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汉语揭秘
第14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2月28日 ~ 2025年06月2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56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8)
spContent=中国人拍照时为什么喊“茄子”?外国人说话为什么洋腔洋调?相声、小品、情景剧为什么妙趣横生、幽默诙谐?……来汉语课堂吧,汉语是古老的、美丽的、神秘的,它蕴含着中华宝藏,传承着中华文明,架起了国际桥梁,传播着中国声音。“一带一路”发展需要语言铺路,“汉语揭秘”带您开启汉语探秘之旅。
中国人拍照时为什么喊“茄子”?外国人说话为什么洋腔洋调?相声、小品、情景剧为什么妙趣横生、幽默诙谐?……来汉语课堂吧,汉语是古老的、美丽的、神秘的,它蕴含着中华宝藏,传承着中华文明,架起了国际桥梁,传播着中国声音。“一带一路”发展需要语言铺路,“汉语揭秘”带您开启汉语探秘之旅。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汉语揭秘”是大学阶段的基础课程,本课程紧密结合日常生活语言表达语例,揭开汉语语音、语义、语法、汉字、修辞等语言现象背后的秘密,透过表象挖掘语言的本质特征。本课程以轻松性、故事性、知识性的形式呈现,引导学生怀揣好奇探索我们的母语,吸引外国朋友了解神秘的汉语。学习本门课程,旨在培养学生理解汉民族共同语的能力、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提升言语交际的能力,通过学习提升个人的语言涵养,从而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树立良好的个人形象,为从事语言文字类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也可供广大语言文字爱好者学习参考。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透过汉语表象看到汉语的本质,了解语言魅力背后的故事。系统地学习“汉语揭秘”课程,可以对现代汉语的性质、特点、实际运用等有较为透彻的了解,从而达到学以致用,学习汉语知识的同时运用语言技巧,不断提高汉语素养,不断传播汉语、普及汉语, 传承汉民族文化、增强汉民族自豪感。


课程大纲

语音现象揭秘

为什么幼儿把“姑姑”念成 “bubu”?—— 幼儿习得辅音的顺序

为什么小品中频频使用“破”字?——汉语的送气音

拍照时为什么要说“茄子”?——汉语的元音

唱京韵大鼓的姑娘为什么这样回答?——汉语的四呼

北京大学为什么是Peking university?----汉语拼音的历史

为什么外国人“洋腔洋调”?----汉语的声调

“外婆”需要改成“姥姥”吗?——方言与普通话

语音现象揭秘单元测试

语音现象揭秘单元作业

语音现象揭秘单元作业2

语音现象揭秘单元作业3

汉字现象揭秘

潘晓婷是“玖球天後”吗?——汉语的繁简字

古代的“月”字怎么写?——汉字的形体演变

“燃”为什么有两个“火”?——形声造字法

“侠”是夹着尾巴做人?——会意造字法

汉字现象揭秘单元测验

汉字现象揭秘单元作业

语义现象揭秘

白岩松为什么被质疑?——词义的感情色彩

汪峰为什么不愿被称“赌坛先锋”?——感情色彩的改变

“子曾经曰过”为什么可笑?——词的语体色彩

《昨天今天明天》为什么搞笑? ——词的引申义

《武林外传》的搞笑秘籍是什么?----词的比喻义

“树上qí个猴”是几个猴?——汉语的同音词

有人胆敢“驯”龙?——词义的民族性

不能最近入学为什么败诉?——词义的模糊性

“戚风蛋糕”跟风有关吗?——汉语的外来词

林黛玉为什么迷本性?——语义前提

开心麻花的幽默套路是什么?——语用前提

一秒一万拳为啥不厉害?——会话含义

“佩奇”为什么是“社会人”?——网络词

语义现象揭秘单元测试

语义现象揭秘单元作业

语法现象揭秘

“米”的爸爸是谁?——汉语词法与句法的一致性

“谁也赢不了!”到底谁赢了?——汉语的多义结构

“的”“地”“得”究竟应该怎么用?——“de”的用法

外国人眼中的中文是什么样的?----汉语语法的几个难点

语法现象揭秘单元测验

修辞现象揭秘

“玩美女人”广告为什么惹上官司?——双关修辞

“甄嬛体""淘宝体”从何而来?——仿拟修辞

“秋波”为什么被解释为“秋天的菠菜”? ——别解修辞

“一逗到底”为什么不可以?——标点符号

修辞现象揭秘单元作业

修辞现象揭秘单元测验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喜爱汉语,具有一定的语言文字知识储备。

参考资料

参考教材:

1.黄伯荣、廖序东主编《现代汉语》(上、下),北京: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6.

2.黄伯荣、李炜主编《现代汉语》,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3.

参考课件:《现代汉语》电子课件

参考书目:

1.林焘,王理嘉. 语音学教程.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2.

2.苏培成. 现代汉字学纲要.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4.

3.符淮青. 现代汉语词汇.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4.苏新春. 汉语词义学. 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1992.

5.吕叔湘. 汉语语法分析问题. 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

6.朱德熙. 语法讲义.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2.

7.朱德熙. 语法答问. 北京:商务印书馆,1985.

8.陈望道. 修辞学发凡. 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79.

9.何自然. 语用学概论. 长沙:湖南教育出版社,1988.

10.王希杰. 修辞学导论. 杭州:浙江教育出版社,2000.

常见问题

Q :   我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这门课该怎么学?

A :  本课程的每节内容解决一个语言问题,一个语言问题的解决需要多个知识点知识的融合,有一定的难度和挑战度。建议学生在线下学习相关基础知识点,线上进行高阶学习,拓展自己的语言知识。线上线下结合,掌握能运用的现代汉语。


Q :  我不是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这门课可以学习吗?

A :  本课程以轻松性、故事性、知识性形式呈现,每节课都是一个独立的存在,引导学生掌握汉语常识, 学习能应用的汉语,适合非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提升语言素养使用,也方便有某方面需求的社会人员有挑选性地学习。

许昌学院
1 位授课老师
贺洁

贺洁

副教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