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

中国大学MOOC,为你提供一流的大学教育

hi,小mooc
期末考试会员
SPOC学校专有课程
公差与检测技术(机电1901/02、智能制造1901)
第1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9月05日 ~ 2022年01月04日
学时安排: 2-4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85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spContent=《公差与检测技术》课程,又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机械精度设计等,是一门有关机械零部件公差与检测专门知识的工科专业课程,它是联系设计课程和制造课程的纽带,也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在这门课程中,让我们一起品味公差的宽容、探求检测的严瑾、感知精度的魅力!
《公差与检测技术》课程,又名互换性与测量技术、几何量公差与检测、机械精度设计等,是一门有关机械零部件公差与检测专门知识的工科专业课程,它是联系设计课程和制造课程的纽带,也是从基础课学习过渡到专业课学习的桥梁。在这门课程中,让我们一起品味公差的宽容、探求检测的严瑾、感知精度的魅力!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机械零部件的精度设计和检测,是机械设计制造重要的组成部分。《公差与检测技术》课程,主要介绍机械零件精度设计与检测的相关知识。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帮助学习者掌握机械零件几何量公差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熟悉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以及机械零件几何量检测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培养理解和分析机械图纸中零件几何量精度的能力和查阅及使用公差标准的能力、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的能力、根据零件几何量精度合理选择检测工具和方法的能力以及对典型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进行检测的能力;从而,为后续的专业课程学习、实践环节训练和从事专业领域专门工作奠定必要的基础。

授课目标

面向新工科视域下具有现代工程意识与国际视野、强烈社会责任感、良好职业道德、服务社会主义事业和国家经济发展的高素质复合型工程技术人才培养需求,针对复杂工程问题解决能力的养成需要,本课程基于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并行课程《机械原理与设计》等已涉及的几何量公差配合及检测初步知识,培养学生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合理设计机械零部件几何量精度、制定并实施合理的几何量误差检测方案,和对检测结果进行分析与处理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从而,为后续课程《机械制造技术基础》等的学习,以及今后胜任机械工程领域研发、设计、制造、管理等工作岗位,奠定几何量精度设计与检测的知识、能力和素养。

课程大纲
公差与检测技术导论
课时目标:(1)掌握机械零件几何量公差标准中有关互换性、标准化、优先数系等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了解国际标准化组织(ISO)相关标准的发展、现状和趋势;(2)理解几何量检测的基本概念,了解常用检测方法的分类及其基本原理;(3)加强有关机械零件几何量精度及其检测方面的理解能力。
1.1 互换性与公差
1.2 标准与标准化
1.3 优先数系
1.4 几何量检测概述
孔、轴公差与配合
课时目标:(1)掌握机械零件尺寸公差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2)熟悉机械零件尺寸公差与配合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熟悉机械零件尺寸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4)具有正确理解、分析机械图纸中尺寸精度的能力和查阅及使用尺寸公差标准表格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对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进行指导;(5)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机械零件尺寸公差与配合的能力,选择过程中能够较好处理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6)具有根据零件尺寸精度合理选择相关几何量的检测工具和方法的能力,并具有对典型零件尺寸精度进行检测的能力。
2.1 孔轴公差与配合概述
2.2 孔轴公差与配合基本术语
2.3 孔轴《极限与配合》国家标准
2.4 大尺寸孔轴公差与配合
2.5 未注公差线性尺寸的一般公差
2.6 尺寸精度设计
2.7 尺寸测量(实操)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
课时目标:(1)掌握机械零件几何公差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2)熟悉机械零件几何公差(含公差原则)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熟悉机械零件几何精度检测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4)具有正确理解、分析机械图纸中几何精度的能力和查阅及使用几何公差标准表格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对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进行指导;(5)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机械零件几何公差(含公差原则)的能力,选择过程中能够较好处理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6)具有根据零件几何精度合理选择相关几何量的检测工具和方法的能力,并具有能够对典型零件的几何精度进行检测的能力。
3.1 几何公差与几何误差检测概述
3.2 几何要素与几何公差特征项目
3.3 几何公差的标注方法
3.4 几何公差带
3.5 公差原则
3.6 几何精度设计及实例
3.7 几何公差标注综合练习
3.8 几何误差测量(实操)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
课时目标:(1)掌握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轮廓国家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2)熟悉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选择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熟悉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轮廓检测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4)具有正确理解、分析机械图纸中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能力和查阅及使用相关国家标准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对零件的制造工艺过程进行指导;(5)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机械零件表面粗糙度轮廓参数的能力,选择过程中能够较好处理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6)具有根据零件表面粗糙度轮廓合理选择相关几何量的检测工具和方法的能力,并能够对典型零件表面粗糙度轮廓进行检测的能力。
4.1 表面粗糙度轮廓及其检测概述
4.2 表面粗糙度轮廓的评定参数
4.3 表面粗糙度轮廓评定参数及其数值的选择
4.4 表面粗糙度在零件图上的标注方法
4.5 表面粗糙度轮廓测量(实操)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
课时目标:(1)掌握渐开线圆柱齿轮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2)熟悉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设计的基本原则与方法;(3)熟悉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基本原理、仪器和方法。(4)具有正确理解、分析机械图纸中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能力和查阅及使用相关国家标准的能力,并能够应用相关知识对其制造工艺过程进行指导;(5)具有根据使用要求合理选择或设计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的能力,选择或设计过程中能够较好处理使用要求与制造要求和经济性之间的矛盾;(6)具有根据渐开线圆柱齿轮精度合理选择相关几何量的检测工具和方法的能力,并能够对其进行检测的能力。
5.1 圆柱齿轮公差与检测概述
5.2 齿轮传动的四个使用要求
5.3 影响齿轮传动误差的主要因素
5.4 圆柱齿轮误差评定项目
5.5 圆柱齿轮精度设计
5.6 齿轮测量(实操)
典型零部件的公差配合及检测
课时目标:了解滚动轴承、键与花键联结、普通螺纹、圆锥相关国家标准的基础知识和相关理论。
6.1 滚动轴承的公差与配合
6.2 键和花键联接的公差及其检测
6.3 圆柱螺纹的公差及其检测
6.4 圆锥的公差及其检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本课程是一门典型的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协同的专业基础课程。学习前,需具备一定的工程制图、机械制造、机械设计等基础理论及实践知识,如先修过《机械制图》、《金属工艺学》等课程,参加过金工实习或具有企业生产一线工作经历等。

参考资料

1、《互换性与测量技术(新形态教材)》,王宏宇,机械工业出版社,第1版;

2、《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学习指导》,范真,化学工业出版社,第2版;

3、《几何量公差与检测实验教程》,杨建凤,江苏大学出版社,第1版;

4、《几何量公差与检测》,甘永立,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第10版;

5、《公差与检测技术》,王贵成,高等教育出版社,第1版;

6、现行相关国家标准。

常见问题

Q :  本课程在教学设计上遵循了哪些原则?

A :  1、践行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和谐统一;2、问题导向、贴近工程;3、深入浅出、即学即用。

Q :  本课程的特色是什么?

A :  采用通俗的语言讲述国家标准,借助生活中事例阐明科技知识。

Q :  本课程主要面向的专业有哪些?

A :  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机械电子工程、机械工程、车辆工程、能源与动力工程、环保设备工程、金属材料工程、安全工程等。

Q :  本课程内容的特点有哪些?

A :  本课程内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四多,即术语定义多、符号代号多、标准规定多、经验解法多;其中,前面三个体现课程的原则性,后面一个体现课程的灵活性。

Q :  本课程学习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A :  其一,学习过程中需重视厘清基本概念;其二,注重贯彻工程理念(简单概括为优质高效低耗);其三,注意理论知识和实践知识相结合。

源课程

该SPOC课程部分内容来自以上源课程,在源基础上老师进一步增加了新的课程内容

江苏大学
1 位授课老师
刘晨曦

刘晨曦

讲师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