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油气田开发地质学
第8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09月02日 ~ 2025年01月12日
学时安排: 3-5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1186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200)
spContent=讲奥秘,探索油气前世今生;论方法,揭秘油藏内构外形。 油气田开发地质是探秘石油王国的钥匙,开发地质学带你穿越时空隧道,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悟是什么样的地质环境和演化过程孕育了油气形成、影响着油气田的分布?用什么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刻画和揭示地下油气藏,指导和决策高效的开发?
讲奥秘,探索油气前世今生;论方法,揭秘油藏内构外形。 油气田开发地质是探秘石油王国的钥匙,开发地质学带你穿越时空隧道,领略大自然的神奇造化,感悟是什么样的地质环境和演化过程孕育了油气形成、影响着油气田的分布?用什么样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去刻画和揭示地下油气藏,指导和决策高效的开发?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课程背景

1.石油和天然气是重要的战略资源,影响着人们的衣食住行、国民经济的发展、国际政治与国家安全,油气的勘探与开发地质是构建油气王国的基础。

2.《油气田开发地质学》是石油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等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石油工程专业的专业核心课程,是测绘、数学、应用物理、俄语等专业的跨学科选修课程。

3.本课程系统阐述油气的生成、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油气田静态地质描述、剩余油分布和开发动态地质分析;带领学生穿越时空,探秘油气的前世今生,掌握揭示地下油气藏内构外型的能力。

4.培养人生观、价值观端正、知识丰富、能力全面的高素质人才。

课程目标

1.掌握油气的生成、储集等成藏地质要素,以及油气藏的形成与分布规律等基本油气地质理论;

2.掌握油层对比、沉积微相、地下构造、油气藏温压及储量计算等揭示地下油气田地质特征的方法、思路和技术;

3.培养家国情怀,提升问题分析、辩证思维、探究和实践能力。能够在特定的油气资源勘查与开发活动中发现问题,对提高油气采收率进行把脉,并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案,为从事石油开发工程实践奠定坚实的专业理论基础。

课程特色

1. 以油气勘探与开发的整体观为线索,用辩证、发展、综合的方法解读油气藏的形成、勘探与开发的过程、地质与提高采收率的关系,油气田开发地质的研究内容及方法;

2. 本课程的视频有 “中英文字幕版”和无字幕中文版两套 配套有虚拟仿真实验、案例分析教材、全英文课程、扩展文献、油气勘探新进展等MOOC特色栏目和资源。

3. 以学生的能力培养为核心,融入案例及实际工程问题;帮助学生培养地质思维,掌握解决复杂工程问题的思路与方法。教学内容融入学科前沿,案例式教学与虚拟仿真实验结合。虚拟仿真、3D动画形象展示圈闭、油气运聚、烃源岩、岩心观察、录井井场等。

4. 立德树人,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教学,引导学生了解石油、热爱专业,奉献党和国家。本课程中融合了一些勘探发现、功勋井、勘探故事等,如“一粒岩屑发现一个大气田”、“一块比黄金还贵的岩心”等,带您了解油气勘探开发工业背后一些鲜为人知的故事。

授课目标

本课程理论、方法、技术与实践相结合,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综合运用多种资料分析和解决油气田地质问题的思维、技能和方法,为找油、油气田静态和动态地质分析、提高采收率等,奠定较为坚实的基础。

课程大纲

01 绪论(第一周2学时)

1.1 油气:延伸人类梦想

1.2.1 油气田的分布特点--大油气田在哪儿?

1.2.2 油气地质的基本理论—为什么大油气田分布不均匀?

1.3 开发地质学的含义及课程体系

1.3.1 开发地质学的作用--发现了油藏之后我们该干什么

1.3.2 开发地质学的课程体系、课程特点

第一章测试

第一章 单元讨论:石油为不可再生能源,但探明储量每年都在增加,为什么?

阅读文献“:70年陆上油气勘探回眸、新世纪铁人王启民,谈谈自己对我国石油工业发展的感想

02 多彩的石油与油气的生成(第二周2学时+第三周4学时)

2.1.1 石油的化学组成

2.1.2 石油的物理性质

2.1.3 天然气的组成及特征

2.1.4 油田水的组成及特征

2.2.1 油气的成因假说

2.2.2 生成油气的原始物质—哪些物质是生油气的主力?

2.2.3 油气生成的地质及理化条件—哪些条件有利于有机质生油?

2.2.4 油气生成的过程—有机质生油还是生气?

2.2.5 烃源岩的特征与评价—如何确定能否生成油气的石头?

虚拟仿真实验:原油的特征

第二章测试

第二章单元讨论:利用油气有机晚期生油理论,解释四川盆地富气、渤海湾盆地富油的原因?

03 油气的储集层与盖层(第四周4学时)

3.1 储集层的特征与类型—什么样的石头可以产油?

3.2.1 碎屑岩储集层特征

3.2.2 影响碎屑岩储层储集性能的地质因素

3.3 碳酸盐岩储集层

3.4 其它岩类储集层

3.5 油气盖层的特征及类型—什么样的石头可以封盖油气?

虚拟仿真实验二:烃源岩的特征与分析

虚拟仿真实验三:储集岩的特征与分析

第三章测试

04 油气运移与油气藏的形成(第五周4个学时+第六周2个学时)

4.1.1 油气的初次运移—油气如何从烃源岩中运移出来?

4.1.2 油气的二次运移—油气如何运移到油气藏?

4.2.1 圈闭的概念及度量

4.2.2 油气藏的概念及度量

4.3.1 形成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充足的油气来源

4.3.2 形成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有利的生储盖组合

4.3.3 形成大油气藏的地质条件--有效的圈闭

第四章测试

05 油气聚集单元与油气的分布(第六周2个学时+第七周2个学时)

5.1.1 油气藏的类型

5.1.2 构造油气藏

5.1.3 地层及其他类型油气藏

5.2.1 油气聚集单元--油气田与油气聚集带

5.2.2 油气聚集单元--含油气盆地

5.3 油气勘探的理论及思路

第五章 油气运聚单元

06 钻井地质设计与地质录井(第七周2个学时+第八周4个学时+第九周2个学时)

6.1.1 钻井地质设计-井别划分

6.1.2 钻井地质设计-井号编排

6.1.3 钻井地质设计-直井地质设计

6.1.4 钻井地质设计-定向井的概念与分类

6.1.5 钻井地质设计-定向井的地质设计

6.2 地质录井方法

6.2.1 岩心的作用与取心原则

6.2.2 取心方法及资料整理

6.2.3 岩心描述及图件编制

6.2.4 岩屑录取流程及深度确定

6.2.5 岩屑观察及资料整理

6.2.6 钻井液录井

6.2.7 钻时录井

6.2.8 荧光录井

6.2.9 气测录井

石油故事

虚拟仿真实验四:钻录井井场漫游;实验五:录井过程的学习与认识

虚拟仿真实验六:岩心观察与描述

第六章 钻录井地质测试

07 地下油气层的划分、对比与沉积微相(第九周2个学时+第十周4个学时)

7.1.1 油气层的划分与对比-地层对比概述

7.1.2 油气层的划分与对比-油层单元划分及对比依据

7.1.3 油气层的划分与对比-油层对比方法与对比程序

7.1.4 油气层的划分与对比-油层对比成果

7.1.5 油气层的划分与对比-碳酸盐岩储集单元对比

7.2 沉积微相

7.2.1 沉积微相的分析程序

7.2.2 岩心相分析

7.2.3 利用SP等测井曲线形态分析沉积微相

7.2.4 地层倾角测井分析沉积相

7.2.5 成像测井分析沉积相

7.2.6 油层细分沉积相研究的意义

虚拟仿真实验七:采油井场漫游

第七章测验

08 油气田地下构造特征(第十一周4个学时+第十二周2个学时)

8.1 地下构造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8.2.1井下断层的研究- 井下断层存在的标志

8.2.2 井下断层的研究-井下断点的确定及组合

8.2.3 井下断层的研究-断层封闭性研究

8.3.1 油气田地质剖面图的编制

8.3.2 井位校正和井斜校正

8.4 油气田构造图的编制

第八章测试

09 油气田温压特征与储量计算(第十二周2个学时+第十三周4个学时)

9.1 异常地层压力

9.2.1 油层压力-原始油层压力

9.2.2油层压力- 目前油层压力

9.3.1油气储量的概念- 术语和定义

9.3.2 油气储量的概念-油气储量分类与分级

9.4 容积法计算油气储量

9.4.1 容积法储量计算公式

9.4.2 含油面积确定

9.4.3 有效厚度确定

9.4.4 单储系数确定

第九章测试

10 剩余油分布(第十四周2学时)

10.1剩余油的概述

10.2剩余油的微观形成机理

10..3剩余油饱和度

10.4剩余油分布的主控因素

课外学术讲座(仅供教学,请勿传播)

不忘初心 努力学习

测井技术在油气勘探开发中的应用

录井技术与应用

勘探高效部署与实践

结缘地质

石油精神经典视频

“人民楷模”王启民

向深部进军

不老人生——李德生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地质学基础

证书要求

为积极响应国家低碳环保政策, 2021年秋季学期开始,中国大学MOOC平台将取消纸质版的认证证书,仅提供电子版的认证证书服务,证书申请方式和流程不变。

 

电子版认证证书支持查询验证,可通过扫描证书上的二维码进行有效性查询,或者访问 https://www.icourse163.org/verify,通过证书编号进行查询。学生可在“个人中心-证书-查看证书”页面自行下载、打印电子版认证证书。

 

完成课程教学内容学习和考核,成绩达到课程考核标准的学生(每门课程的考核标准不同,详见课程内的评分标准),具备申请认证证书资格,可在证书申请开放期间(以申请页面显示的时间为准),完成在线付费申请。

 

认证证书申请注意事项:

1. 根据国家相关法律法规要求,认证证书申请时要求进行实名认证,请保证所提交的实名认证信息真实完整有效。

2. 完成实名认证并支付后,系统将自动生成并发送电子版认证证书。电子版认证证书生成后不支持退费。


参考资料

国景星,李红南,张立强,等.油气田开发地质学,2017,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立强主编,油气田开发地质学基础练习与案例分析,2020,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蒋有录,查明,石油天然气地质与勘探,2006,石油工业出版社

张立强主编,油气田地下地质学,2023,中国石化出版社

张立强主编,油气地质类专业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022,中国石油大学出版社

张立强,等 . https://www.ilab-x.com/details?id=3018&isView=true  油田地质实习虚拟仿真实验项目(国家虚拟仿真实验项目)。 

常见问题

没有地质基础可以学习该课程吗?

可以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14 位授课老师
张立强

张立强

教授

李红南

李红南

副教授

刘太勋

刘太勋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