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感器与测量技术
分享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
spContent=本课程获得国家级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认定,课程内容设计兼顾理论深度和工程实践广度,与新材料、新工艺、新应用紧密结合。课程的目标达成是:通过系统化和前沿性的知识构建,先进性和实践性的内容呈现,明确具体的目标导向,启发引导式的问题牵引,助力大学生系统的掌握传感器的工作原理、应用特性,同步开阔学科视野,提升工程素养,提高创新思维,为我国的“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成功实施和全面落地积尺寸之功。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面向人工智能时代传感器技术发展与应用的新特点和新需求,经过12期的实际运行经验累积和持续课程资源优化建设,当前的《传感器与测量技术》在线开放课程具有以下主要特点:

  (1)教学视频内容经过教学优化设计,具备基础性、系统性和应用性特点。

  (2)紧密结合专业知识,拓展了【前沿资讯】、【期刊瞭望】、【研发应用】、【知识点翠】、【广闻博见】学习资源模块,反映最新的学术研究成果和应用趋势,提供深入的理论知识和实践应用案例,介绍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和新的研究应用方法,助力大学生开阔学科视野,提升工程素养,提高创新思维能力。

  (3) 线上单元测验、单元作业、课程专题讨论和期末考试内容,均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教学优化设计,目的是帮助大学生在掌握基本专业知识的基础上,紧密结合专业实践应用进行积极的深入思考,培养锻炼高阶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提升分析、解决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授课目标

本课程期望帮助大学生达成以下学习目标:

1.掌握传感器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主要性能指标及其应用特性。

2.掌握传感器测量系统数据误差的基本概念、表示方法及其处理方法。

3.掌握多传感器数据融合技术的基本概念与结构模型。

4.具备模块化分析解读传感器功能与特性的能力。

5.具备根据实际工程需要选择适合类型传感器的能力。

6.具备分析解决传感器测量技术领域中复杂工程问题的能力。

7.具有认真严谨、勇于探究、求真务实、精益求精、学以致用的工匠精神和创新意识。

课程大纲
预备知识

本课程的前置课程:

 《大学物理》、《电路分析》、《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自动控制理论》。

参考资料

胡福年,王晓燕 主编. 传感器技术与应用(纸质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M]. 2024.08

胡福年,王晓燕 主编. 传感器与测量技术(数字教材). 人民邮电出版社[M]. 2024.08



 

常见问题

1. 请始终用同一个MOOC账号登录本课程的在线开放课程学习平台,确保平台对所有过程学习成绩统计在一个账号下。

2. 参加线上线下混合式学习模式的同学,请注意始终用进行过学校云认定的慕课堂账号登录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