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中西文化比较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19年12月30日 ~ 2020年02月29日
学时安排: 3-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4017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41)
spContent=从清际礼仪之争到现时中美贸易争端,从《刮痧》用药到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之冲撞,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之冲撞与融合对话,从庙堂之治国理政到山林之夫妻相处小儿看病,它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此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代,愿我们一起,从无意识的自发面对,走向自觉地反思。
从清际礼仪之争到现时中美贸易争端,从《刮痧》用药到传统与现代企业管理方式之冲撞,自明末清初西学东渐以来,中西文化之冲撞与融合对话,从庙堂之治国理政到山林之夫妻相处小儿看病,它已渗透到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面对此文明交流互鉴的新时代,愿我们一起,从无意识的自发面对,走向自觉地反思。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这个文化交流对话的世纪, 现代信息技术等全球化因素使新时代的我们可以、甚至不得不随时面对世界上迥然相异的文化传统, 而在人类过去几千年文明史中, 大部分人终其一生, 更多是沉浸在自己的传统中, 遥远的异族文化只属于偶然的猎奇, 不会产生必须面对的文化压力。时至今日,从饮食生活到学理思考、企业管理乃至治国理政,都需要有足够智慧来面对中西文化之差异与交融,特别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之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更是离不开其它文明之交流对话中的外在激励与刺激。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文明因交流而多彩,文明因互鉴而丰富。文明交流互鉴,是推动人类文明进步和世界和平发展的重要动力……我们应该从不同文明中寻求智慧、汲取营养,为人们提供精神支撑和心灵慰藉,携手解决人类共同面临的各种挑战。“


        本课程首先通过范式等理论反省跨文化比较研究的方法论问题,再从世界诸文明之交汇发展历史来看现今中西文化冲撞可能的路径与方向,从李约瑟难题切入探讨中西自然观的差异,从内在超越与外在超越的不同分析中国传统不同于西方的信仰模式,结合《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分析中国适应于现代商业社会的独特伦理文化,分析现时代中国、日本、印度、俄罗斯、欧陆、英美、中东、拉美、非盟等不同文明话语体系的结构,以及中西传统在心理文化、政治文化、民主文化等诸多方面的不同观点,探索马克思主义在新时代如何更好地引领中西文化之交流对话。


        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可以从历史与科学、心理、政治、信仰等多种维度了解中西文化之差异,对各种学术思考、企业管理、社会管理、国际交往乃至日常生活,提供一个必要的理解中西文化的背景素养,从而能以更广阔的视角面对学习工作与生活。


        本课程并不是从建筑、饮食、艺术、交际等某个具体社会生活方面对比中西文化,而是侧重从方法论自觉、科学、政治、伦理、信仰等思想文化层面进行更抽象深入地探讨,并尽力使理论的思考与日常现实相对接,从而更有喜闻乐见的可读性。

课程大纲
导论
课时目标:了解中西文化冲撞的普遍性,了解文化比较研究的意义在于,通过异质的文化传统提供一面反观自身的镜子以借鉴,对本课程的基本内容结构有所了解。
1.1 迂回与进入
1.2 遍在的文化冲撞
1.3 课程结构介绍
比较研究方法论
课时目标:了解比较研究的特殊性、比较研究中的方法论陷阱,知道范式等提供的整体主义方法论视角,知道文明比较是不舍本身传统的交流对话。
2.1 大问题之研究
2.2 相异传统的范式问题
2.3 从体用之争到互镜创新
中西文化之历史河系
课时目标:对中西文化发展的历史河系有一个整体性了解,了解文化传统交流对话经常存在的三个阶段,了解中西文化对话发展的未来方向。
3.1 轴心时代之原型期
3.2 文化交流之格义比附期
3.3 文化交流之潜隐外化期
3.4 文化交流之互镜创新期
3.5 现时代之中西文化交流
生死有别之信仰文化
课时目标:了知中国传统乐生入世的内在超越与西方传统重视彼岸世界的外在超越之不同,认识到中国传统文化提供了一种不同于西方的信仰模式,不能视为文化上的二等民族。
4.1 生与死
4.2 内与外
4.3 到达与崇拜
4.4 实用主义还是实践主义
4.5 从比喻到了义
从心理看中西文化差异
课时目标:了知中西心理文化之差异。
5.1 道与上帝
5.2 集体与个人
5.3 整体与局部
5.4 依存与独立
5.5 伦理与规则
异业同工的中西商业伦理
课时目标:了知各文明为商业活动提供精神动力与行为约制的独特传统,建构弘扬新时代中国特色的优秀企业家精神。
6.1 韦伯命题
6.2 日本文化转型中的商业精神
6.3 海外华商群体商业精神
6.4 中国传统儒商商帮伦理文化
6.5 新时代中国企业家精神
良治善政的中西之思
课时目标:从历史、理论与现实的多维角度,了知中西政治文化传统的思想、理念及价值观的异同与优劣。
7.1 民主与民本
7.2 平等与差等
7.3 霸道与王道
7.4 精英与大众
7.5 制衡与均衡
7.6 异化与扬弃
春兰秋菊之科技文化
课时目标:春兰秋菊其形各异,但皆有其独特芳香与价值,中西传统文化提供了不同的面对自然界的认知实践方法,我们在大力学习西方科技的同时,也应重视中国传统科技之独特价值与资源,中西之争并非古今之争。
8.1 李约瑟难题
8.2 经验主义与理性主义
8.3 有机论与机械论
8.4 中国传统科技的现代价值
8.5 再看中西医论战
交相辉映——而今多彩的世界文明
课时目标:走近多姿多彩的世界文明,了解历久弥新的多种话语体系,探讨文明之间的张力,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之构建。
9.1 荆棘与玫瑰之西方文明
9.2 或跃在渊之斯拉夫文明
9.3 历久常新之东亚文明
9.4 亦东亦西之印度文明
9.5 面纱与疏漏之中东文明
9.6 从文明冲突论到人类命运共同体
以马为体、涵容中西——当代中国文化的建设与发展
课时目标:了知在中西文化思潮交流、交融、交锋日益激烈的当今时代,中国文化未来发展的指导思想、基础滋养及文化的“引进来”与“走出去”等重要问题。
10.1 精魂:马克思主义
10.2 源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10.3 镜鉴:人类优秀文明成果
10.4 传播:推动中国文化“走出去”
展开全部
参考资料

境界与超越:东西文化的形而上对话,陈世锋著,世界图书出版社,2012.

武汉大学
6 位授课老师
陈世锋

陈世锋

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刘水静

刘水静

副教授,博士

陈武

陈武

讲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