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金属材料综合实验
第10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4年10月28日 ~ 2024年12月31日
学时安排: 1~2.5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81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71)
spContent=金属材料的使用渗透在我们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上至大国重器,下至门窗桌椅,其生产制造都与金属材料息息相关。金属材料科学引领着社会生产力的前进方向,金属材料研究是突破新世纪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的重要目标。金属材料科学成果的取得与实验室内严谨规范、准确可靠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为援驰本领域金属材料研究,江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秉承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材料强国理念,与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特鲁利(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产研院集萃金属所及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旨在通过规范金属材料实验操作、灌输实验室安全防护理念、建立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和企业研发人员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传授先进的实验研究及相关国标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最终培育优秀的科研人员。
金属材料的使用渗透在我们工业生产、日常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上至大国重器,下至门窗桌椅,其生产制造都与金属材料息息相关。金属材料科学引领着社会生产力的前进方向,金属材料研究是突破新世纪国外卡脖子技术封锁的重要目标。金属材料科学成果的取得与实验室内严谨规范、准确可靠的科学研究密切相关。为援驰本领域金属材料研究,江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秉承厚植家国情怀、矢志材料强国理念,与江苏银环精密钢管有限公司、宝银特种钢管有限公司、特鲁利(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产研院集萃金属所及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等知名企业共建《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旨在通过规范金属材料实验操作、灌输实验室安全防护理念、建立全面的实验室安全管理体系,同时培养学生和企业研发人员严谨认真的实验态度、传授先进的实验研究及相关国标力学性能测试方法,最终培育优秀的科研人员。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金属材料综合实验》课程是由“国家特色专业、国家一流专业、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 江苏大学金属材料工程专业课程团队与合作企业共同开设。该课程通过线上授课教学的方式,将专业理论知识与实验技能操作有机结合,培养学生和企业研发人员分析问题和解决实际金属材料工程问题的能力,实现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高素质人才的培养;同时通过严谨规范的实验操作培训,提高学生实验研究水平、激发学生金属材料科学的研究热情。该课程共设有八个章节,涵盖了金属材料研究中最为常用的金属材料热处理及其设备的使用、金属材料实验研究试样的制备、典型金属材料的金相制备实验(金相大赛案例)多种表面工程研究方法、金属微观组织表征技术、金属材料的力学性能测试方法(力学性能测试国家标准案例)、金属材料的物理模拟方法(Gleeble热模拟技术)、金属材料的数值模拟方法(Deform等)、典型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案例(中国大学生材料热处理创新创意大赛案例)以及先进的增材制造设备介绍与操作等。

本课程由江苏大学罗锐、程晓农、杨程、侯秀丽、袁志钟、王安东、刘玉、曹甫洋、丁恒楠等领衔的《金属材料综合实验》教学团队与江苏省产业教授庄建新、刘瑜、高佩等产业界高级工程师共同录制,同时感谢特鲁利(苏州)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江苏产研院集萃金属所、江苏骏茂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及江苏孚杰高端装备制造(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提供的工程案例素材。

特别感谢:国家一流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产教融合型品牌专业建设项目、江苏省品牌专业三期建设工程、江苏省学位与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课题(重点项目、JGKT24_B059)及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课题(高校类重点课题、B-b/2024/01/84)共同资助!

授课目标

本课程旨在培养材料类特别是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学生与企业技术研发人员分析解决实际工程问题能力。在线课程重点解读7s管理模式理念、多种金属材料力学性能国家标准示例、典型表征设备的使用与分析等,其核心是培养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同时兼顾团队意识、环保意识、安全意识的培养。

课程大纲
金属材料综合实验简介
课时目标:通过该章节的学习,深入理解本实验室贯彻执行的“7S”国际安全管理理念和实施细节、体会实验室安全管理的重要性和必要性。通过一系列实验室安全和操作培训,形成实验室安全管理意识、掌握规范的实验操作流程,并且在之后的实验操作中安全、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
1.1 金属材料综合实验介绍
1.2 实验室“7s”管理及规章制度
1.3 实验室安全与环保
1.4实验室事故典型案例
金属材料力学性能的测试(企业实验平台)
课时目标:掌握金属材料的各类硬度检测实验及操作流程,以及材料冲击、拉伸等各类力学性能实验的操作流程,为评估材料的性能提供重要的力学性能数据。
2.1 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GB/T 228-2019)
2.2金属材料高温拉伸试验(GB/T 4338-2015)
2.3 金属材料冲击性能实验 (GB/T 229-2020)
2.4 金属材料硬度试验
2.4.1 洛氏硬度计的使用 (GB/T 230.1-2018)
2.4.2 布氏硬度计的使用(GB 231.1-2018)
2.4.3 维氏硬度计的使用(GB/T 4340.1-2024)
金属材料的机加工及金相样品制备
课时目标:掌握常见金属材料的机加工操作流程,金属材料的镶嵌、预磨、抛光的全流程制备和腐蚀实验,培养学生和企业技术研发人员独立加工金属材料的实践能力。
3.1 切割机使用
3.2 砂轮机使用
3.3 钻头使用
3.4 台钳使用
3.5 金属试样镶嵌
3.6 金属试样磨抛
3.7 不同金属材料对应腐蚀剂选择
3.8 超声波清洗
3.9 试样或配件储藏用干燥柜的使用
3.10 典型球墨铸铁试样的制备(案例)
3.11 典型F51双相不锈钢试样的制备(案例)
微观组织表征
课时目标:掌握典型金属材料微观组织表征设备(OM、XRD、SEM、TEM等)的原理及操作流程,为评估金属材料的组织演变及服役性能,提供重要的表征手段。
4.1 光学显微镜及金相软件
4.2 Leica DMIC 金相显微镜(案例)
4.3 台式扫描电镜的使用
4.4 场发射扫描电镜的使用
4.5 透射电镜的分析
4.6 X射线衍射仪的使用与分析
热力学计算及典型金属材料热处理实验(企业实验平台)
课时目标:了解JMatPro计算机模拟技术在热处理方面的应用,掌握JMatPro不同金属合金的相图构建方法。掌握典型金属材料热处理工艺与组织分析。
5.1 JMatPro软件平衡态相图的计算
5.2 JMatPro软件TTT/CCT曲线的模拟
5.3 典型金属材料的退火与正火实验(共析钢)
5.4 典型金属材料的淬火与回火实验(马氏体钢)
5.5 45#钢的热处理工艺及实验(案例)
5.6 GH4169高温合金热处理工艺及实验(案例)
金属材料的热力模拟实验
课时目标:熟悉常见金属材料热加工性能的物理模拟方法。包括压缩实验、相变实验、HAZ实验。并且涵盖了数值模拟指导实际热加工过程。
6.1 Gleeble热模拟-压缩实验
6.2 Gleeble热模拟-相变实验
6.3 Deform软件的数值模拟(案例)
金属材料的耐磨、耐腐蚀试验
课时目标:通过该章节的学习,掌握材料表面工程研究的多种仪器的使用方法,涵盖多方面材料耐磨耐蚀性能检测,掌握耐磨耐腐蚀性能的表征方法,深入理解材料表面工程对金属材料服役性能的重要影响
7.1 耐磨耐腐蚀专用设备的使用
7.2 高速往复摩擦磨损实验(GB/T 12444-2006)
7.3 往复电化学摩擦实验
7.4 电化学腐蚀实验 (GB/T 24196-2009)
7.5 点腐蚀实验 (GB/T 17897-2016)
激光3D打印实验
课时目标:通过该章节的介绍,学习增材制造简介,增材制造原理、打印设备操作,旨在向同学们介绍新的金属材料成型方式
8.1 增材制造简介
8.2 增材制造原理
8.3 打印操作简介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完成“材料科学基础”、“金属材料学”、“热处理设备”等专业课程的学习。

参考资料

《工程材料实验教程》——机械工业出版社、《工程材料实验与创新》——机械工业出版社、《金属组织控制技术与设备》——北京大学出版社

江苏大学
8 位授课老师
罗锐

罗锐

副教授

杨程

杨程

侯秀丽

侯秀丽

副教授

推荐课程

下载
下载

下载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