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第3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3年06月13日 ~ 2023年08月31日
学时安排: 待定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992 人参加
立即自学
往期不提供结课证书,想参加下学期课程, 点击这里预约>>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3)
spContent=课程关注两类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1自然科学各学科从哲学中不断地分离出来,给哲学留下了科学现在不能回答也许永远也不能回答的问题,诸如宇宙如何诞生、时间的形态、生命的本质、意识、自由意志等等。 2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科学思想日臻深邃,不断重塑哲学的议程,诸如 决定论是否意味着生命本身、宇宙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价值和目的? 科学理论究竟仅仅是用来预见和说明的工具还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理? 还原论的原则能否贯彻到底?人类的情感、意志 、理性、想象力能否还原为大脑神经网络的活动,最终还原为原子分子夸克的行为? 虚拟现实使我们身心分离,我们还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吗? 科学狂飙突进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生命伦理的困境、人工智能对人类尊严的挑战等等,都在迫使我们思考 - 科学技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在哪?
课程关注两类科学中的哲学问题 1自然科学各学科从哲学中不断地分离出来,给哲学留下了科学现在不能回答也许永远也不能回答的问题,诸如宇宙如何诞生、时间的形态、生命的本质、意识、自由意志等等。 2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科学思想日臻深邃,不断重塑哲学的议程,诸如 决定论是否意味着生命本身、宇宙本身也就失去了意义、价值和目的? 科学理论究竟仅仅是用来预见和说明的工具还是关于这个世界的真理? 还原论的原则能否贯彻到底?人类的情感、意志 、理性、想象力能否还原为大脑神经网络的活动,最终还原为原子分子夸克的行为? 虚拟现实使我们身心分离,我们还是完整意义上的人吗? 科学狂飙突进所带来的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生命伦理的困境、人工智能对人类尊严的挑战等等,都在迫使我们思考 - 科学技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在哪?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在古希腊时代,科学和哲学是一回事,都是追问世界的本质和根据的活动,从几何学开始,自然科学各学科从哲学中不断地分离出来,走向独立发展的道路,现代生命科学、数学、物理学、人工智能开始运用原本属于自然科学的逻辑分析、试验方法解答人类精神最为深邃的,原本属于哲学的问题,如生命的起源、宇宙的未来、时空本性、数本身、生命意义、自由意志、意识 …等等,但是,不论科学有着多么伟大的力量,“它永远不能反映存在者整体”,自然科学的思想和方法有自己有所不能的边界,科学现在不能,也许永远不能回答这样一些整体性的问题,如果要关照生命和宇宙整体,“我们不但需要科学,而且需要伦理学、艺术和哲学;我们需要领悟一个神圣的奥秘,我们需要有同神灵一脉相通的感觉,”

科学也不仅仅是思想,现代科学革命开启了一个对人类整体而言更加深刻的进程-科学技术化

现代科学如同阿拉丁神灯,呼唤出现代技术的巨人,可上九天揽月,可下五洋捉鳖,似乎有着无穷的潜能。计算机无限地拓展着人的智力;航天技术让人类在太空和月球漫步;哈勃望远镜将人类的目光延伸到130亿光年外宇宙的开端处;基因工程在分子层面对生命个体进行操作…, 人类不但用思想也用行动开辟着世界的疆域,也重新塑造着自己。

21世纪,数字技术大放异彩。移动互联、大数据、人工智能深入到人类生活衣食住行各个方面。数字技术本身就是科学技术化、技术科学化的产物。以手机为例,“方寸之间,集人类数千年科学和技术成果之大成,数百位科学家、发明家薪火相传,才带来今天这种执世界于掌心的智能设备。每次打开手

机,都使用物理、化学、光学、电磁学、计算机、互联网、无线电通讯、量

子力学、相对论的原理。科学与技术水乳交融,巧夺天成。”

科学技术有所为有所不为的边界在哪?

技术化的科学狂飙突进,无所不能,但也带来了环境污染、核战争的威胁、生命伦理的困境、人工智能对人类尊严的挑战等等,都警示着我们,科学已经被自己释放出的巨大能量冲昏了头脑,忘记了自己的来处和归途。历史告诉我们,人类只要拥有一种能力就注定会使用它,那个刹车在哪儿?

科学曾经是自由的学问,起源于好奇心和人类理解这个世界以及自己的万丈雄心。今天技术化的科学越来越受到资本和权力的支配,要服务国家意志,实现资本利益。

但是这不是故事的全部。真正的原创性的科学成就从来都不是在国家意志或资本的要求下获得的,真正伟大的科学成就来自于科学自由精神的激励。

我们倡导科学的自由精神,因为它点燃了人类探索未知追求真理的精神火炬,同时也认识到科学不是人类精神的全部,科学有自己有所能 有所不能的边界,一旦跨越边界,科学就会异化为非人的异在的力量,会伤害到世界也会伤害到人类自己。憧憬未来,要让让技术成为艺术,让科学回归人性。

(一)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对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革命所带来的科学思想变革及当代数字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

(二)课程的性质和定位:本课程属于全日制大学本科哲学专业的专业必修课和理工科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三)本课程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认识科学和哲学的关联,理解科学,升华哲学思维。

 


授课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使学习者对科学中的哲学问题,特别是相对论和量子革命所带来的科学思想变革及当代数字科学中的哲学问题有一个较系统、较完整、较清晰的了解和把握。旨在开拓学生的视野,认识科学和哲学的关联,理解科学,升华哲学思维。

 



课程大纲
科学的形象
课时目标:理解:(1)科学与哲学的关系(2)自然科学各学科从哲学中不断地分离出来,给哲学留下了那些科学现在不能回答也许永远也不能回答的问题?(3)现代科学的发展使得科学思想日臻深邃,不断重塑着哲学的议程
1.1 科学与哲学
1.2 让科学回归人性
哲学基本问题
课时目标:理解:(1)什么是形而上学?(2)什么是辩证法?(3)哲学理论区别与科学的重要特质
2.1作为存在的存在
2.2追问万物本源
2.3爱智慧
2.4 哲学理论不可反驳
现象学方法
课时目标:理解:(1)要素是抽象物,与整体可区分但不可分离。(2)事物可以多种方式表达,但事物本身不同与它的任何表达。(3)事物都是在缺席与在场的混合中被给予
3.1部分与整体
3.2多样性与统一性
3.3在场与缺席
探索无穷小
课时目标:(1)了解量子学说诞生的工业背景(2)理解薛定谔波函数方程、海森堡矩阵力学和费曼路径积分的物理意义(3)了解EPR佯谬,贝尔不等式,墨子号三大科学任务。
4.1 量子革命
4.2 量子力学的三大核心方程
4.3 世纪之争
生命
课时目标:生命曾是神秘的,“是我们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秘密,而大地正是这秘密的居所,因为有了这个居所,生命才安全;因为有了这个秘密,世界才充满意义。”亚里士多德称这个秘密为灵魂:生长的灵魂、感觉的灵魂、理性的灵魂。“创世纪里神说,要有生命,于是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神说要模仿神的样子造人,并赋予他灵魂,让他分有神性,让人成为天地之心、万物之灵,于是第一个人-亚当就诞生了。现代生物工程意欲破解生命的秘密。生命机体被解剖、分析,操控、改变,直达最隐秘的基因层面,我们能够制造模仿生命行为各类自动机,造出模仿人类思维的人工智能,于是我们开始相信,也许有一天,科学能够揭示出生命过程的所有机制,生命不再有奥秘,可是依旧存在无以名状的恐惧和不安,这来自对生命的敬畏和领悟,生命是这个星球最伟大的秘密,破解她,最先毁灭的是人类自己。
5.1这个星球上最伟大的秘密。
5.2生命科学奉为圭臬的“中心法则”
5.3人类基因组测序计划
5.4生命的奥秘不可穷尽
宇宙论
课时目标:在古希腊哲人那里,“宇宙”cosmos是一个哲学、形而上学概念,是看待世界整体的一种独特眼光。现代宇宙学自诞生之日起,就尝试运用科学实证的方法去探索宇宙整体的属性,诸如:“宇宙是如何起源?”“宇宙未来的命运将会怎样?”“宇宙空间有限还是无限“,这样一些本属于哲学思辨的主题。1917年,爱因斯坦写出第一个宇宙动力学方程,并建立了一个静态、各向均匀同性、有限无边的宇宙模型,为现代宇宙学奠定了理论基础。后来的科学家们都是在此基础上建构宇宙模型,可是后继的宇宙模型有个共同特点-它们都是动态的,膨胀或者收缩。 大尺度星云红移现象的发现和哈勃定律直接支持了宇宙膨胀模型,这也意味着真正实证科学意义上的既有理论研究又有观测检验的现代宇宙学诞生了。现代宇宙学诞生以后很快迎来了自己发展史上的一次高潮,这次高潮是由微波背景辐射对大爆炸宇宙模型的证实所带来的。之后大批物理学家从各个分支学科带着不同学科的研究视角转入了宇宙学领域,研究热潮延续至今,这一领域已成为现代物理学理论与实验的引人注目的生长点。宇宙为何存在?为何如此存在?科学回答了吗?科学能够回答吗?霍金说科学理性告诉我们,宇宙创生于无,上帝也是在虚无中创造世界。上帝说要有光,于是一切成为光明。 我们似乎看到了理性与上帝的和解,看到了科学理论有所不能的边界。
6.1古典宇宙论
6.2现代宇宙学的创立
6.3现代宇宙学的发展
6.4第一个宇宙自足解
时间
课时目标:科学时间是钟表上的读数,钟表是时间均匀属性的物化,这是一个相互规定的循环论证,超越的办法是反思时间概念形成的历史, 通过对历史的追溯揭示出: 科学时间是对变化的度量,其均匀性由时间自身内在的无差异性所决定。辩证理性时间,作为时间的时间、 时间的概念,则是变易本身, 变易是从无到有、从有到无,是产生和消逝的同一。相对论最革命的地方是揭示时间和物质运动内在的就是统一整体。爱因斯坦特别曾想把“相对论”改名叫”绝对论.”相对论的核心内容是证明科学规律是不变的绝对的,相对论中也有绝对时间-固有时间。科学时间的一个本质规定是有限性,或说时间性,这是由科学时间的定义,由变易的规定所规定, 辩证理性时间则意味着永恒,意味着永恒的现在,意味着呈现于现在的永恒的变化、创造、自我否定、 自我规定的理性精神。
7.1自然科学时间
7.2辩证理性理解的时间
7.3相对论时间
7.4科学时间有限
7.5时光永恒
意识
课时目标:人工智能通常定义为通过计算机程序来呈现人类智能的技术。人类智能可以大体区分为感知能力、认知能力、创造力、智慧,智慧相关意识,相关自由意志。人类认知世界的方式和人工智能完全不同。人工智能依据数学和逻辑算法,人类认知的基础却是想象力,人类会同时运用感情、意志、逻辑和想象力去认知世界,人工智能的认知水平虽然在不断提高,但是人工智能的创造力和智慧还是零。现有的人工智能都只能解决问题,却不具备提出问题的能力,并且所有的目的、意义、价值、情感都在算法之外,人工智能还只是个工具。创造力,意识、自由意志如何产生的? 如何才能发展出目的、意义、价值、情感? 人工智能在这方面的研究几乎没有。人的意识、自我意识、想象力如何起源? 神经网络、心理、生理、生物学上的基础是什么? 这在科学上还是个谜,可是意识、自我意识、想象力一旦产生,作为人类独有的精神属性就遵循自由的规律。“意识”是人类精神的第一件成品。一切真正意义上属于“人”的活动都是“有意识的,都伴随着原初的是想象力和情感能力,意识的产生带来巨大的精神成果,使动物也有的直观“表象”上升为“概念”;使得动物也有的“欲望”上升为“意志”;使动物也有的“情绪”上升为“情感”,人类拥有了高贵的神性-自由意志。
8.1人工智能的边界
8.2意识的结构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自然科学基础、科学史和科学哲学基本知识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一)基本参考资料

 

爱因斯坦:《狭义与广义相对论浅说》《相对论的意义》

           《爱因斯坦文集》(一、二、三)

霍金:《大设计》、《果壳中的宇宙》、《时空本性》

刘辽、赵峥:《广义相对论》

[美]佩斯著,《上帝是微妙的...爱因斯坦的科学与生平》

[丹麦]N.玻尔著,《尼尔斯·玻尔哲学文选》

 [德]W.海森堡著,《物理学与哲学》

[奥地利]E.薛定谔著,《薛定谔演讲录》   

吴国盛:《技术哲学讲演录》、《什么是科学》

李宏芳著,《量子实在与薛定谔猫佯谬》

周祝红,《思辨的宇宙》,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周祝红,《追问科学》,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


(二)进一步参考资料:


 

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

恩格斯. 自然辩证法

[古希腊] 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

[德]黑格尔:《小逻辑》 、《哲 学 史 演 讲 录》

邓晓芒:《哲学史方法论十四讲》《思辨的张力》

彭富春:《 哲学美学导论》

波普尔:《猜想与反驳》《实 在 论 与 科 学 的 目 标》

丹皮尔:《科学史》

[美]罗伯特. 索科拉夫斯基:《现象学导论》

 ◆[美]亚历克斯. 罗森堡: 《科学哲学》

刘青峰:《让科学的光芒照亮自己》

  [英]保罗∙戴维斯著:《上帝与新物理学》

[美]托马斯∙库恩著:《科学革命的结构》

 [美]爱德文∙伯特著:《近代物理科学的形而上学基础》

林德宏著:《科学思想史》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年版。

 



显示全部
武汉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周祝红

周祝红

周祝红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0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4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