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汉语言文学各专业的主干课程,以讲解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文学发展状况为主,内容涉及各阶段的社会文化背景、重要的作家作品及其思想艺术成就和历史影响,各个时期的文学思潮与风气、流派及风格,各种文体的演进发展轨迹等。主要采用课堂讲授的方式,辅之以一定的课堂讨论
中国古代文学课程的教学,以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为宗旨,以能力培养为核心,以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和道德修养为目标,要求将课程学习和课外阅读相结合。大量作品需要在课外阅读,全面了解中国古代文学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和规律,系统掌握中国古代各个历史时期的代表作家、经典文本、文学思潮、风格流派、形式技巧等知识,并与历史、哲学等学科相结合,优化学生的知识结构,把学到的知识用到实际的文学活动之中,进行文学创作等。
1.成绩构成:平时成绩+期末考试
2.平时成绩由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课程讨论构成。
(1)单元测验15%,题型以选择题、填空题、判断题等客观题型为主;每次测验允许尝试3次,以最后一次提交答案为准。
(2)单元作业占15%,为主观题,要求学习者在观看教学视频和文档的基础上,经过思考和分析,撰写书面作业。具体要求参见每次作业说明。作业采取学生互评的方式评分,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5个。互评完成度的奖惩计分规则为:未参与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50%,未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80%,全部完成互评的学生将给予所得分数的100%。系统默认互评下的学生作业成绩,每个得分项去掉最低最高分取平均分,然后相加。
(3)课程讨论占5%,获取满分学生需要在“课堂讨论区”中参加教师发起的讨论或进行自由讨论,发帖和回帖的数量达10条及以上。
(4)期末考试占65%。形式为纸质闭卷考试。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
先秦文学作业
两汉文学
两汉文学
汉代政论文
两汉文学作业
魏晋南北朝文学
建安文学
建安文学
魏晋南北朝文学作业
具有高中毕业程度的文史知识。
[1]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选编, 唐诗选,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8
[2]孙望、郁贤皓选编, 唐代文选 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4
[3]汪辟疆选编,唐人小说,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8
[4]黄征、张涌泉校注,敦煌变文校注 ,北京:中华书局,1979
[5][唐]王维著,陈铁民校注,王维集校注,北京:中华书局,1997
[6][唐]李白著,郁贤皓选编,李白选集,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9
[7][唐]杜甫著,[清] 仇兆鳌注 杜诗详注,北京:中华书局,1979
[8][唐]白居易著,顾学颉校点,白居易集,北京:中华书局,1979
[9][唐]李商隐著,刘学锴、余恕诚集解,《李商隐诗歌集解》 北京:中华书局,1998
[10]俞平伯选释,唐宋词选释,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79
[11][后蜀]赵崇祚编,花间集,北京:文学古籍刊行社,1955
[12][南唐]李璟、李煜著,王仲闻校订,南唐二主词校订,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