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之有礼》是一门集语言学、社会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知识的课程,不需要先行课程,因此适合所有专业学生进行学习。
本课程主要讲述礼的源流、礼的作用,言之有礼的基本要求、艺术表现、惯用语和注意事项,以及如何运用所学到的知识去开展一些日常事务,比如面试、接待、祝贺、拜访和汇报等。
本课程旨在促使学生的言语表达能力和文明礼仪素养得到共同提升,具体来讲,不仅使学生认识并运用言之有礼的相关理论知识,学以致用,开展流畅有效的日常言语交流活动,塑造个人美好形象,还会教给学生为人处世的道理,每个人都是社会文明进步过程中的一个不容忽视的内驱力,只有心系国家社稷和民族苍生,严于律己,以礼待人,才能成就最好的自己,善待他人,滋养社会。
1.使学生了解礼的源流,理解礼的内涵,领悟礼在社会生活中所发挥的作用,进一步认识礼在言语交际过程中的重要价值。
2.使学生明确言之有礼的基本要求,掌握言语交际的技巧和惯用表达,弄清言之有礼的注意事项,学会在现实生活中恰当得体地与人进行言语交流。
3.使学生树立言之有礼的自我意识,逐渐养成言之有礼的习惯,进而提高言语交际效果,提升自身修养,彰显人格魅力,和谐人际关系,成就事业人生。
1.课程成绩由平时成绩和期末测试成绩两项构成,各占50%,课程成绩≥60分为合格。
2.平时成绩由视频学习、单元测验和讨论构成,满分100分。其中视频学习41分;单元测验共7次,每次5分,共35分,题型以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等为主;讨论共4次,每次6分,共24分。
3.期末测试题型主要有选择题、判断题、填空题和论述题等,满分100分。
序言
序言
序言 单元测验
第一章 礼的源流
1.1 礼的起源
1.2 礼的内涵
1.3 礼的发展变化
第一章 单元测验
第二章 礼的作用
2.2 和谐家庭气氛
2.1 提高个人素养
2.3 维持社会秩序
2.4 彰显国家形象
第二章 单元测验
第三章 言之有礼的基本要求
3.1 语调恰当
3.2 表述规范
3.3 态度诚恳
3.4 言行一致
第三章 单元测验
第四章 言之有礼的艺术表现
4.3 语带双关
4.4 自我调侃
4.5 委婉说服
4.6 婉言拒绝
4.7 好好说话
4.1 巧妙应答(上)
4.2 巧妙应答(下)
第四章 单元测验
第五章 言之有礼的惯用语
5.1 称呼
5.2 寒暄
5.3 介绍(上)
5.4 介绍(下)
5.5 请教
5.6 致谢
5.7 道歉
5.8 赞美
5.9 规劝
第五章 单元测验
第六章 言之有礼的注意事项
6.1 转换话轮
6.2 把握时机
6.3 注意分寸
6.4 保持距离
6.5 管住嘴巴
6.6 照顾他人
6.7 学会倾听
第六章 单元测验
第七章 言之有礼的日常实践
7.1 面试
7.2 接待(上)
7.3 接待(下)
7.4 祝贺
7.5 拜访
7.6 汇报
第七章 单元测验
本课程不需要先行课程做铺垫,任何有意提高个人语言文化素养的人皆可进行学习。
1.汪苏华,言语交际艺术,世界图书出版广东有限公司,2013年。
2.于根元,应用语言学概论,商务印书馆,2003年。
3.于根元,语言是大海,中国经济出版社,2003年。
4.游汝杰、邹嘉彦,社会语言学教程,复旦大学出版社,2011年。
5.于根元,新编语言的故事,商务印书馆,2012年。
6.黎运汉,公关语言学,暨南大学出版社,2010年。
7.王琪,现代礼仪大全,地震出版社,2005年。
8.金正昆,社交礼仪,北京大学音像出版社,2003年。
9.张朝辉,礼仪规范教程(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3年。
10.张建国,服务礼仪(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5年。
11.吴宝华、张杨莉,礼貌礼节(第二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12年。
12.北京大学中文系,现代汉语,商务印书馆,2000年。
13.胡双宝,汉语汉字汉文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1年。
14.宋欣桥,普通话语音训练教程,吉林人民出版社,1993年。
各位学员在学习过程中,要注意用语规范文明,相互尊重,做一个言之有礼的学习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