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主要介绍植物病理学的基本原理和获得有关植物病害的普遍性、规律性的知识。课程内容分为四大部分:植物病害与植物病理学、植物病害的病原学、植物病害灾变规律、植物病害诊治的原理与方法。
第一部分植物病害与植物病理学,介绍植物病害的重要性,植物病理学的研究内容,植物病理学发展简史,现代农业生产与植物病害的关系,植物病害的概念,植物病害的症状,植物病害系统。
第二部分植物病害的病原学,介绍植物病原菌物、植物病原细菌、植物病原病毒、植物病原线虫、寄生植物等病原物的生物学特性,各类病原物的分类,各类病原物主要类群的形态特征及其所致主要病害特点。
第三部分植物病害灾变规律,介绍植物病害病原物的基本特性、植物病害的侵染过程、植物病害的侵染循环、植物病害的流行规律。
第四部分植物病害诊治的原理与方法,介绍植物病害的诊断原理,植物病害的诊断方法,生理性病害的诊断,植物病害控制的经济学、生态学与流行学原理,植物病害抗、避、除、治的方法与措施。
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揭示引致侵染性植物病害病原的生物学特性、侵染性植物病害的发生发展与流行的基本规律,展示植物病害诊断和病原鉴定的科学方法,告示植物病害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措施。通过线上、线下学习等教学互动,要求学生系统地掌握植物病理学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了解植物病害的重要性、现代农业与植物病害的关系、植物病理学研究的新进展,熟悉植物病害的病原、病害的发生发展规律、病害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措施,掌握植物病害诊断和病原鉴定的科学方法。为学好植物保护科学的专业课程及进一步开展植物病理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是专业核心课程,需要的专业基础课程知识包括植物与植物生理学、实用农化分析、土壤学、农业微生物等。
教材:
《植物病理学》,刘承焕 王存兴 主编,化学工业出版社,2015年,ISBN 978-7-109-20197-2
参考书:
1、《农业植物病理学》(华南本),赖传雅主编,科学出版社,2003年,ISBN 7-03-011767-0
2、《分子植物病理学》,王金生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ISBN 7-109-07024-7
3、《普通植物病理学》,许志刚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09年,ISBN 978-7-04-027275-8
4、《植病研究方法》,方中达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8年,ISBN 7-109-05255-9
5、《植物病害诊断》,陆家云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1997年,ISBN 7-109-04621-4
6、 《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谱》 (上册),吕佩柯 高振江 张宝棣等主编,远方出版社,2007年,上册ISBN 978-7-80595-542-1
7、《中国粮食作物、经济作物、药用植物病虫原色图谱》 (下册),吕佩柯 高振江 张宝棣等主编,远方出版社,2007年,ISBN 978-7-80595-542-1
8、 Agrios, G.N. Plant Pathology (5th edition), 2005, San Diego:Academic Press. ISBN 0-12-044565-4
Q : 如何计算课程成绩?
A : 使用过程性评价与结果评价相结合的评价方式,即学生在线学习、线上讨论、网上提交作业等结合学期末期末考试,对学生的学习进行综合评价。
签上要求完成全部教学视频学习和布置的作业。考核成绩中平时成绩占50%,考试占50%。平时成绩由随堂测验(占比20%),单元作业(占比10%),在线讨论(占比20%)三个部分组成。
本课程采用百分制计分,60分及以上为合格,85分及以上为优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