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认证学习
为你提供认证成绩和证书,以及AI高效学习服务
查看详情
大学

国家精品

认证学习

智慧课程

理学工学农学

计算机

经济管理

外语

音乐与艺术

心理学

文史哲法

医学与保健

教育教学

大学生竞赛

软件实训

人工智能

升学/择业

考研

期末突击

专升本

四六级

保研及论文

求职就业

专四专八

大学应试英语

大学生涯规划

期末资料

终身学习

名师专栏

兴趣技能

hi,小mooc
揭秘大学信息差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基于标准的教育见习与实习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5月05日 ~ 2021年07月31日
学时安排: 2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本课程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为内容。“四习”一体,旨在形成前后衔接、内在统合、逐次提升的实践能力训练机制。
本课程以《中小学教师专业标准》《教师教育课程标准》为指导,以培养师范生的教育实践能力为目标,以见习、演习、实习、研习为内容。“四习”一体,旨在形成前后衔接、内在统合、逐次提升的实践能力训练机制。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见习6学时,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学生、观察课堂、观察教师,掌握观察的方法和技能。演习6学时,旨在引领学生掌握说课的要领,初步学习班队管理活动的设计思路与方法,经历课堂教学的微格训练。实习15学时,涵盖课堂教学实习、班级管理实习、教育调查实习。研习7学时,引导同学们从理论上反思总结教育实习中的得与失,形成以学科教学知识为主体的专业知识;掌握研究的程序和方法论知识。绪论、结语各1学时。

本课程特色:

其一,指导思想的先进性。本课程以《教师教育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育人为本、实践取向、终身学习”为指导,立足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基,关注基础教育改革对教师的专业诉求,突出实践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根据《教师教育课程标准》师范生必须具有“观摩”“参与”“研究”教育实践的经历之导向,我们将教育实践训练具化为见习、演习、实习、研习四种形式,体现服务于教育实践的特点。

其二,课程内容的前沿性。2013至2016年,课程负责人主持了教育部教师队伍建设示范项目《“四习一体”教育实践模式建构与实践研究》。项目研究团队对“四习一体”教育实践模式进行了系统深入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出版了《基于标准的教育见习与实习》(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为本课程内容提供了前沿性研究成果,从而确保课程内容的先进性。

其三,呈现方式的灵活性。教师专业发展主流理念认为,作为专业化水准较高的教师,不仅须知“怎样做”,而且要明了“这样做”的缘由和理论依据。本课程坚持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突出理念引领和操作指导的双重功能。在内容呈现方式上,采取茶馆式对话教学,融理论诠释、案例分析、问题讨论于一体,引领师范生形成“知其然且知其所以然”的专业发展理念和职业素养。

其四,服务实践的实用性。本课程遵循“务实、有效”之原则,不求面面俱到,但求切实有用。以见习为例,我们遵循实践逻辑,抓住见习活动需要重点解决的问题,或者说对学生专业技能的形成具有重要价值的内容领域展开论述。为此,我们在“见习篇”模块下设三个专题:观察学生,观察课堂,观察教师。在具体内容的陈述方式上,遵循问题呈现——原因分析——策略建议的逻辑,力求给学生以理论和操作的双重引领。


成绩 要求

课程为百分制计分,最终学期考核成绩由线上成绩和线下成绩两部分组成。

其中线上成绩包括在线任务和在线互动交流两部分,线下成绩包括课堂表现、出勤、作业和期末考试成绩。

学期考核成绩=(线上成绩+平时表现)*30%+期末考试成绩*70%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了解课程开设的性质与意义2、了解课程开设的作用、内容与特点3、了解本课程的学习方法
1.1绪论(01)
1.2绪论(02)
观察学生
课时目标:1、了解观察学生的目的与内容2、掌握观察学生的技术与方法
2.1观察学生(01)
2.2观察学生(02)
观察教师
课时目标:1、了解观察教师的意义2、掌握观察教师的着眼点与内容3、掌握观察教师的方法
3.1观察教师(01)
3.2观察教师(02)
3.3观察教师(03)
观察课堂
课时目标:1、明确观察课堂的目的与内容2、掌握观察课堂的立场与视角3、掌握观察课堂的技术与方法
4.1观察课堂(01)
4.2观察课堂(02)
4.3观察课堂(03)
4.4观察课堂(04)
说课演习
课时目标:1、了解说课、备课、上课的关系2、了解说课设计的要求
5.1说课演习(01)
5.2说课演习(02)
5.3说课演习(03)
5.4说课演习(04)
微课演习
课时目标:1、理解微课教学与教师教育的关系2、掌握微课教学设计要素与原则3、熟悉微课教学演练要点与方法
6.1微课演习(01)
6.2微课演习(02)
6.3微课演习(03)
6.4微课演习(04)
班队活动演习
课时目标:1、了解班队管理和活动技能有哪些内容2、学会如何组织班队管理和活动技能演练3、知道如何应对班队管理和活动技能演练问题
7.1班队活动演习(01)
7.2班队活动演习(02)
7.3班队活动演习(03)
教学实习
课时目标:1、了解教学工作实习的各个重要环节2、掌握教学工作实习的各项重要工作要领3、学习教学工作实习的各项重要工作的案例
8.1教学设计(1)
8.2教学设计(2)
8.3教学设计(3)
8.4教学组织与实施(1)
8.5教学组织与实施(2)
8.6洋思教学模式
8.7白蒲教学模式
8.8教学评价
8.9作业的设计
班主任实习
课时目标:1、学会解读学生2、学会怎样培养班集体和开展个别教育3、知道如何应对突发事件
9.1班主任实习(1)
9.2班主任实习(2)
9.3班主任实习(3)
9.4班主任实习(4)
9.5班主任实习(5)
9.6班主任实习(6)
教育调查实习
课时目标:1、认识教育调查实习的内涵与特点2、掌握教育调查的过程与方法3、学会怎样撰写教育调查研究报告
10.1教育调查课题的确定(1)
10.2教育调查课题的确定(2)
10.3教育调查方法(1)
10.4教育调查方法(2)
10.5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1)
10.6教育调查报告的撰写(2)
学生研究
课时目标:1、了解学生研究的见价值2、了解学生研究的原则和内容指向3、掌握学生研究常用的方法
11.1学生研究之个案研究法(1)
11.2学生研究之个案研究法(2)
11.3学生研究之个案研究法(3)
11.4学生研究之个案研究法(4)
名师研究
课时目标:1、了解名师研究对自己专业成长的价值和意义2、知晓名师研究的原则和内容3、获得名师研究的方法和途径
12.1名师研究的内容及原则(1)
12.2名师研究的内容及原则(2)
12.3名师研究的方法(1)
12.4名师研究的方法(2)
12.5名师研究的理论框架
课例研究
课时目标:1、认识课例研究的内涵及价值2、掌握课例研究的类型与方法
13.1课例研究(1)
13.2课例研究(2)
13.3课例研究(3)
13.4课例研究(4)
结语
课时目标:立志做一名专家型教师
14.1结语
展开全部
江苏师范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尹逊才

尹逊才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