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传播学概论
第2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10月19日 ~ 2021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每周2学时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766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
spContent=“爱豆”、“破圈”、“凉凉”,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新词;“三胎政策”、“疫情发展”,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新闻,谁在给我们传播新闻,我们又是从哪些媒介获得的新闻,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出发,去了解神奇的传播学。本课程是专门给广告专业学生开设的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广告专业的一门入门课。本课程是讲述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揭示信息传播规律。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在初步了解传播学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内容,认识广告活动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广告专业术语,掌握广告活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广告专业理论与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爱豆”、“破圈”、“凉凉”,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很多新词;“三胎政策”、“疫情发展”,我们每天都能看到各种新闻,谁在给我们传播新闻,我们又是从哪些媒介获得的新闻,从现在开始,让我们一起出发,去了解神奇的传播学。本课程是专门给广告专业学生开设的的一门学科基础课,也是广告专业的一门入门课。本课程是讲述信息传播基础理论和基本技巧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揭示信息传播规律。本课程的基本教学任务是,在初步了解传播学的基础上,使学生了解广告活动的基本内容,认识广告活动的基本特点,掌握基本的广告专业术语,掌握广告活动的基本原理与基本操作方法,为进一步深入学习和掌握广告专业理论与技能打下良好基础。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概述:“为什么房地产广告多出现在纸质媒体上”、“什么时候投放广告效果最好”,“同样的内容抖音上投放,为什么有些人可以快速涨粉?”我们身边这些问题学完了这门课程,大家就可以解答这些问题了。这门课以社会信息的传递和社会信息系统的运行为研究对象,系统地揭示信息传播规律。了解了这些规律和理论,我们就可以理论联系实际,解决我们身边的问题。


授课目标

课程目标1掌握符号和意义的定义以及功能特点,运用符号的象征互动理论解决问题,理解当代传播中的现象;理解人类传播的历史与发展、人类传播的过程与系统结构,了解传播学的对象和基本问题;掌握媒介技术中的麦克卢汉媒介三论与媒介组织的性质和社会作用;理解人类传播过程的几个主要类型:人内与人际、群体与组织以及大众传播的定义、特点和社会功能尤其是在当下新媒体环境对他们的影响;了解传播制度与媒介控制的能力和几种媒介规范理论(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

 课程目标2重点掌握“使用与满足”理论、“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培养”理论、“新闻框架与框架效果”理论、从“知沟”到“数字鸿沟”理论、 “第三人效果”理论;理解分众理论的研究趋势,传播效果的发展历史脉络以及主要阶段,明晰在传播过程中传播主体、传播技巧以及传播对象对传播效果的影响;了解社会转型下的大众理论变迁,几种主要的大众观。(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12,)

课程目标3重点掌握两种主要的传播学派以及其各自的特点、观点;三种传播学研究方法的具体操作;理解传播学的奠基者和学科开创者,信息论和控制论对传播学的贡献,传播学调查研究的方法;了解从国际传播到全球传播对影响和冲击,关于文化帝国主义问题的若干重要课题;运用传播效果的相关理论,理解传播效果关系与影响;运用传播学的三种研究方法,掌握传播现象的实践技能。(支撑毕业要求指标点2312


课程大纲
传播学的昨天——传播历史
课时目标:1.了解传播学的早期思想源流2.熟悉人类传播的发展进程3.传播学奠基者的思想及其对传播学的贡献
1.1什么是传播
1.2 人类传播活动的历史
1.3 历史上的传播学——起源和研究流派
传播学的今天——传播当下发展
课时目标:1.熟悉语言符号与非语言符号的概念及其特征符号意义的分类2.掌握传播过程的构成要素,传播过程的特点,“5W”模式、传播过程的直线模式和循环模式、社会传播的系统模式理论的主要内容3.了解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的要点4.了解 “沉默的螺旋”“议程设置功能”理论、“沉默的螺旋”理论及其特点
2.1 传播的组成——符号和意义
2.2 传播的外衣——传播过程及模式
2.3 传播的类型——人际传播
2.4 传播的载体——麦克卢汉的媒介三论
2.5 传播的效果——经典传播效果理论
传播学的明天——传播未来展望
课时目标:1.了解信息全球化的冲击和影响2.熟悉国际新闻选择中的价值标准,信息主权及其与国家主权的关系。 认识文化帝国主义的特点和实质。 3.重点掌握国际传播的概念,全球传播的概念及其特点。
3.1 国际传播与全球传播
预备知识

1、基本的常识储备和积累

2、课前认真看视频,参与讨论

参考资料

1.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主编,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4月第二版;

2.《传播学》,谭昆智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第一版;

3.《大众传播学》,郭庆光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二版;

4.传播学概论》,李黎明主编,武汉大学出版社,2011年第一版

5.《大众传播通论》,梅尔文·德弗勒、埃弗雷特·丹尼斯编,新华出版社2004年第二版;

6.传播学入门》,陈力丹、陈俊妮著,人民日报出版社 2011年第一版

7.传播学概论:understanding human communication》,() 威尔伯·施拉姆、威廉·波特著,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8.《传播学史:一种传记式的方法:a biographical approach》,() E. M. 罗杰斯著,上海译文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9.《传播学概论》,吴凡主编,浙江工商大学出版社,2012年第一版;

10.《传播学基础》,侯健主编,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年第一版。 


徐州工程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张洁

张洁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传播学期末冲刺-2小时突击传播学

MISS刘老师

16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