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歌是语言的精粹,是最古老、最具文学特质的文学形式。文艺复兴时期诗人托马斯•纳什这样评价诗歌,“诗是百花之蜜,一切学问的精髓,智慧的本质,天使的词语。” 诗歌作为产生最早的文体,衍生出众多不同的风格和派系,在世界文学史上占有重要的地位。英美诗歌历史悠久、风格迥异、名家辈出,为了使广大师生对其有个总体的了解,本课程将选取各个时期的英美名家名篇加以分析鉴赏,剖析诗歌的主题、思想、艺术特色、修辞手段等,全面展示英美诗歌的画面感和音乐性,努力以提高人们对于诗歌的理解力和欣赏水平。
在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将系统了解英美诗歌发展的历史及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学习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起至现代派诗人以及诗作;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体裁,如:十四行诗、无韵诗等等;同时将了解英美诗歌史上各个流派的主要作家作品,如玄学派、湖畔派、前拉斐尔派等;亦可学习到英美诗歌中的专业术语、掌握必要的文学赏析技巧;同学们还可通过学习本课程,了解到西方历史的演变、重要思潮的变迁以及各个作家独特的人生经历。在较系统地了解英美诗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同学们可着重掌握一些重要的诗人流派和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识记不同时期英国和美国的主要诗歌运动,代表性诗人及其代表作。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了解英语语言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本课程共分15讲,按照英美文学史上各个作家所处历史年代的先后顺序进行授课,同时兼顾到各个流派的演变历史,每讲10-15分钟。同学们,本课程会让大家徜徉在英美文学历史的长廊中,亲身感受莎士比亚、拜伦等文学大师的魅力,醉心于诗歌中英国湖畔绮丽的风光中,领略美国独特的历史文化,在人生与理想格言感召下奋勇前行。英美诗歌鉴赏,这一场文学盛宴即将开启,走进人生,奔向经典。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学会如何阅读和欣赏英美诗歌,了解不同诗歌流派产生和发展的内外在原因,理解不同诗歌流派之间语言特点、写作方法和修辞手段的异同,增加对英美历史和文化的理解,进而提高自己英语语言的应用能力和人文素养。
英美诗歌教学大纲
British and American Poetry
(供四年制英语专业使用)
课程编号: 总学时数:32
学分数:2 开课单位:外国语学院
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本课程旨在通过对英美文学各个时期主要诗人及其诗作的学习,使学生系统了解英美诗歌,掌握基本的诗歌鉴赏知识和技能,增强其对诗歌流派文学作品的分析和鉴赏能力,提高其文化修养,通过阅读、分析英美诗歌来提高学生的英语语言水平。
本课程要求学生系统了解英美诗歌发展的历史及不同时期的文学特征;学习从文艺复兴时期的莎士比亚十四行诗起至现代派诗人以及诗作;掌握一些基本的诗歌体裁,如:十四行诗、独白诗、挽歌、史诗、田园诗、白体诗、英雄双韵体诗等等。同时介绍英美诗歌史上的玄学派、湖畔派、宪章派、前拉斐尔派、意象派、芝加哥诗派、自白派以及黑山派等重要流派。在较系统地了解英美诗歌发展脉络的基础上,着重掌握一些重要的诗人流派和代表性作家的作品;识记不同时期英国和美国的主要诗歌运动,代表性诗人及其代表作。具备基本的文学鉴赏能力和批评能力;了解英语语言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英美诗歌赏析》课程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使学生对英美诗歌有系统的认识和了解;教学过程以英美诗歌的分析为重点;课堂讲授力求深入浅出,点面结合、重点突出;教学方法灵活多样。学习方法主要包括: 在老师课堂讲解的基础上开展分组讨论,听诗歌录音,模仿朗诵以及书写读后感等形式。
考核方式:考核方式为读书报告、学期论文和期末考试相结合。
大纲内容与基本要求
Lecture One Introduction to Poetry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英美诗歌》学习的基本方法;
2、要求学生了解《英美诗歌》教学所包含的主要内容;
3、要求学生了解本课程的教学要求以及考核办法。
Lecture Two “Sonnet 18”
1、William Shakespeare
2、Sonnet 18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十四行诗的概况;
2、要求学生了解十四行诗(第18首)的主要内容与艺术特色。
Lecture Three “The Flea”
1、John Donne
2、The Flea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诗人John Donne的诗歌创作成就。
2、要求学生了解The Flea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Four “To Cyriack Skinner”
1、John Milton
2、To Cyriack Skinner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诗人John Milton的诗歌创作成就。
2、要求学生了解诗人John Milton及其作品To Cyriack Skinner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Five “Tiger” & “When we two parted
1、William Blake & Tiger
2、George Gordon Byron & When we two parted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William Blake及其作品“Tiger”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George Gordon Byron及其作品“When we two parted”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Six “Ode to the West Wind” & “On the Grasshopper and Cricket”
1、Percy Bysshe Shelley & “Ode to the West Wind”
2、John Keats & “On the Grasshopper and Cricket”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Percy Bysshe Shelley及其作品“Ode to the West Wind”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John Keats及其作品“On the Grasshopper and Cricket”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Seven “Break, Break, Break”&“Meeting at Night”
1、Alfred Tennyson & “Break, Break, Break”
2、Robert Browning &“Meeting at Night”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Alfred Tennyson及其作品 “Break, Break, Break”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Robert Browning 及其作品“Meeting at Night”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Eight “Dover Beach”
1、Matthew Arnold
2、“Dover Beach”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诗人Matthew Arnold的诗歌创作成就。
2、要求学生了解“Dover Beach”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Nine “When You Are Old” & “A Dedication to My Wife
1、William Butler Yeats & “When You Are Old”
2、T. S. Eliot & “A Dedication to My Wife”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William Butler Yeats及其作品 “When You Are Old”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T. S. Eliot及其作品 “A Dedication to My Wife”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Ten “The Unknown Citizen” & “The Hawk in the Rain”
1、Wystan Hugh Auden & “The Unknown Citizen”
2、Ted Hughes & “The Hawk in the Rain”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Wystan Hugh Auden及其作品“The Unknown Citizen”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Ted Hughes及其作品 “The Hawk in the Rain”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Eleven “A Psalm of Life”
1、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
2、A Psalm of Life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诗人Henry Wadsworth Longfellow的诗歌创作成就。
2、要求学生了解“A Psalm of Life”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Twelve “To Helen”
1、Edgar Allen Poe
2、To Helen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诗人Edgar Allen Poe的诗歌创作成就。
2、要求学生了解“To Helen”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Thirteen “I Hear America Singing” & “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1、Walter Whitman & “I Hear America Singing”
2、Emily Dickinson & “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Walter Whitman及其“I Hear America Singing”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Emily Dickinson及其“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Fourteen “The Road Not Taken” & “The Red Wheelbarrow”
1、Robert Frost & “The Road Not Taken”
2、William Carlos Williams & “The Red Wheelbarrow”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Robert Frost 及其作品“The Road Not Taken”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William Carlos Williams及其作品“The Red Wheelbarrow”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Lecture Fifteen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Dreams”
1、Ezra Pound &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2、Langston Hughes &“Dreams”
教学要求:
1、要求学生了解Ezra Pound及其作品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2、要求学生了解Langston Hughes及其作品 “Dreams”主题思想与艺术特色。
学时分配
本课程在第五学期开设,每周2课时,共计32课时。教学内容根据学生兴趣可以适当调整。
章节 | 教学内容 | 学时分配 |
Lecture 1 | Introduction to Poetry | 2 |
Lecture 2 | “Sonnet 18” | 4 |
Lecture 3 | “The Flea” | 2 |
Lecture 4 | “To Cyriack Skinner” | 2 |
Lecture 5 | “Tiger” & “When we two parted” | 2 |
Lecture 6 | “Ode to the West Wind” & “On the Grasshopper and Cricket” | 2 |
Lecture 7 | “Break, Break, Break”&“Meeting at Night” | 2 |
Lecture 8 | “Dover Beach” | 2 |
Lecture 9 | “When You Are Old” & “A Dedication to My Wife” | 2 |
Lecture 10 | “The Unknown Citizen” & “The Hawk in the Rain” | 2 |
Lecture 11 | “A Psalm of Life” | 2 |
Lecture 12 | “To Helen” | 2 |
Lecture 13 | “I Hear America Singing” & “Success is Counted Sweetest” | 2 |
Lecture 14 | “The Road Not Taken” & “The Red Wheelbarrow” | 2 |
Lecture 15 | “In a Station of the Metro” &“Dreams” | 2 |
合 计 | 32 |
教材及参考书目:
[1]Warren, Robert Penn & Cleanth Brooks.Understanding Poetry.外语教学 与研究出版社, 2004
[2]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蒋洪新.英美诗歌选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陶洁.美国诗歌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胡家峦编注.英美诗歌名篇详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张剑.英国诗歌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庄锡昌.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9
选课者应热爱文学,具备一定的英语专业基础和文学阅读能力。
[1]Warren, Robert Penn & Cleanth Brooks.Understanding Poetry.外语教学与研究 出版社, 2004
[2]黄宗英.英美诗歌名篇选读.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3]蒋洪新.英美诗歌选读.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陶洁.美国诗歌选读.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
[5]胡家峦编注.英美诗歌名篇详注.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
[6]张剑.英国诗歌选读.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8
[7]庄锡昌.西方文化史.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
[8]王佐良.英国文学名篇选注.商务印书馆,1989
本课程在教学思路上,将以任务型导向为主要教学方式,同时将注重启发,加强论坛互动,希望选课同学积极参与讨论,充分发挥学习的主动性。
本课程注重提高选课者对于英美文学的了解和学习,并促使学习者对不同类别文学作品进行对比研究,形成独特的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