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工程制图课程不仅仅教会你看图和画图,更是你认识工程、走进工程的桥梁!课程以现代工程应用为背景,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表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入门课程,也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认识工程、走进工程的桥梁。
工程制图课程不仅仅教会你看图和画图,更是你认识工程、走进工程的桥梁!课程以现代工程应用为背景,旨在使学生掌握工程设计表达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是学习工程科学与技术的入门课程,也是培养空间想象能力和创新思维能力的重要载体,是学生认识工程、走进工程的桥梁。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工程制图课程是研究用正投影法绘制工程图样和解决空间几何问题的理论和方法的一门学科。工程图样被誉为”工程界的语言”,它是科技工作者借以表达和交流思想的重要工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
课程内容包括:点、线、面、基本体的投影规律及作图方法,轴测图及计算机辅助二维绘图,形体(截切体、相贯体、组合体)的构建及三视图,工程制图相关的国家标准,工程中常用的表达方法(视图、剖视图、断面图、尺寸标注),标准件的绘制及零件图、装配图阅读。
成绩 要求
本门课程依据全程监控的理念进行考核。
1 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投影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图样阅读和绘制能力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考核方式: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评分方法如下:
1)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网络作业成绩和平时作业抽查,占总成绩的20%。无故旷课3次以上者取消本次课程成绩。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业遗失者作业成绩为零分。
2)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成绩。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课程大纲
课程代码 | 01021117 |
课程名称 | 工程制图B |
Engineering Drawing B |
课程性质 | 本课程是近机类(非机类)专业培养具有工程师素质的高级工程技术人才的一门必修的专业技术基础课。 |
学分/学时 | 3.5学分 / 56学时,其中:实验学时8 |
开课学期 | 第一学年第一学期或第二学期 |
开课单位 | 机械工程学院优集学院 |
适用专业 | 近机类(或非机类)工科专业 |
先修课程 | |
后续课程 | 机械设计基础 |
教材及参考书 | 教材: 惠学芹. 工程制图(第二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7.8. 参考书: (1)鲁屏宇. 工程图学(第三版).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5.7 (2)大连理工大学.画法几何学(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3)大连理工大学.机械制图(第六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6 |
1课程简介 | 本课程是一门面向工科非机械类专业开设的、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理论课。课程以平行投影理论为基础,讲授工程图形成的基本原理,介绍相关国家标准,介绍专业图样的绘制和阅读方法。课程包括手工绘图和计算机绘图能力的训练。 |
2教学目标 | 2.1 知识目标 2.1.1了解制图的一般规定。 2.1.2掌握正投影的基本理论、方法和应用。掌握点、线、面、基本几何体的投影及投影特性。 2.1.3 能绘制和阅读组合体的视图并进行尺寸标注。 2.1.4 理解机件的表达方法。 2.1.5 能绘制和阅读简单设备零件图及装配图。 2.2 能力目标 2.2.1 能正确使用绘图工具和仪器,掌握用仪器作图的能力。 2.2.2具有应用计算机软件绘制简单工程图样的能力。 |
3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 | 本课程支撑毕业要求1中的如下指标点: 毕业要求1(工程知识) :能够将数学、自然科学、工程基础和专业知识用于解决复杂化学工程问题。 指标点1.3能够将工程和专业知识用于产品的设计、控制和改进。 |
4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 教学目标与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表 毕业要求指标点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能力目标1.32.1.1、2.1.2、2.1.3、2.1.4、2.1.52.2.1、2.2.2
|
5教学基本内容 | 根据工科类专业人才对工程制图的要求及发展趋势,教学内容包含绪论、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正投影法基础、立体的投影、组合体视图、机件图样画法、标准件和常用件、零件图等内容。理论教学课时48学时,实验学时8学时,其中:: 绪论(0.5学时) 介绍本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介绍本学科的发展概况、本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要求、学习方法。 一、制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3.5学时)(支撑知识目标1;支撑能力目标1) 掌握机械制图国家标准中有关图纸幅面、比例、字体、图线的规定及尺寸注法等基本规定;熟悉常用绘图工具和仪器的正确使用方法,基本具有应用仪器、工具绘制图形的技能;熟悉基本几何图形的作图方法;掌握平面图形的线段分析和尺寸注法。 1.1国家标准的有关规定 1.2绘图工具和仪器的使用方法 1.3几何作图 1.4平面图形画法及尺寸标注 二、正投影法基础(4学时)(支撑知识目标2;支撑能力目标1) 掌握投影的基本知识,熟悉立体上点的投影特性;掌握立体上各种位置直线、平面的投影特性,并能判别其空间位置;掌握直线上的点、平面内的点的投影特性和作图方法,并能根据投影图判别直线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 2.1投影法 2.2点的投影 2.3直线的投影 2.4平面的投影 三、立体的投影(8学时)(支撑知识目标2;支撑能力目标1) 了解基本几何体的形状特点和形成原理,熟悉其投影特点;掌握基本几何体表面上取点、取线的作图方法;掌握用积聚性法和辅助平面法求作截交线、相贯线的作图方法;掌握组合回转体的截交线、组合相贯线的求作方法。 3.1基本体及其表面上点、线、面的投影 3.2平面与立体表面相交 3.3两立体表面相交 四、组合体(10学时)(支撑知识目标3;支撑能力目标1、2) 了解组合体的概念及组合方式;熟悉运用形体特征原则来选择主视图的投影方向;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和线面分析法绘制和阅读组合体视图;掌握运用形体分析法标注组合体的尺寸;轴测图绘制。 4.1组合体的视图 4.2组合体视图的画法 4.3组合体视图的阅读 4.4组合体的尺寸标注 4.5轴测图 五、机件的图样画法(6学时)(支撑知识目标4、支撑能力目标1、2) 掌握视图、剖视图、断面图的概念、画法和标注,并能合理选用;熟悉常见的简化画法和规定画法。 5.1视图 5.2剖视图 5.3断面图 5.4其他规定画法 六、标准件和常用件(4学时)(支撑知识目标5;支撑能力目标1、2) 熟悉螺纹的基本知识,了解各种螺纹的使用场合;掌握螺纹的规定画法,简化画法及其规定标记,并学会查表 6.1螺纹及螺纹紧固件 6.2 键连接和销连接 6.3齿轮 6.4 滚动轴承 6.5 弹簧 七、零件图(6学时)(支撑知识目标5;支撑能力目标1、2) 了解零件图的作用、内容和要求;掌握绘制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能绘制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图;掌握零件图的尺寸注法;熟悉零件上常见工艺结构的画法和尺寸注法;熟悉表面粗糙度、公差在图样上的标注及其代号的含义;掌握读零件图的方法和步骤,并能阅读一般复杂程度的零件图。 7.1零件图的作用及内容 7.2零件的视图选择和尺寸标注 7.3零件的技术要求 7.4零件的测绘 7.5零件图的阅读 八、装配图(支撑知识目标5;支撑能力目标1、2) 8.1装配图的作用和内容 8.2装配图的视图表达方法 8.3 装配图的尺寸标注与技术要求 8.4装配图中零、部件序号和明细栏 8.5装配图的绘制 8.6装配图的阅读 九、计算机绘图实验(8学时)(支撑知识目标3、4、5;支撑能力目标2) 掌握AutoCAD软件的基本绘图方法、图形编辑方法、图层设置与尺寸标注方法等,基本能够运用AutoCAD软件绘制一般常见的工程图样。 9.1 AutoCAD入门 9.2 二维基本作图 9.3 二维图形编辑 9.4 文本输入与尺寸标注 |
6教学方法 | 本课程是一门理论性和实践性并重的专业基础课程。因此,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注重理论教学与工程案例紧密结合,在整个教学活动中,注重学生读图、绘图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工程素质。 理论课教学的重点为投影的基本原理、视图产生的方法、对有关国家标准的了解和认识、一般复杂工程图样的的阅读和绘制等。 计算机实验遵循实用原则,要求学生普遍达到能应用AutoCAD软件绘制平面几何图形、组合体三视图等。 |
7课程考核及成绩评定 | 本门课程依据全程监控的理念进行考核。 7.1 考核目标:在考核学生对投影的基本知识、基础理论和基本方法掌握程度的基础上,重点考核学生对工程图样阅读和绘制能力的掌握程度、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7.2 考核方式:包括3个部分,分别为平时成绩、实验成绩和期末考试。具体要求及评分方法如下: 7.2.1 平时成绩:平时成绩包括网络作业成绩和平时作业抽查,占总成绩的20%。无故旷课3次以上者取消本次课程成绩。本门课程要求学生必须独立完成。作业遗失者作业成绩为零分。 7.2.2 实验成绩:占总成绩的20%。根据学生的实验完成情况及实验报告综合评定成绩。 期末考试:期末考试占总成绩的60%。 |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1、惠学芹.工程制图(第二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6.7
2、严寒冰.工程制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06
3、郭红利.工程制图:北京:科学出版社,2018.01
4、罗爱玲, 张四聪.工程制图: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03
5、冯开平, 莫春柳.工程制图.广州: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