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技术创新创新业》是教育技术学专业的一门专业必修课。产品是创业项目的核心,是创业型公司生存与发展的基石。本课程采用产品打造项目实践、翻转课堂、创业项目路演等教学形式进行体验式教学,线上课程包括三大模块:
总论--产品之道——产品打造智慧观、整体观、方法论。
第一部分--硬件产品打造,包括:(1)造物之道;(2)造物之术--产品打造五部曲:产品设计、产品试制、订单获取、批量生产、企业创建与运营;(3)高端产品——海洋装备、智能装备、其它装备。
第二部分--软件产品打造,包括:虚拟产品——软件开发、网站建设、微信公众号创建、APP开发、H5制作等;关键流程——创意、原型、设计、交互、开发、测试、营销、推广等。(其他非物质产品略,如:服务类、文化类、影视类等)
第三部分--产品打造延展知识,包括产品打造之“思维篇、目标篇、创新篇、实现篇、运营篇、管理篇”等六个课程子模块。
线下课程包括产品打造基础导学、产品创业团队组建、产品创业项目实践、产品创业项目路演、产品创业公司成立、课程成果展示等线下课程模块。使学生能够掌握发现市场需求、打造产品满足需求、围绕产品创建公司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产品打造项目实践进行公司创建预演或实现;同时,让学生了解产品打造的相关理论知识,强化产品打造意识与极致产品思维,具备产品打造基本思维与实践能力。
本课程通过产品打造项目实训与理论教学,使学生掌握发现市场需求、打造产品满足需求、围绕产品创建公司的原理与方法,并通过产品打造项目实践进行公司创建预演或实现。通过教学整体流程批量孵化创业团队并产生大量成果,奠定学生创业的基础,部分学生创建或加盟公司,推动学生走向创业成功之路。
根据创新创业项目的推进情况、产出成果的质量与数量进行综合评分。成果可涉及但不限于:硬件/软件/服务/其他各类产品方案、设计方案、产品模型/样机/成品、路演PPT、商业计划书、订单获取、引入投资、项目立项、创新创业大赛获奖、设计竞赛获奖、专利申请、论文发布、著作出版、公司创建等。
课程考核由线上学习和结课考核共同决定
项目 | 要求 | 分数 | |
在线学习及互动交流 | 利用好碎片化时间,认真在线互动交流学习 | 40 | |
其中 | 教学视频及PPT课件学习 | 分阶段在线学习所有教学视频及PPT课件 ,占平时成绩50%权重 | |
随堂测试及作业 | 完成在线作业及随堂考试, 占平时成绩30%权重 | ||
互动交流及答疑 | 发学习论坛新贴及交流互动回贴次数各超过10次,占平时成绩20%权重 | ||
结课考核 | 结合各自主持参与的创新创业项目,撰写商业计划书(或运营汇报书)一份。 | 60 | |
合计: | 注重过程,更注重成效 | 100 |
结课考核评分量化标准明细
序号 | 评分内容 | 分数(百分制) |
1 | 学习态度:学习认真,及时完成教学任务 | 20 |
2 | 互动交流:注重团队协作,积极讨论交流,探究性合作学习 | 20 |
3 | 实训实践:主持或参与创新创业项目,需要实质性运营 | 30 |
4 | 项目成果:通过实践,提升个人与团队能力,获得一定成果 | 30 |
合计 | 注重学习成效,兼顾形成性评价 | 100 |
【教技1901】-交互设计与用户体验
一、为什么要学习界面设计与交互体验?
二、一个软件是如何诞生的?
三、用户体验的心理学基础有哪些?
四、用户需求分析及用户研究如何做?
五、市场需求和竞品分析如何做?
六、移动互联时代,APP应用设计为什么要遵循格式塔认知原理?
七、一杯咖啡带来的血雨腥风-商业模式是什么?
八、界面为什么经常更新变换?
九、互联网思维到底是什么?
十、互联网精准营销如何做?
十一、在线教学有哪些变化?
十二、用户体验五要素是指什么?
十三、【实验单元01】-Axure是什么,如何入门使用?
十四、【实验单元02】-Axure变量及动态面板是什么?
十七、【辅导及答疑】-结课最终成绩评定及标准说明
十五、【实验单元03】-Axure函数为什么对交互影响很大?
十六、【实验单元04】-Axure中继器是循环组件吗?
1、课程前的所有人生历练:所为、所读、所思之收获;
2、人生远期目标及阶段性目标规划、方法与路径设定;
3、主导或参与创新创业团队的计划及进展情况汇报PPT。
[1]《设计市场学原理》,郑刚强著,出版社: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3.7。
[2]《创新思维与创业逻辑》,汪军民等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8。
[3]《产品型社群》,李善友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
[4]《互联网思维2.0:传统企业互联网转型》,卢彦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3。
[5]《从领先到极致:互联网时代下的创业、创新与管理哲学》,[加拿大]伊萨多·夏普著,赵何娟译,出版社:光明日报出版,出版时间:2015.7。
[6]《移动互联网时代品牌十诫》,卢彦编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0。
[7]《互联网思维:商业颠覆与重构》,陈光锋编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1。
[8]《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大学生创新创业导论》编写组编著,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出版时间:2016.2。
[9]《共享经济大趋势》,倪云华、虞仲轶著,出版社:机械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11。
[10]《互联网创业密码》,刘楠、胡皓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7。
[11]《唯核不破:互联网+时代创业变革致胜密码》,吕良泽、黄芳俪、蔡文匡著,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5.9。
一、如何保证教学质量?
答:
本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采用产品打造项目实践、线上网络教学与线下课堂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学生自主学习在线课程共6学时、项目实践共10学时;剩余课时安排课堂教学,共8学时。因课程时间受限,故计划采用练习与作业形式向前端与后端延长学习及实践周期,以提升成果质量。
为了增强教学效果,达成教学目标,可选择性采取以下措施推进教学:
1、课程开始时,教师引入工业设计等各专业学生及产品设计项目,由创业班学生牵头组建创业团队。各团队树立起相互竞争且适度合作的学习思路,运用多种方法调动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最大限度挖掘学生潜力。
2、在课堂教学引入各类资源,如成功创业者、设计师、创客、发明家、企业家进行实际案例分享,促进学生同外界资源对接,推进创新创业。
3、课堂面向社会开放,学生通过路演展示产品打造课程成果,营造学习压力,创造合作机会。
4、打造产品开发及产业化孵化一体化平台,在“产品设计、产品试制、订单获取、批量生产、企业创建与运营”五个关键节点引入公司、孵化创业团队,与课程建设协同推进。
二、线下课堂如何上课?
答:
线下课堂教案安排如下:
教学步骤 | 具体内容 | 教学时长 |
一、新课导入 | 1、介绍本节课程概况,引入相关概念; 2、带领大家回顾前期学习的内容,阐明内在 联系规律; |
10分钟 |
二、讲新课 | 1、播放前期录制的教学视频,让大家在观看的过程中对相关课程内容与相关思想有一定了解; 2、教师结合视频内容进行相关内容的补充讲解,加深学生理解深度。 |
15分钟 |
三、学生参与 (提问、练习与反馈) | 在教师讲解完后,学生划分小组并根据授课内容进行交流讨论。每组选派代表结合自己遇到的实际问题向老师提问,老师进行解答,并对大家的共性问题进行再一次的讲解。 |
12分钟 |
四、总结 | 教师对学生在实际学习与实践过程中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对教学的重点内容进行再次强调,布置相关作业。 |
3分钟 |
五、评价
| 此次课程教学做到了实用性、趣味性与系统性的良好结合,运用了多种教学方式,以任务为驱动,引导学生更有效地进行学习。 学生普遍反映在课程中学到了先进的理念与实用的方法,教学的各个环节层层深入,每一步的讲解演示都很清晰,对疑点、难点问题的解答及时,协调好各位同学的学习进度,理清了产品打造的相关思想与方法,并有兴趣进行更深入的学习。 总体来说,此次课程对于整个产品打造课程来说,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学生的能力进行了适度的拔高,也激发了大家学习产品打造课程的兴趣,将为学生后期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
5分钟 |
三、有些流程图表不太清晰?
可以使用手机全屏观看,绝大多数流程图表都可以看清楚了。如果还有个别文字看得不太清楚,可以通过同步课件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