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健康对大学生的全面发展与成长成才有着重要的影响,是将来走向社会,在工作岗位上发挥智力水平、积极从事社会活动和不断向更高层次发展的重要条件。本课程结合大学生的心理特点,选择了与大学生心理健康有关的重要的发展课题,教给大学生应对成长和发展中问题的知识、技能和方法,帮助大家加深对自我及家庭的了解、增进人际交往与压力应对技能,提升心理素质,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和心理危机,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1. 了解心理健康相关知识与常识;
2. 掌握一定的心理调节与压力应对的方法、技能,增强自我心理调适能力;
3. 增进对自我的认识,解决大学适应发展过程中的心理问题,有效预防心理疾病,全面提升心理素质。
第一周 前言
1.2大学生与心理健康
1.3获得心理健康的途径
1.1心理健康的标准
心理健康
第二周 自我认识
2.2良好自我认识的重要性
2.1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
2.3本我、自我、超我
2.4乔韩窗口理论
2.5做真实的自我
自我认识
自我认识
第三周 人际交往
3.1大学生人际交往问题的引入
3.5良好的人际关系的建立
3.2人际交往中的心理学效应
3.3人际吸引的秘密
3.4大学生人际交往中的困惑
人际交往
第四周 情绪管理
4.2情绪对大学生的影响
4.1什么是情绪
4.3情绪管理策略
情绪管理
第五周 学会学习
5.2大学生常见的学习困扰
5.1透视大学学习
5.3提高学习效率的途径
学习适应与调整
第六周 学会恋爱
6.1恋爱中的心理现象
6.2大学生恋爱中常见的心理困扰
6.3恋爱能力的培养
学会恋爱
第七周 理解家庭
7.2家庭对依恋关系的影响
7.3家庭对自我价值的影响
7.5家庭带来的心理困扰
7.4家庭对情感表达的影响
7.1你从家中走来
7.6在家庭中成长
理解家庭
爱的语言
第八周 压力应对
8.3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情绪应对
8.4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认知应对
8.1引言
8.5如何应对压力考验-压力的行为应对
8.2如何认识压力
压力应对
第九周 生命教育
9.2生命的过程
9.1认识生命的诞生和结束
9.4当今大学生对生命的主要困惑
9.5尊重生命,热爱生活
9.3生命的可贵之处
生命教育
熟悉或了解心理健康常识
1. 在规定时间内完成课程学习。
2. 按时完成单元作业与单元测验。
3. 单元作业互评最少个数为5个。
4. 积极参加论坛讨论,只有参与教师在课件中发起的讨论话题,方可计入成绩。
5. 按时完成线上期末考试。
6. 总评成绩60分至84分为合格,可获得合格证书;85至100分为优秀,可获得优秀证书。成绩评定方法:单元作业5%,单元测验20%,期末考试70%,课堂讨论5%。
[1]戴维·迈尔斯,著. 沈德灿,译. 我们都是自己的陌生人.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2: 66-81.
[2]乔纳森·布朗,著.陈浩莺,等译.彭凯平,审校.自我.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11.
[3]理查德·格里格,菲利普·津巴多,著,王垒,王甦,等译. 心理学与生活. 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7
[4]彼得·巴菲特. 做你自己. 北京:新世界出版社.2011.
[5]卡伦·达菲,伊斯特伍德·阿特沃特.心理学改变生活.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7.
[5]萨提亚,著.易春丽,等译.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6] 古畑和孝,著. 王康乐,译.人际关系社会心理学.天津:南开大学出版社,1986.
[7] 阿维拉.天生情人16种.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3.
[8] 许又新.调节与适应.北京:北京出版社,2000.
[9] 郑全全,余国良.人际关系心理学.第2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1.
[10]孙时进,朱育红. 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心理健康理论与实践.华东理工大学出版社,2011.
[11](美)莎朗•布雷姆,等著. 郭辉,肖斌,刘煜,译. 亲密关系. 北京:人民邮电大学出版社,2005.
[12](美)维吉尼亚•萨提亚,著. 易春丽,译. 新家庭如何塑造人.北京:世界图书出版公司,2006.
[13] 张文新,著. 儿童社会性发展.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3.
[14](美)弗洛姆,著. 李建鸣,译. 爱的艺术. 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08.
[15]李焰, 于文宏. 压力管理实务. 北京: 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
[16](美)沃特·谢弗尔,著,方双虎,译. 压力管理心理学. 北京: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9.
心理健康的标准。心理不健康是否就等于精神疾病?
如何调适心情,保持心理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