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政治学原理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15日 ~ 2025年01月1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98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古今中外主要国家的政治实践、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进行探究,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政治学研究方法,同时兼顾对西方政治学发展成果的批判性梳理,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类政治实践的认识成果,深刻体会到政治学的科学性。课程教学,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现实政治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提升学生敏锐感知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秉承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及时关注政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对现实政治发展问题进行切实思考,培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养浩然正气于内,担责任使命于实。
政治学原理作为政治学、公共管理、社会学等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对古今中外主要国家的政治实践、政治思想、政治制度等进行探究,重点介绍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基本理论知识和政治学研究方法,同时兼顾对西方政治学发展成果的批判性梳理,使学生全面了解和掌握人类政治实践的认识成果,深刻体会到政治学的科学性。课程教学,坚持做到理论联系实际,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理论知识进行现实政治问题的分析和思考,提升学生敏锐感知问题、独立分析问题的能力;同时教学秉承素质教育与理论知识教育紧密结合的原则,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教学全过程,使学生及时关注政治学研究的最新成果,引导学生对现实政治发展问题进行切实思考,培养学生厚植家国情怀,养浩然正气于内,担责任使命于实。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古希腊政治思想家亚里士多德曾经说过人是天生要过城邦生活,后人将其表述为人是天生的政治动物,何为政治、政治对人类的意义究竟是什么?通过本课程的学习,相信你一定会有所收获。本课程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运用科学的研究方法,探寻人类政治实践的历程、思想脉络、得与失,对今日仍困扰人类的古老政治命题进行不断思考,为现实政治实践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与指南,理应是本课程的基本诉求。古今中外人类的政治实践纷繁复杂,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生树立马克思主义的政治观、国家观、历史观等起到支持作用,通过一次次的比较分析,使得学生对我国政治指导思想的科学性、政治制度的优越性及对西方政治意识形态宣传的片面性有更加理性的认识,为学生后续学习和工作奠定良好的政治学专业知识基础。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教学,使学生全面把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常用术语,理解国家、阶级、国家结构、国家形式、政治文化、政党、政治团体、政治发展等基本思想和逻辑推理过程,熟悉现代国家的国体与政体的不同类型与结构特点,形成正确的国家观、世界观,对比分析资本主义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政治制度体系的不同特点,了解二战后一些相对成熟的国外政治学理论,牢固掌握基本的政治学研究方法,在此基础上使学生认识和理解人类政治实践的发展与演变规律、政治学的基本框架与主要流派、政治学的各主题领域,旨在培养并提高学生用政治学的眼光观察社会现实、分析政治问题的能力、提升学生对西方政治学理论的批判性思考能力以及自觉抵御西方中心论的能力,并为学生日后从事公共管理类专业有关问题的研究以及与政治相关的具体工作奠定基础。同时,作为行政管理专业、劳动与社会保障专业、社会学专业、社会工作专业的理论基础课,也为学生后续课程的顺利学习提供条件。

成绩 要求

平时成绩50%+期末考试成绩50%,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考勤10%+课堂表现10%+慕课成绩30%,慕课成绩包括作业30%+单元测验30%+观看视频30%+课堂讨论10%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的涵义、政治学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及其研究方法;政治学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对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丰富和发展;学习《政治学原理》的意义和方法。
1.1 政治学及其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1.2 政治学的历史发展
1.3 马克思主义政治学的发展
1.4 学习“政治学概论”的意义和要领
国家的性质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阶级与国家,是马克思主义政治学说明国家、阐述人类政治社会起源的标志性提法。应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马克思主义国家起源理论的主要内容、了解中国的国家起源以及其他国家起源理论的基本观点;掌握马克思主义关于国家本质的基本观点以及与其他国家观的本质区别;正确认识国家职能的主要内容;了解国家的历史类型并理解国家消亡的历史必然性;理解国体的内涵并掌握中国的国体及其基本内容。增强理论自信、道路自信、文化自信。
2.1 国家的起源
2.2 国家的本质
2.3 国家的职能
2.4 国家的历史类型和国家的消亡
2.5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性质
国家权力与国家形式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本章的教学目的是使学生通过对国家权力内涵及其特征和结构的学习,掌握马克思主义政治学关于国家权力的基本理论;了解国家政权组织形式的涵义、特征及其分类,理解政体与国体的区别和联系以及剥削阶级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和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权组织形式的本质差异;掌握国家结构形式的涵义及其基本类型;掌握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形式的主要内容,理解社会主义中国国家形式的历史必然性和现实可行性以及特别行政区制度的重要意义。
3.1 国家权力
3.2 国家政权组织形式
3.3 国家结构形式
3.4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形式
国家机构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国家机构是统治阶级巩固统治地位,实现和维护本阶级利益,履行国家职能的组织体系。通过本章的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西方国家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构成及相互关系、社会主义中国国家机构的组织原则、构成及其相互关系。对于西方国家三权分立组织原则的阶级局限性有深刻把握。
4.1 国家机构的涵义与构成
4.2 西方国家的国家机构
4.3 社会主义中国的国家机构
政治民主
课时目标: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民主的概念及基本特征;了解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西方资本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正确认识西方资本主义民主的实质及其局限性;理解社会主义民主的产生与发展,充分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本质及其特征,全面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基本内容,并准确掌握发展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的基本方针和主要任务。
5.1 政治民主的含义
5.2 西方资本主义民主
5.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
政党和政党制度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政党的含义、特征、分类、功能,理解资本主义政党的特征、作用和政党制度,掌握社会主义国家政党的特征、作用和政党制度等内容,以比较的视野全面把握中西方政党制度本质差异,充分认识中国政党制度的优越性所在。
6.1 政党的概述
6.2 政党制度
6.3 中国的政党和政党制度
6.4 中国的统一战线
政治参与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使学生了解、掌握政治参与的涵义和特征、政治参与的类型及作用,政治团体的基本概念,正确区分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与社会主义国家的政治性社会团体;对资本主义国家的利益集团政治有较清晰地了解,并能明确辨别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与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本质差异。对西方国家政治参与的矛盾性进行深刻剖析,结合西方国家示威抗议多发、财大气粗的政治团体影响力更强等的分析,使学生形成对于西方国家政治参与存在问题的警惕。
7.1 政治参与概述
7.2 西方国家的政治参与
7.3 社会主义中国的政治参与
政治文化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文化的准确涵义、特征及构成要素,理解政治文化的基本功能;正确把握政治社会化的涵义,了解政治社会化的过程和途径;全面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作用,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主要内容和基本特征,认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的重要意义和基本途径。
8.1 政治文化概述
8.2 政治社会化
8.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文化
政治发展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通过课堂教学,使学生掌握政治发展的基本涵义,熟悉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发展理论;了解政治发展的动力和途径,明确政治发展不同途径之间的相互关系,理解政治发展与政治稳定的辩证关系;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脉络,掌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基本内涵,把握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的意义及基本要求;准确理解政治体制改革的涵义和性质,全面了解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和成就,正确把握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总体要求和原则,系统认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重要作用及主要内容。增强学生对于我国政治制度的自信与热爱。
9.1 政治发展的涵义与理论
9.2 政治发展的动力与途径
9.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9.4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1、学生对中西方政治历史知识有总体把握;

2、阅读部分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的部分内容;

3、对于政治学专业学术期刊的论文有持续性关注。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政治学概论(第二版)》编写组.政治学概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20年9月第2版;

王惠岩 主编.《政治学原理》.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年2月第6版;

参考资料:

 《马克思恩格斯文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年版;

 《毛泽东选集》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

 《邓小平文选》第2卷,北京:人民出版社, 1994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 2009年版。

习近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1卷,外文出版社2018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3卷,外文出版社2020年版。

《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政治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

《习近平关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20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

《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人民出版社2014年版。

《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  中国共产党党内监督条例》,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古希腊】 柏拉图∶《理想国》,郭斌和、张竹明译,商务印书馆1986年版。

 【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政治学》,吴寿彭译,商务印书馆1965年版。

 【意】 尼科洛·马基雅维里∶《君主论》,潘汉典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英】洛克∶《政府论》,瞿菊农、叶启芳译,商务印书馆1982年版。

 【英】密尔∶《代议制政府》,汪斑译,商务印书馆2009年版

 【美】塞缪尔·亨廷顿∶《变革社会中的政治秩序》,李盛平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88年版。

  【美】哈罗德·D.拉斯韦尔∶《政治学∶谁得到什么?何时和如何得到?》,杨昌裕译,商务印书馆1992年版。

【美】罗伯特.E.戈定主编,[美]卡尔斯·波瓦克斯、苏姗.C.斯托克斯编:《牛津比较政治学手册》(上、下),唐士其等译,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

【英】戴维·赫尔德:《民主的模式》,燕继荣等译,中央编译出版社2004年版。

【美】阿伦·利普哈特:《民主的模式:36个国家的政府形式和政府绩效》,陈崎译,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

新疆大学
4 位授课老师
赵璇

赵璇

副教授

贾国栋

贾国栋

讲师

闫鹏

闫鹏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