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第6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5年04月12日 ~ 2025年08月12日
学时安排: 每周3-5小时
进行至第14周,共18周 已有 236 人参加
立即参加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1156)
spContent=《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土的组成与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土强度、变形和渗流这三个核心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应用。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土力学被广泛应用在地基基础、挡土墙、堤坝等土工建筑物设计中,是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重要分枝。本课程是北京市优质本科课,北京科技大学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曾获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本科教学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课程承继了北京科技大学大学岩土工程学科教学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由教学团队主编的配套教材《土力学基本原理与应用》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课程由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系刘洋教授领衔主讲,教学团队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生动活泼的案例分析,将为学习者开启土力学这扇大门,走进土力学的缤纷世界。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课程利用力学的基本原理研究土的组成与物理力学性质,包括土强度、变形和渗流这三个核心理论问题,以及与之相关的工程应用。作为一门既古老又年轻的学科,土力学被广泛应用在地基基础、挡土墙、堤坝等土工建筑物设计中,是土木工程、地质工程、工程力学等学科的重要分枝。本课程是北京市优质本科课,北京科技大学精品课程、课程思政特色示范课,曾获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本科教学一等奖等10余项奖励。课程承继了北京科技大学大学岩土工程学科教学特色,强调理论联系实际,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由教学团队主编的配套教材《土力学基本原理与应用》是高等学校土木工程专业规划教材。课程由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土木系刘洋教授领衔主讲,教学团队通过深入浅出的理论讲解和生动活泼的案例分析,将为学习者开启土力学这扇大门,走进土力学的缤纷世界。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土力学》是土木工程专业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是利用力学基本知识辅之以描述土松散体特性(压缩性、渗透性、强度特性)的理论所建立的一门学科。它主要研究土的组成与物理力学性质、土中的渗流、抗剪强度、变形和固结、土压力、地基承载力与土坡的稳定性等土工问题。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可以了解土的成因和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建立土体的应力分布理论求解方法,掌握土体的渗流、变形和强度等方面的工程性质和理论计算方法,达到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的渗流和变形问题。学完本课程后,能够根据土力学基本原理,对挡土墙受力状态、地基承载力及边坡稳定等土工构筑物的分析建立计算模型,能正确判断分析结果的合理性,并能在工程设计计算中应用新的方法和技术。此外,课程结束后,能掌握一般土工试验方法,并能够针对土力学问题建立物理模型,设计试验方案,并能够正确分析判断试验数据和结果的合理性,培养岩土工程分析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北京市优质本科课、北京科技大学精品课程,课程曾获北京科技大学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北京科技大学本科教学一等奖,主讲老师曾获北京市青年教学名师、北京科技大学青年教师课堂教学评比竞赛奖二等奖、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一等奖、优秀教案奖等。

授课目标

(1) 知识方面:掌握土力学的基本原理,了解土的成因和工程分类方法,熟悉土的基本物理力学性质,掌握地基沉降、地基承载力、土压力计算方法和土坡稳定分析方法,了解相关的国家规范、法规。

(2) 能力方面:能应用土力学的基本原理和方法解决实际工程中地基稳定、变形和渗流等问题,并能够设计和完成一般土工试验,正确分析试验结果的合理性。

(3) 素质方面:了解现代土力学的发展趋势与前沿,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形成科学的思维方式,通过对工程案例的分析培养创新意识与创新思维,进一步建立土木工程师的责任意识与职业精神。

课程大纲
土的三相组成与物理性质
课时目标:(1)能够绘制土颗粒的级配曲线,理解其含义并能够评价土的工程性质;(2)熟练掌握土的三相指标的定义和相关计算;(3)熟知粗粒土和细粒土的各自特点,它们各利用何种指标对其性质进行描述;(4)了解土是如何形成的,以及土的矿物成分、土中水和其中的电解质、土的结构对土的工程性质的影响;(5)了解土的分类原则和分类方法。
1.1 土的三相组成
1.1.1 固相颗粒
1.1.2 黏土矿物
1.1.3 土中的水
1.2 土的物理指标与物理状态
1.2.1 土的物理指标与三相草图法
1.2.2 土的物理状态
1.3 土的工程
1.4 土的压实性
土的渗透特性与渗流
课时目标:(1)掌握Darcy渗透定律的基本理论;(2)了解影响土的渗透性的主要因素;(3)掌握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4)掌握渗透力的概念和计算方法;(5)熟知流土现象和管涌现象的发生条件及判别方法;(6)了解渗透破坏类型和防治措施。
2.1 土的渗透特性
2.2 土的渗透规律
2.2.1 达西定律
2.2.2 渗透系数的测定方法
2.2.3 层状地基的渗透系数
2.3 渗透变形与渗透破坏
2.3.1 渗透力与临界水力坡降
2.3.2 管涌与流土
2.4 二维渗流与流网
2.4.1 平面渗流
2.4.2 流网
地基中的应力计算
课时目标:(1)掌握半无限土体内部自重应力的计算;(2)掌握基础底面压力计算的简化方法;(3)掌握利用弹性力学理论计算各类分布荷载作用下半无限土体内部的竖向附加应力大小;(4)掌握有效应力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3.1 地基中的应力状态
3.2 地基中的自重应力
3.3 基底压力分布与计算
3.3.1 基底压力分布
3.3.2 基底压力计算
3.4 地基中的附加应力计算
3.4.1 布辛内斯克解
3.4.2 矩形和圆形基础下的附加应力
3.4.3 条形基础下的附加应力
3.4.4 角点法
3.5 有效应力原理
3.5.1 太沙基有效应力原理
3.5.2 自重应力下的有效应力:静水条件
3.5.3 自重应力下的有效应力:渗流条件
3.5.4 有效应力原理讨论
土的变形特性与地基固结沉降计算
课时目标:(1)利用固结仪确定土的压缩性和压缩性指标,掌握压缩性指标的物理意义;(2)掌握分层总和法和规范法计算土的沉降;(3)了解固结沉降的概念和一维固结理论及边界条件对固结沉降解的影响;(4)掌握太沙基一维固结沉降理论及沉降计算。
4.1 土的变形特性
4.2 剪切变形与体积变形
4.3 土的压缩性及其测定方法
4.4 土的一维压缩指标
4.4.1 土的一维压缩指标:压缩系数
4.4.2 土的一维压缩指标:压缩指数
4.5 土的固结状态与原位压缩曲线
4.5.1 土的固结状态
4.5.2 土的原位压缩曲线推求
4.6 地基最终沉降量计算
4.6.1 分层总和法
4.6.2 规范法
4.9 地基固结过程分析
4.9.1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物理模型
4.9.2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数学模型
4.9.3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方程求解
4.9.4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沉降-时间关系
4.9.5 太沙基一维固结理论:固结系数测定
土的强度
课时目标:(1)熟知确定土的抗剪强度的方法:(2)了解排水和不排水强度的意义和区别;(3)熟知如何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选择适当的试验方法;(4)掌握如何确定土的抗剪强度指标及其影响因素;(5)了解应力路径的基本概念及其对抗剪强度的影响;(6)了解莫尔—库仑强度理论的局限性及确定土的真实强度的困难;(7)掌握土体在剪切作用下黏性土和砂性土的强度特性。
5.1 土的屈服、强度与破坏
5.2 土的强度特性:摩擦与黏聚作用
5.3 莫尔-库伦强度理论
5.3.1 莫尔-库伦强度准则
5.3.2 土中一点的应力极限平衡条件
5.4 土抗剪强度的测定
5.4.1 直剪试验
5.4.2 三轴试验
5.4.3 无侧限抗压强度试验与十字板剪切试验
5.5 应力路径与破坏主应力
5.5.1 应力路径与破坏主应力线
5.5.2 三轴试验的应力路径
5.6 土抗剪强度指标的选用
5.7 砂土的剪切与强度特性
5.8 黏土的剪切与强度特性
5.8.1 排水剪切与强度特性
5.8.2 不排水剪切与强度特性
土压力计算
课时目标:(1)掌握土压力的概念及静止土压力、主动土压力和被动土压力发生的条件;(2)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3)掌握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基本假定和计算方法;(4)掌握朗肯土压力理论和库仑土压力理论的区别和联系。
6.1 土压力分类
6.2 静止土压力计算
6.3 朗肯土压力理论
6.3.1 朗肯极限平衡
6.3.2 朗肯主动土压力计算
6.3.3 朗肯被动土压力计算
6.4 库伦土压力理论
6.4.1 库伦主动土压力计算
6.4.2 库伦被动土压力计算
6.5 两种土压力理论的比较
6.6 几种常见土压力的计算
6.7 水土分算与水土合算
地基承载力
课时目标:(1)掌握确定地基承载力的几种方法;(2)了解如何利用临塑荷载确定地基承载力;(3)了解如何利用极限平衡方法确定地基极限承载力;(4)了解如何利用规范方法确定地基承载力。
7.1 地基承载力以及破坏模式
7.2 地基的临塑荷载和临界荷载
7.3 地基极限承载力
7.3.1 普朗特尔公式
7.3.2 普朗特尔公式的修正
7.3.3 太沙基公式
7.4 地基承载力的确定方法
土坡稳定性分析
课时目标:(1)了解土坡失稳的原因;(2)掌握有渗流和无渗流作用下无黏性土土坡稳定分析方法;(3)掌握用于分析黏性土土坡的整体圆弧滑动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4)了解瑞典条分法和毕肖普条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5)了解复杂情况下(如坡顶有超载或土坡成层或有地下水影响时)土坡稳定分析方法;(6)了解条分法的基本原理和计算。
8.1 土坡稳定性问题
8.2 无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
8.3 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整体圆弧滑动法
8.4 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条分法
8.4.1 条分法基本原理
8.4.2 瑞典条分法
8.4.3 毕肖普条分法
8.5 粘性土坡稳定性分析:最危险滑动面确定方法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工土木工程概论、工程地质学、理论力学、材料力学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刘洋 编著 土力学基本原理及应用, 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中国,北京,2016年8月.

刘洋 编著  土动力学基本原理,清华大学出版社,中国,北京,2020年9月.

常见问题

Q :  

北京科技大学
3 位授课老师
刘洋

刘洋

教授

杨光昌

杨光昌

副教授

李飞

李飞

副教授

推荐课程

【AI智能答疑】26考研·武忠祥·高等数学·17堂课(十七堂课)(预售)

武忠祥

730人参加

【AI智能答疑】武忠祥高等数学·高数基础课(26考研适用)

武忠祥

57209人参加

【AI智能答疑】武忠祥高等数学·高数三大计算·训练营【26考研】

武忠祥

925人参加

大学物理不挂科-1小时学完力学

猴博士爱讲课

303767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