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及其相近专业的必修课程,是学生学习和掌握电路基本理论知识和电路分析基本方法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在教学内容方面侧重于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分析方法的讲解;另外独立开设的实验课程培养相应的实践能力。
本课程内容包括: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线性电路的基本分析方法、基本定理、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正弦交流电路的稳态分析、三相电路等内容。
该课程不仅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基础,对发展学生科学思维、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也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同时也为学生今后从事电类专业相关领域的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
评分标准:
本课程的线上总评成绩满分为100分,由以下四部分构成:
1.单元测验占20%,由客观题构成;
2.单元作业占30%,由主观题构成;
3.参与课程讨论占10%;
4.线上期末考试占40%。在课程结束时进行,须及时完成。
线上总评成绩达到60~79分为合格;达到80~100分为优秀。
第一章 电路模型和电路定律
1-3 功率和能量
1-2 电流和电压的参考方向
1-6 基尔霍夫定律
1-1 电路和电路模型
1-5 受控电源
1-4 电路元件及其特性
第一周 单元测验
第一周 单元练习
第二章 电阻电路的等效变换
2-2 电阻的串联和并联
2-3 电路化简的几种情况
2-5 实际电源的模型
2-1 电路的等效变换
2-6 输入电阻
2-4 电阻的Y—△等效变换
第二周单元练习
第二周单元测验
第三周单元测验
第三周单元练习
第三章 电阻电路的一般分析方法
3-3 网孔电流法
3-1 KCL和KVL独立方程
3-4 回路电流法
3-5 结点电压法
3-2 支路电流法
第四周单元测验
第四周单元练习
第四章 电路定理
4-3 戴维宁定理和诺顿定理
4-4 最大功率传输定理
4-2 齐性定理
4-1 叠加定理
第五周 单元练习
第五周单元测验
第五章 储能元件
5-1 电容元件
5-2 电感元件
5-3 电容、电感元件的串联与并联
第六周 单元练习
第六周 单元测验
第六章 一阶电路的时域分析
6-2 零输入响应
6-1 换路定则
6-5 三要素法
6-4 全响应
6-3 零状态响应
第七、八周单元练习
第七、八周单元测验
第九周单元练习
第七章 相量法
7-2 正弦量的相量表示
7-3 电感VCR的相量形式
7-1正弦量的三要素
7-4 电容VCR的相量形式
第十一周单元练习
第十一周 单元测验
第八章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8-3 正弦稳态电路的功率
8-2 正弦稳态电路的分析
8-1 阻抗和导纳
第十二周单元练习
第九章 三相电路
9-3 对称三相电路的计算
9-4 三相电路的功率
9-2 线电压(电流)与相电压(电流)的关系
9-1 三相电路
第十三、十四周单元测验
第十三、十四周单元练习
第十五周单元练习
第十五周单元测验
《电路》课程是工科电类各专业的技术基础课和必修课,是电路理论的入门课程。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高等数学和大学物理。
教材:
邱关源. 电路. 第五版. 北京: 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6
参考资料:
[1] 张昌玉. 电路分析基础. 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 2016
[2] 顾梅园, 杜铁钧, 吕伟锋. 电路分析. 电子工业出版社, 2017
[3] 范承志. 电路原理. 第四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
[4] 冯澜. 电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5
[5] 胡薇薇. 电路分析原理. 清华大学出版社, 2014
[6] 陈佳新. 电路基础.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