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课程是高等工科院校近机械类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是培养学生工程素质的重要必修课。具有综合性强、实践性强、内容多、灵活性大等特点,是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创造性思维和机械设计能力以及训练工程师基本素质的重要课程之一。它不同于一些课程中的实验课,它着眼于对机械“面”的认识,在学生的头脑中建立起机械的整体概念,勾勒出一个机械的全貌。、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机械工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历史,可以提高他们的认知能力,增加他们的工程实践经验,搭建机械专业知识的基础平台,建立完整的感性认识,从对专业知识一点不懂慢慢成为具有专业技能的高层次人才。
学完机械工程基础课程的各个章节,并参加开放课程的各环节(单元作业、单元测试、课程讨论和期末考试),总成绩达到60分以上,同时还要按时参加课堂的听课和实验,并完成课上布置的作业,方可取得该课程的学分。
第一章 绪论
1.1 机械的组成
1.2 机械工程概论的基本内容与国民经济
第一章单元作业
第一章单元测验
第二章 机械工程简史及其发展
2.1 中国机械发展史简介
2.2 现代机械工程的发展状况
2.3 现代机械文明存在的问题及机械工程展望
第二章单元作业
第二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 工程材料
4.1 工程材料的种类与性能
4.2 金属材料的结构
4.3 碳素钢、合金钢、铸铁
4.4 钢的热处理
4.5 铸造和塑性加工
4.6 常用非金属材料
第四章单元测验
第四章单元作业
第五章 工程制图
5.1 投影法与投影图
5.2 基本立体与组合体的视图
5.3 制图国家标准的基本规定
5.4 图样画法
5.5 零件图
5.6 装配图
第五章单元测验
第五章单元作业
第六章 机器的组成
6.1 机器的组成
6.2 机构的运动简图
6.3 机构的基本类型及其组合
6.4 机构在机器中的应用
第六章单元测验
第六章单元作业
第七章 机械设计综述
7.1 机械设计的内容要求及机械零件的失效形式和设计准则
7.2 连接
7.3 带传动
7.4 齿轮传动
7.5 蜗杆传动和链传动
7.6 轴
7.7 轴承
7.8 联轴器、离合器和制动器
第七章单元测验
第七章单元作业
第九章 机械设计方法简介
现代设计方法简介
第九章单元测验
第九章单元作业
第十章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
机械制造的基本概念
第十章单元作业
第十章单元测验
第十一章 机械制造的发展
机械制造的发展
第十一章单元作业
第十一章单元测验
第十二章 机械加工方法
机械加工方法
第十二章单元测验
第十二章单元作业
课外阅读:安全重于一切
机械典型事故案例分析
建筑施工起重机械典型事故分析研讨案例
教材电子版
机械工程概论
1、张宪民,陈忠.机械工程概论[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5
2、王玉,张兆隆.机械工程概论[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6
3、任小中,周近民.机械工程概论[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16
4、李清江,张冀.机械工程基础[M].北京:北京理工大学出版社,2017
5、张克猛.机械工程基础[M].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