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1.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三基”内容
2.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学科人文精神
3.体现以生为本,落实全面发展
1.夯实专业基础,强化“三基”内容
2.融入思政元素,强化学科人文精神
3.体现以生为本,落实全面发展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基础护理学1》是研究护理的基本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术的一门综合性应用科学,是临床护理学的基础。本课程突出以病人为中心,以护理程序为框价,以评估、诊断、计划、实施和评价为主线,以护理程序的基本步骤为指引,培养学生掌握整体护理的基本工具和工作方法,是护士从事护理工作的基本依据。《基础护理学1》 共八个章节,本课程的理论部分包括教学微课、教学课件、知识扩展等,实验部分由获得全国大学生护理学技能大赛银奖的选手完成。
课程大纲
绪论
课时目标:1.教学要求:掌握《基础护理学》的基本任务;熟悉《基础护理学》的学习方法及要求;了解基础护理学》的学习内容及学习目的。2..教学重点:课程的基本任务。 3.课程思政融合点:职业价值观教育,列举获得“南丁格尔”奖的护理前辈,使学生获得强烈的爱国精神,已前辈为榜样,规范自身行为,在学习和以后的工作中时刻谨记榜样精神。
环境
课时目标:1.教学要求:掌握医院环境的调控;熟悉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医院环境的特点、分类;了解环境的含义、分类。2.教学重点:医院环境的调控。3.教学难点:环境因素对健康的影响;护理与环境的关系。4.课程思政融合点:习总书记著名论述:绿水青山才是金山银山。
预防与控制医院感染
课时目标:1.教学要求:熟练掌握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掌握医院感染的概念及分类,医院感染发生的原因,医院感染的预防与控制, 洗手技术与手的消毒,无菌技术的概念、无菌技术操作原则;熟悉医院感染发生的条件,医院清洁、消毒、灭菌的监测及卫生标准,医院用品的危险性分类及消毒、灭菌方法的分类,医院选择消毒、灭菌方法的原则,清洁区、污染区、半污染区的划分和隔离要求,隔离原则、隔离种类及措施;了解医院日常的清洁、消毒、灭菌,传染病区隔离单位的设置。 2.教学重点:无菌技术基本操作法;隔离技术基本操作方法。 3.教学难点:消毒灭菌的方法;医院建筑布局与隔离要求;隔离的种类及措施 4.课程思政融合点:职业价值观教育,具有高度的慎独精神、严谨的工作态度,严格按照无菌操作原则执行,对自己负责,对病人负责。
3.1 医院感染
3.2 手卫生
3.3 无菌技术
3.4 隔离技术
病人入院和出院的护理
课时目标:1.教学要求:掌握各种铺床法 ,病人分级护理的级别、适用对象与护理内容,轮椅及平车运送病人法;熟悉病人入病区后的初步护理,病人出院的护理,人体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了解病人入院程序,患者单位及设备,常用的力学原理。 2.教学重点:各种铺床法;病人分级护理的级别、适用对象与护理内容。 3.教学难点:病人分级护理的级别、适用对象与护理内容;人体力学在护理中的应用。 4.课程思政融入点:培养学生关爱病人的品质,学会换位思考,给与帮人心理上的安慰。
4.1 病人入院护理
4.2病人卧位
4.3 运送病人法
病人安全与护士职业防护
课时目标: 1.教学要求:掌握医院常见的不安全因素及防范,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护士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常见护理职业损伤及预防措施;熟悉病人安全需要的评估,职业损伤的有害因素;了解影响病人安全的因素,职业防护的有关概念及意义。 2.教学重点:保护病人安全的措施;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3.教学难点:常见护理职业暴露及预防措施。 4.思政融入点:爱护关心病人,爱伤观念;保护好自己才能更好的为病人服务。
病人清洁卫生
课时目标:1.教学要求:熟练掌握特殊口腔护理;掌握压疮的概念发生的原因、压疮的好发部位及预防、治疗及护理;熟悉口腔卫生评估的内容,床上洗头法, 皮肤评估的内容;了解口腔卫生指导及义齿的清洁护理,头发评估的内容 2.教学重点:特殊口腔护理;床上擦浴法;压疮的概念、发生的原因、好发部位、压疮的预防、治疗及护理。 3.教学难点:压疮的预防及护理。 4.课程思政融入点:爱伤观念;增强职业责任感。
休息与活动
课时目标:1.教学要求:掌握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活动的评估,协助病人活动的方法;熟悉休息的条件,影响睡眠的因素、常见的睡眠障碍及睡眠评估的内容,活动受限的原因和对机体的影响;了解休息的含义、意义,睡眠的生理,睡眠的需要,活动对维持健康的意义。。 2.教学重点:协助病人休息的护理措施;促进睡眠的护理措施。 3.教学难点:睡眠的生理;睡眠的评估。 4.课程思政融入点:关心同情病人,爱伤观念;压力自我调节的重要性。
生命体征的评估与护理
课时目标: 1.教学要求:熟练掌握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的方法,氧疗的方法,吸痰法;掌握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护理,清理呼吸道分泌物的护理技术(有效咳嗽、扣击、体位引流),氧疗的监护;熟悉异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的评估,体温表的消毒与检查方法,缺氧的分类和氧疗的适应证,缺氧程度的判断;了解正常体温、脉搏、呼吸、血压及其生理性变化,体温表、血压计的种类与构造,供氧装置。2.教学重点:体温、脉搏、呼吸、血压测量的方法;氧疗的方法;吸痰法。3.教学难点:异常脉搏的评估及护理;呼吸运动的调节。4.思政融入点:生命体征对病人病情变化的重要性,细致的观察可以及时发现和处理,增强职业自豪感。
8.1 体温的评估与护理
8.2 脉搏的评估与护理
8.3 血压的评估与护理
8.4 呼吸的评估与护理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教 材:
《 基础护理学 》(第6版),李小寒、尚少梅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7。
参考书:
1.《新编护理学基础》(第2版),姜安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
2.《护理学基础》(英中文版)(第1版),姜安丽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
3.《医院基本护理操作技术》系列教学片,李小萍、李继平主编,“十一五”国
家规划教材,人民卫生电子音像出版社。
4.《 基础护理学 》(第1版),王洪侠、张小曼编著,南京大学出版社,2014。
5. 《 基础护理学 》(第1版),颜文珍、肖洪玲编著,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6。
6.《 基础护理学 》(第5版),李小寒、尚少梅编著,人民卫生出版社,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