和生态系统管理之间的矛盾,通过案例讲解的形式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这门课的主题是关于什么?

主要内容包括景观生态学导论,景观生态学研究中的地学基础,遥感与地理信息系统方法,生态学空间数据建模与方法,景观生态学应用和研究案例分析等五个部分,具体又分为景观生态学中的基本概念与主要理论,景观格局的形成、结构和功能,景观生态学中的自然地理学基础,遥感原理与分析方法,地理信息系统分析,景观生态模型的构建,景观格局分析方法,景观生态评价及规划,景观生态学应用,景观生态研究研究案例分析等十个方面的内容。


这门课有什么特色和亮点

最朴素的风格,最真挚的DIY课程。本视频课程的所有内容和制作,全部是授课教师“一个人的团队”独立匠心打造。可以增加学生建议的反馈速度。学生的合理建议一般可在2~3天内得到采纳。教学内容,更多是从发展角度对生态学的新思考。

授课目标

云南大学生态学是世界一流建设学科,生态学专业是国家级一流本科建设专业,肩负为国家培养能解决复杂生态问题、服务生态文明建设创新型人才的重任。本课程是生态学专业三年级的核心课程,课程目标为:

知识目标:掌握景观生态学基础知识、理论,深入理解分析典型“山—水—林—田—湖—草”景观空间格局与生态、社会、经济过程的关系;

能力目标:具备自主学习、逻辑思辨、实践探究能力,具有“时空异质性”的空间思维方式,能够创新性地运用“格局—过程—功能—尺度”发现和解决复杂生态问题

素养目标:坚定生态文明思想,坚持新发展理念,厚植家国情怀,增强建设“美丽中国”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成绩 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介绍《景观生态学》课程的基本内容,使学生对该课程有个轮廓式的了解。系统介绍景观生态学思想起源、学科形成的历史背景和发展现状,重点讲述景观生态学的现状和发展,使学生了解到现实中的景观生态学的基本情况。
1.1景观
1.2景观生态学
1.3景观生态学发展历史和现状
景观生态学理论基础
课时目标:景观生态学是一门新兴学科,正在从一门应用色彩很强的学科分支发展成为一门有独立理论体系和方法论特点的学科,其理论体系还在逐步成熟的过程中。本章概要介绍景观生态学理论和原理的要点,作为理解和掌握景观复杂性的基本范式。
2.1 等级理论与尺度
2.2 地域分异理论
2.3 岛屿生物地理学理论
2.4 复合种群理论
2.5 渗透理论
景观组分与景观分类
课时目标:景观是由景观组分构成的。景观组分指地球表面对同质的生态要素或单元。本章节将主要介绍景观组分的各种类型,在分析其成因机制和基本特征的基础上,进一步探讨各景观组分的形态结构及功能,并对基于人类对自然景观干扰程度划分的5类景观进行系统介绍,阐明其结构特征。
3.1 斑块
3.2 廊道
3.3 基质
3.4 景观分类
景观结构与格局
课时目标:格局与过程的相互作用是景观生态学的核心命题,景观格局的基础即是景观组分及空间结构,因此对景观结构与格局的定量刻画,成为认识景观异质性及其与生态过程、景观功能相互作用机理的前提和基础。本章将系统梳理景观结构与景观格局的内涵异同,重点分析异质性粒度、多样性、连接度、对比度和梯度等重要景观结构与格局特征,并介绍4中常见的景观格局构型。
4.1 景观结构与格局的基本概念
4.2 景观结构与格局的表征
4.3 常见景观构型
景观的生态流
课时目标:在识别景观结构和格局的基础上,需要进一步识别整个景观不同组分自己的生态过程和生态流。生态流作为生态过程的具体表现,特指能量、物质、物种和信息等在景观单元之间的流动,其实质属于不同生态系统之间的流动。本章将主要介绍景观和区域尺度上的生态流,以及在不同时间尺度上的变化规律。
5.1 景观生态流的主要媒介物和驱动力
5.2 景观中的能量流
5.3 景观中的物质流
5.3 景观中的物种流
景观功能与景观服务
课时目标:景观功能指景观结构与生态过程或者景观单元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景观结构以及镶嵌在景观结构之中的生态系统过程、功能来体现。本章主要介绍景观功能和景观服务的主要类型,使学生掌握景观多功能性和景观服务类型,与生态系统功能和服务的区别。
6.1 景观功能类型
6.2 景观服务
景观动态
课时目标:本章以合理利用、科学保护各类景观,实现景观可持续管理为目的,主要介绍景观稳定性问题、景观动态变化规律和基本驱动力、景观变化的常见模式、景观变化的时空尺度和效应,以及景观变化中人的作用和影响。
7.1 景观动态概念
7.2 景观动态变化的驱动
7.3 景观动态变化的生态环境效应
景观生态学研究方法
课时目标:本章在简要介绍景观生态学数量化研究在景观生态学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目前研究概况的基础上,从景观要素分类和景观生态数量化研究数据、景观要素斑块特征分析、景观异质性分析、景观要素空间关系分析、景观总体空间分布格局分析、景观动态模拟和预测6个方面介绍景观生态学数量化研究中涉及的主要方法和技术问题。初步掌握景观分析的常用软件。
8.1 景观的调查研究方法
8.2 尺度分析方法
8.3 景观指数方法
8.4 空间分析方法
8.5 景观模型
景观生态学应用
课时目标:景观生态学的应用范围已经涵盖国土规划、资源开发、土地利用、自然保护、环境管理、城乡建设和旅游发展等众多领域。本章节重点介绍景观生态评价、规划、设计和管理等应用领域。这些研究结果可以为景观生态保护、恢复、建设和管理等诸多工作提供扎实的科学支持。
9.1 景观生态评价
9.2 景观生态规划
9.2 景观生态设计
9.4 景观生态管理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    邬建国, 2000. 景观生态学——概念与理论. 生态学杂志,,19(1):42-52

[2]    邱扬, 张金屯,郑凤英. 2000. 景观生态学的核心:生态学系统的时空异质性.生态学杂志, 19(2):42-49 

[3]    张金屯, STA Pickett. 1999.城市化对森林植被、土壤和景观的影响. 生态学报,19(5)654-658

[4]    徐化成, 1986.景观生态学.中国林业出版社

[5]    俞孔坚, 1998. 景观:文化、生态与感知.科学出版社

[6]    肖笃宁, 1999.景观生态学研究进展.湖南科技出版社

[7]    邬建国, 2000.景观生态学—格局、过程、尺度与等级.高等教育出版社

[8]    付伯杰,陈利顶等,2001,景观生态学原理及应用,科学出版社

[9]    Farina,A, 1998, Principles and methods in landscape ecology, Chapman & Hall, London

[10] Turner MG, Gardner RH, O'neill RV, 2001. Landscape Ecology in Theory and Practice. New York: Springer-Verlag.

[11] Wu, J. and Hobbs, R.J. 2009. Key Topics in Landscape Ecology.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12] Wiens, J. Moss, M.R., Turner, M.G., and Mladenoff, D. 2006. Foundation Papers in Landscape Ecology. 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

[13] Klopatek, J.M. and Gardner, R.H. 1999. Landscape Ecological Analysis: Issues and Applications. Springer.

云南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张志明

张志明

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