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Content=《国际金融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浓厚的实践性、开放性。通过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及金融危机的经典理论,搭建国际金融体系的知识框架。掌握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融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
《国际金融学》具有极强的理论性和浓厚的实践性、开放性。通过学习,同学们将了解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及金融危机的经典理论,搭建国际金融体系的知识框架。掌握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融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具有一定的参与国际金融市场的能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国际金融学是金融学专业的主干课程之一,是国际经济与贸易、经济学、电子商务、工商管理、会计学等其他经管类专业的学科平台课程,同时也是面向全校学生开设的公共选修课程。自1989年起教育部将其确定为高等院校财经类专业的10门核心课程之一。
国际金融学教学以货币银行学、宏观经济学、微观经济学、会计学等作为先修课程,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奠定基础。
作为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国际金融学既具有相当强的理论性,又有浓厚的实践性和开放性色彩。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同学们将了解有关国际收支、汇率、国际资本流动及金融危机的经典理论,理解国际货币体系和国际金融组织的沿革和现状,熟悉外汇市场交易、外汇风险管理和国际融资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掌握有关国际储备、国际金融市场、汇率制度的研究动态和一些重要结论。同时,通过各种实践活动和自主性学习,同学们的实践能力和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将得到较大的提高。
授课目标
通过课程学习,有助于学生熟悉国际金融领域环境及新的发展趋势; 通晓外汇市场中的核心业务,灵活运用各类外汇交易工具;初步具备制定国际金融风险管理方案能力。
课程大纲
第一章 对外经济交易的总记录——国际收支
课时目标:教学目的及基本要求 : 国际收支是研究国与国之间货币金融关系的基础。随着经济全球化推进,各国内部经济与外部经济进一步融合,国际经济交易量也大幅度增加,国际收支是反映这种交易流量最完整的记录。通过对一国国际收支的分析,我们不仅可以了解该国的经济状况,以及它在对外经济交往中所处的地位。研究国际收支及其相关问题,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国际金融理论和实践也十分重要。 通过本章的学习,读者应重点掌握国际收支、国际收支平衡表以及国际投资头寸表的概念,熟悉国际收支平衡表与国际投资头寸表的账户设置和分类,掌握相关的基本编制方法,并能运用有关知识对一国的国际收支状况进行初步分析。
本章课次分配:
1.1 初识国际收支
1.2 国际收支平衡表
1.3 如何编写国际收支平衡表
1.4 国际投资头寸表
1.5 从国际收支平衡表差额中你会知道什么?
第二章 国际收支失衡及其调节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 : 第一章我们学习了如何从量上对国际收支差额进行分析。但要对一国的国际收支差额进行合理的调整,还必须从失衡产生的根源(即性质)出发,有针对性的进行分析。本章将在上一章的基础上,首先分析国际收支失衡产生的原因,指出巨额的、连续的国际收支差额不利于经济的稳定发展,进而引入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方法。然后指出实现一国经济内外同时均衡是十分复杂的,应针对不同的具体情况,采用不同的调节手段。通过本章的学习,重点了解导致国际收支失衡的深层次原因;掌握解决国际收支失衡问题的不同调节方法和手段;掌握当一个开放经济体面临内外部失衡时,应如何利用调节手段实现两者的同时均衡。有能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了解包括弹性论、乘数论、吸收论以及货币论等西方国际收支调节理论的历史沿革、理论假定、基本思想、贡献以及缺陷等。
本章课次分配:
2.1 是什么导致了国际收支失衡
2.2 国际收支失衡的自动调节
2.3 国际收支失衡的调节手段
2.4 内外均衡矛盾与调节
第三章 国际收支调节的缓冲体——国际储备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 国际储备是国际金融的核心问题之一。随着国际经济相互依赖关系的渐趋加深,国际经济交易的支付行为日益重要,国际储备规模是否适度、结构是否合理、管理是否科学,都会直接影响各国国际收支调节、货币汇率的稳定及货币危机的防范。通过本章节的学习,同学们需要掌握国际储备的概念、形式和作用,了解确定适度国际储备规模应该考虑的因素,以及国际储备资产的规模和结构应怎样合理安排等问题。
本章课次分配:
3.1 国际储备篮子里有什么
3.2 国际储备规模真的越多越好吗
3.3 国际储备的结构管理
第四章 外汇、汇率和汇率制度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外汇、汇率和汇率制度是国际金融中最基本的概念。这三个概念环环相扣,由浅入深,其相关研究一直是国际金融的核心议题。汇率作为一个重要的经济变量,对内外均衡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不同的汇率制度意味着政府在实现内外均衡目标的过程中需要遵循不同的规则,对经济效率、经济稳定以及货币政策自主的影响也不同。因此,如何选择一个最优的汇率制度,对各国政府来说都是一项不可或缺的议题。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需要重点掌握外汇与汇率的概念、种类;熟悉在不同汇率制度下汇率的决定基础及其汇率变动的经济影响因素;掌握汇率制度的含义及其分类,以及理论界对汇率制度选择的一系列研究成果。
本章课次分配:
4.1什么是外汇和汇率
4.2是什么影响了汇率的波动
4.3汇率的经济影响
4.4汇率制度的类型与选择
第五章 西方汇率理论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西方汇率理论是研究汇率的决定因素及影响汇率变动因素的一系列国际金融理论。它们的提出都是为了解释在当时特定的历史条件下西方国家所面临的经济问题,为一国货币当局制定汇率政策提供理论依据。本章在讲述汇率理论发展变化的历史沿革的基础上,重点介绍黄金非货币前后的汇率理论发展以及购买力平价理论。 有精力的同学还可以通过拓展资料学习利率平价理论、货币主义的汇率理论和资产组合汇率理论等经典汇率决定理论,分析了每种汇率理论的内容、贡献及缺陷。
本章课次分配:
5.1 黄金非货币前后的汇率理论发展
5.2 巨无霸指数后面的故事
第六章 外汇市场与外汇交易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外汇交易一般是指在外汇市场上,以外汇银行为中心的各有关市场参与者之间进行的外汇买卖活动。至今,外汇交易已经历了两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为传统的外汇交易阶段,主要有即期外汇和远期外汇交易、掉期交易以及套汇和套利交易;第二阶段为外汇交易的创新阶段,它是在传统外汇交易的基础上于20世纪70年代中期发展起来的,主要有外汇期货、外汇期权和货币互换交易、远期利率协议等。本章将侧重介绍有关外汇交易的基础知识,包括外汇市场的基本知识以及传统的即期、远期、掉期、套汇及套利外汇交易的基本原理和应用。通过学习,同学们应初步了解外汇市场的一般知识,掌握即期交易,远期交易,掉期交易,套汇及套利的等传统外汇交易方法。并可以在实体外汇市场上进行操作。
本章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6.1 外汇市场的构成与特点
6.2 即期外汇交易与报价
6.3 如何看懂远期外汇价格
第七章 外汇衍生工具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上一章我们讨论了传统外汇交易工具在进行套期保值和投机性交易中的作用。本章将介绍三种外汇衍生交易产品:外汇期货、期权和互换交易。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掌握外汇期货、期权以及互换交易的一般知识,包括外汇期货、期权和互换交易的概念、类型和功能、基本规则等,并通过案例分析掌握相关的操作实务和交易策略。
本章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7.1 外汇期货交易
7.2 外汇期权交易概述
7.3 货币互换的产生
第八章 外汇风险及其管理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20世纪70年代以美元为中心的固定汇率制度崩溃以来,浮动汇率成为当今世界的主导汇率形式。在浮动汇率下,国际货币汇率的频繁波动成为国际金融市场的常态,因此外汇风险管理成为国际经济活动的重点内容。研究掌握外汇风险的防范方法是国际金融学的基本要求。通过本章学习,要求掌握外汇风险的概念及分类,了解外汇交易风险、会计风险和经济风险的度量和评估方法,熟练掌握外汇风险的管理方法。
本章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8.1 外汇交易风险
8.2 外汇会计风险
8.3 外汇经济风险
第九章 国际金融市场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国际金融市场是国际经济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对全球经济产生了极为深远的影响。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当理解国际金融市场、欧洲货币市场、国际信贷市场、国际证券市场的基本内容;把握资金跨国流动的形式和渠道;了解国际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
本章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9.1 国际金融市场概述
9.2 欧洲货币市场
第十章 国际资本流动与金融危机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国际资本流动是资本跨越国界在世界范围内的运动转移过程,正日益成为当今世界经济中最活跃的因素。国际资本流动在不断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同时,也在历次国际金融危机中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通过本章的学习,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涵义,了解国际资本流动的经济影响及政策选择。有能力的同学可以通过拓展资料的学习,结合案例分析掌握20世纪90年代以来国际金融危机的基本情况,把握金融危机的内涵及其产生的原因,掌握国际债务危机和国际货币危机的一般理论分析框架。
本章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10.1 国际资本流动概述
10.2 国际资本流动的一般模型
第十一章 国际货币体系与国际金融机构
课时目标:章节学习目标:国际货币体系是国际货币制度、国际货币金融机构及国际货币秩序的总和。它不仅对各国的外汇政策、汇率制度、储备资产的构成与运用有着巨大的影响,而且对世界范围内的贸易格局与经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从时间先后看,国际货币体系大体上可分为三个阶段,即国际金本位阶段,布雷顿森林体系阶段及现行的牙买加体系阶段。 通过本章的学习,同学们应学会以广阔的世界视角,看国际金融活动的大背景。理解国际问题的复杂性、局限性和多变性。掌握国际货币体系的演变和改革、欧洲货币体系的发展与世界上主要的国际金融机构。初步理解当前国际货币体系存在的问题和改革方向。
本章章节内容及学时安排
11.1 国际金本位制度
11.2 布雷顿森林体系
11.3 最优货币区域理论与欧洲货币一体化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主要需要具备一些宏微观经济学的初步知识,有金融学的基础则更好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吴志明,杨胜刚,国际金融(第五版),高等教育出版社,2021
王仁祥,胡国晖.国际金融学,科学出版社,2014.07
姜波克,国际金融学新编(第六版)。复旦大学出版社,2018
陈雨露. 国际金融(第五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4
保罗.克鲁格曼,国际金融(第十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6
Thomas A. Pugel, International Finance(第16版 ).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中国国家外汇管理局,中国国际收支报告,各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