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工程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由于需要建设许多巨型工程,如大型水利工程、大型钢铁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和新型城市的开发等,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就是在这些项目的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基础理论包括组织论、运筹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八十年代初,国内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陆续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已成为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受众对象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行业背景的社会人员。
工程项目管理起源于20世纪五十年代末和六十年代初,由于需要建设许多巨型工程,如大型水利工程、大型钢铁企业、石油化工企业和新型城市的开发等,项目管理的方法和手段就是在这些项目的管理实践中发展起来的,其基础理论包括组织论、运筹学以及系统论、控制论和信息论等。经过多年的发展,工程项目管理已发展成为管理科学的一门分支学科。
八十年代初,国内高等院校工程管理专业陆续开设《工程项目管理》。目前,《工程项目管理》已成为各大高校工程管理专业和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核心课程。
本课程受众对象为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的学生,工程管理专业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其他相关专业的学生,以及具备建设工程项目管理行业背景的社会人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工程项目管理的内涵是:自项目开始至项目完成,通过项目策划和项目控制,使项目的费用目标、进度目标和质量目标得以实现。工程项目管理的类型根据不同参与方的工作性质和组织特征划分为:业主方的项目管理、设计方的项目管理、施工方的项目管理、供货方的项目管理、建设项目总承包的项目管理等。工程项目管理的任务包括:安全管理、费用控制、进度控制、进度控制、合同管理、信息管理、组织和协调等。工程项目管理贯穿于工程项目全过程,是工程施工和管理人员对项目全过程进行管理所必须掌握的基本知识。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员在学习了房地产开发与管理专业所必须的技术、经济、管理、法规等相关专业基础课程的基础上,掌握建设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理论和建设工程项目投资控制、进度控制、质量控制的基本方法,熟悉各种具体的项目管理技术、方法在建设工程项目上的应用特点,为学生建立管理建设工程项目所需的知识、技术和方法体系,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解决建设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整个课程内容围绕工程项目的运作流程顺序和工程项目管理要素展开,前两章介绍项目管理的起源、概念和特征以及工程项目的组织机构;第三到第八章介绍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工程合同、施工原理、网络计划技术、施工组织设计;第九到第十一章分别介绍工程项目施工的资源、成本、质量、安全等要素管理。
课程内容结构具备结构清晰、知识系统完整、逻辑性较强、枝干分明的优点,易于学生系统掌握工程项目管理的知识体系,增强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逻辑思维能力,提高学生内在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教学方式选择会根据教学内容灵活采取传统板书、多媒体课件、视频、课堂分组讨论等多种方式,增强课堂教学的多样性和趣味性。
授课目标
1. 专业知识目标
1.1 熟悉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概念;掌握工程项目的进度控制、质量控制、成本控制和安全控制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2 掌握工程项目现场管理、合同管理、生产要素管理和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
1.3 掌握工程项目后期管理的主要内容;了解计算机在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2. 专业技能目标
2.1 掌握进度计划的编制,进度计划的优化、实施和控制;
2.2 掌握工程项目质量控制的主要内容,并用适当的方法对质量进行控制;
2.3 熟练运用成本计划的编制方法,进行成本分析和控制;
2.4 运用合同管理的相关知识进行工程费用和工期的索赔。
3. 专业素质目标
3.1 培养学生发现、分析、研究、应对工程项目管理实际问题的基本能力;
3.2 初步具备应用本课程所学工程项目管理思想、理论知识、技术、方法和计算机技术综合性、系统性地解决工程实践问题的基本能力。
3.3 注重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能力、批判性思维能力和信息素养。
课程大纲
工程项目管理概论
课时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管理背景;2) 熟知工程项目管理含义;3)掌握项目管理咨询工程师的作用和执业范围。
1.1 项目管理的产生与发展
1.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概念
1.3 建设项目的建设程序
1.4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基本内容
1.5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主体与分类
1.6 工程项目的承包风险与管理
工程项目管理组织
课时目标:1) 了解工程项目组织结构;2) 熟悉工程项目承发包模式;3)掌握工程项目实施的组织规范与方法。
2.1 工程项目管理机构的组织
2.2 建筑工程项目管理的组织机构
2.3 工程项目经理部
2.4 工程执业资格制度
建筑工程招标投标管理
课时目标:1)了解招标的特殊要求和报价组成;2)熟悉工程承包形式的分类方法及具体内容;3)熟悉国内工程招投标的程序;4)掌握工程投标决策及报价技巧的应用。
3.1 建筑工程招标
3.2 建筑工程投标
3.3 建筑工程施工招投标管理
建设工程合同
课时目标:1) 了解工程项目合同管理;2) 熟悉工项目合同谈判、签订;3) 掌握工程项目合同的索赔;4) 掌握工程项目招投标管理。
4.1 合同法律法规概述
4.2 建设工程合同的概念和分类
4.3 施工合同的签订
4.4 建设工程索赔
4.5 建设工程施工合同管理
流水施工原理
课时目标:1)了解流水施工的分类、概念及流水施工的评价方法;2)熟悉组织流水施工的方式及特点、应用步骤和方法;3)掌握流水施工的基本参数及确定方法;4)掌握等节奏流水、异节奏流水和无节奏流水的组织方法。
5.1 流水施工的基本概念
5.2 流水施工的主要参数
5.3 流水施工的分类及计算
网络计划技术
课时目标:1)了解网络计划的基本原理及分类;2)熟悉双代号网络图的构成,工作之间常见的逻辑关系;3)掌握双代号网络图的绘制;4)掌握双代号网络计划中工作计算法和节点计算法;5)熟悉单代号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6)熟悉工期优化、费用优化和资源优化。
6.1 网络计划基本概念
6.2 网络计划的绘制
6.3 网络计划时间参数的计算
6.4 网络计划的优化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
课时目标:1)了解建筑工程施工组织与管理的基本概念、主要内容与方法;2)熟悉施工准备工作分类及内容;3)重点掌握施工现场的管理和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4)结合现行工程施工项目管理规范,掌握施工组织的方法。
7.1 建筑工程施工组织概述
7.2 施工准备工作
7.3 施工组织总设计
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
课时目标:1)了解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的编制依据、内容和程序;2)熟悉单位施工平面图设计内容、设计依据和设计原则。3)熟悉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编制依据和方法;4)掌握单位工程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的编制。
8.1 概述
8.2 工程概况和施工特点分析
8.3 施工方案
8.4 单位工程施工进度计划
8.5单位工程施工平面图
建筑工程施工资源管理
课时目标:1)了解工程项目生产要素管理的概念和内容;2)掌握工程项目材料的采购、材料管理;3)掌握工程项目机械设备的计划、来源、选择及使用;4)掌握施工人员管理内容和方法。
9.1 施工机具管理
9.2 施工材料管理
9.3 施工人员管理
建筑工程项目施工成本管理
课时目标:1)了解施工成本管理的任务、特点及程序;2)熟悉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核算与分析;3)熟悉建筑工程项目成本控制的原则、对象和内容;4)掌握施工阶段的成本控制的方法。
10.1 施工成本管理概述
10.2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控制的步骤和方法
10.3 建筑工程施工成本核算与分析
工程施工质量、安全和文明施工管理
课时目标:1)了解工程质量保证体系和和全面质量管理的基本工作方法;2)了解质量与质量管理特点和原则;3)熟悉质量管理的基础工作;4)熟悉施工单位安全生产责任制;5)掌握文明施工管理的基本内容 。
11.1 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管理
11.2 建筑工程安全生产管理
11.3 建筑工程文明施工管理
11.4 单位工程验收、备案与保修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丁渭修皇宫(工程项目管理案例)
北宋真宗年间,首都汴京(即今开封)发生大火灾,皇宫被烧为灰烬。大臣丁渭受命主持皇宫修复工程。那时,皇帝的命令是必须执行的,否则,即为抗旨。丁渭接到圣旨后,诚惶诚恐。但他并不是那种只知道之乎也者的呆儒,他立即对皇宫废墟进行了勘察。他发现这项“皇宫修复工程”存在三大难题:第一是取土困难。即找不到适当的地方取土烧制大量的砖瓦;第二是运输困难。因为除砖瓦外还有大量的建筑材料需要运到皇宫建筑工地,运输量很大。当时最好的运输方式是水路船运,可惜皇宫不位于汴水河岸,材料通过汴水运到汴京后还得卸货上岸,改由陆路用车马运到皇宫工地,既劳神费力又可能延误工期;第三是清墟排放的困难。即大量的皇宫废墟垃圾及修建完皇宫后的建筑垃圾排放何处?丁渭找到了主要矛盾之后,就广泛征集解决这三大困难的方案。十分幸运的是,他从众多方案中综合出了一个最佳方案,这个最佳方案使丁渭走向成功,提前完成了“皇宫修复工程”并使他名垂青史。
方案是这样的:
沿着皇宫前门大道至最近的汴水河岸的方向挖道取土,并将大道挖成小河道直通汴水。挖出的土即用来烧砖瓦,解决“取土困难”,挖成河道接通汴水后,建筑材料可由汴水通过挖出的小河道直运工地。解决“运输困难”;皇宫修复后,将建筑垃圾及废料充填到小河道中,恢复原来的大道,解决了“清墟排放”的困难。多么聪明的策划,多么巧妙的设计,多么优秀的“系统工程”,多么伟大的中华智慧!
证书要求
基于在线课程模式的学生学习效果评价机制应该综合考虑学习动机、同伴互动、课程结构、教学设计、教师反馈等多方面因素。评价类型主要分为过程性评价与终结性评价两部分,评价指标包括学生活跃度、课前学习、课上表现、作业和章节测试完成、团队贡献、期末测试等方面,具体评价内容参见下表。
表1 《工程项目管理》在线课程教学质量评价体系
评价类型 | 评价节点 | 评价指标 | 评价内容 | 评价主体 | 权重 |
过 程 性 评 价 | 课 前 (30%) | 学生活跃度 | 平台登录次数 | 教 师 | 5% |
课程观看 | 时长、次数 | 15% |
学习帖子 | 发帖、回帖 | 5% |
在线测试 | 理解、掌握 | 5% |
互动 (10%) | 线上表现 | 提问、回答 | 师 生 | 5% |
线上讨论 | 参与、想法、表达 | 5% |
课 后 (10%) | 作业完成 | 完成质量 | 教师 | 10% |
终结性评价 | 期末(50%) | 考试考核 | 理解掌握程度 | 教师 | 50% |
合 计 | 100% |
参考资料
1.《工程项目管理》,明杏芬主编,西南交通大学大学出版社 ,2017年;
2.《工程项目管理》,叶堃晖主编,重庆大学出版社,2021年;
3.《工程项目管理》(第三版),张建新主编,清华大学出版社,2019年;
4.《工程项目管理—原理与案例(第4版)》,王卓甫,杨高升主编,水利水电出版社,2021年;
5.《工程项目管理》,成虎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6.《项目管理知识体系指南(PMBOK指南)(第5版)》,[美] Project Management Institute 著,许江林等译,电子工业出版社,2013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