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制图是工程图学面向于机械专业的专业基础知识,是研究工程与产品信息表达、交流与传递的学科。机械图样是工程与产品技术信息的载体,是工程界表达、交流技术思想的语言。在机械设计中,机械图样作为构型、设计与制造中工程与产品信息的定义、表达和传递的主要媒介,在机械领域的技术工作与管理工作中有着广泛的应用。机械图样是工程技术部门的一项重要技术文件。本课程理论严谨,实践性强,与工程实践有密切联系,对培养学生掌握科学思维方法,增强工程和创新意识,培养工程素质有重要作用,是普通高等院校本科专业重要的技术基础课程。
课程目标1:掌握并使用投影理论和图样画法正确、清晰、合理地表达机械零部件内外结构形状和尺寸,了解机械产品的功能和需求,能够根据机械产品的工作原理和装配关系初步设计并表达其零部件的形状、尺寸和技术要求,具有在机械设计和制造过程中使用工程图样表达设计思想和制造要求的能力。 |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授、学生作业 评价依据: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末考试 |
课程目标2:掌握尺规作图和计算机绘图(CAD)基本方法和工具,能够把计算机绘图(CAD)和制图基本理论相结合,能够在机械工程实践中使用计算机绘图(CAD)工具和方法绘制符合国家标准的机械工程图样。 |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授、学生作业 评价依据: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末考试 |
课程目标3:掌握技术制图、机械制图相关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具有在机械工程实践中自觉遵守和执行相关制图标准的工程意识和能力,培养严谨细致的工作作风。 | 达成途径:通过课堂讲授、学生作业 评价依据:课堂表现、平时作业、阶段测试、期末考试 |
1、评分高于60分(包括60分),课程合格;
2、评分高于90分(包括90分),课程优秀。
本课程教学内容为机械图样的绘制和阅读,包括正确理解机械产品的形状、尺寸、技术要求等表达方法。
第0章 序
了解本课程学习的目的、方法和所要达到的要求。
第1章 表达零件形状的常用方法
1. 教学内容
(1)复习基本视图与辅助视图、剖视图、断面图;(2)局部放大图、简化画法和其他规定画法、综合表达机械结构。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能够养成遵守国家标准的习惯,熟练掌握零件形体的多种表达方法及简化画法;
(2)能够分析、综合表达中等程度的零件形体。
3. 重难点
(1)重点在掌握零件内外部形状的表达方法(全剖、半剖、局部剖及断面图);
(2)难点在分析零件,确定表达方案。
第2章 常用机件及其结构要素的表示法
1.教学内容
(1)零件的分类;(2)螺纹连接;(3)齿轮;(4)键及键连接;(5)销及销连接;(6)滚动轴承及其规定画法;(7)弹簧及其规定画法。
2.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熟练掌握螺纹、常用螺纹紧固件和平键及其连接图的画法及规定,并能按已知条件进行标注。掌握单个圆柱齿轮基本参数计算及其画法、掌握一对齿轮啮合图的画法;
(2)了解滚动轴承的表示法规定;
(3)了解圆柱销、圆柱螺旋压缩弹簧的画法及规定。
3.重难点
(1)重点在螺纹连接、键连接、齿轮啮合的规定画法及标记;
(2)难点在耐心、细致的画图,分清各零件投影关系和装配关系,填充剖面线。
第3章 机械零件图的知识以及绘制零件图
1. 教学内容
(1)零件图概述; (2)典型零件描述;(3)零件图的视图选择; (4)零件图的尺寸标注;(5)零件图上的技术要求;(6)零件图上的图框与标题栏;(7)实例绘制零件图。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了解常用零件的结构特点及加工方法;
(2)掌握绘制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方法,视图选择合理,形状表达正确,图样画法符合制图标准规定;
(3)掌握标注尺寸的基本要求,能完整清晰、基本合理、符合制图标准地进行尺寸标注;
(4)了解表面结构、尺寸公差与配合、几何公差中常用的注法规定。
3. 重难点
重点在于建立完整零件图的4大内容的概念,进一步引导学生从零件=主体结构+局部功能结构+局部工艺结构的分析角度出发去认识零件与组合体的区别,从而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在此基础上着重强调技术要求和标题栏,这是加工、制造必不可少的指导性内容;
第4章 机械零件图的阅读
1. 教学内容
(1)实例解读零件图。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掌握正确阅读中等复杂程度零件图的方法;
(2)对于给定的零件图,能按照训练要求回答问题,画出指定方向的视图、剖视图、断面。
3. 重难点
这一部分综合性、实践性较强,对于没有专业实习的学生而言很难理解,应加强案例教学。
第5章 机械装配图的知识以及绘制装配图
1. 教学内容
(1)装配图的内容;(2)根据零件图绘制部件装配图。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进一步了解装配图的作用与内容;
(2)掌握绘制和阅读中等复杂程度的装配图的方法,绘制的装配体所含的专用件序号以10件左右为宜。手工完成1~2张装配图,做到:视图选择合理;部件结构和装配关系表达正确;图样画法符合制图标准规定。阅读装配体所含的专用件序号数量可适当增加;
(3)掌握装配图标注尺寸的要求,做到清晰、基本合理、符合制图标准;
(4)掌握装配图零件序号的编排、明细栏和标题栏的正确注写。
3. 重难点
(1)重点在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及所表达的工作原理和装配连接关系;
(2)难点在拼画装配图时判别零件间定位及遮挡关系。读装配图时能分析判别并分离零件。
第6章 机械装配图阅读
1. 教学内容
(1)实例解读装配图及由装配图拆画零件图。
2. 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基本要求
(1)阅读装配体所含的专用件序号数量可适当增加;
(2)掌握拆画零件图的方法。阅读并拆画零件图4~5个,拆画出的零件图应符合完整零件图的所有内容及要求。
3. 重难点
(1)重点在掌握装配图的内容及所表达的工作原理和装配连接关系;
(2)难点在拼画装配图时判别零件间定位及遮挡关系。读装配图时能分析判别并分离零件。
章节安排与课时分配:
章节 | 教学内容 | 线上学时 | 测绘 | 上机 | 线下课堂 |
第0章 | 序 | 1 | 1 | ||
第1章 | 综合表达零件形状 | 3 | 3 | ||
第2章 | 常用机械机件及其结构要素的表示法 | 4 | 4 | ||
第3章 | 机械零件图的知识以及绘制零件图 | 4 | 4 | 6 | 4 |
第4章 | 机械零件图阅读 | 2 | 4 | ||
第5章 | 机械装配图的知识以及绘制装配图 | 4 | 2 | 4 | 4 |
第6章 | 机械装配图阅读 | 2 | 8 | ||
共计 | 20 | 6 | 10 | 28 |
课程考核方式包括线上和线下两部分,线上成绩占40%,其中学习及讨论情况占10%、线上作业占10%、线上测验成绩10%、线上考试占10%;线下成绩占60%,其中测绘成绩占10%、CAD成绩占10%、期末考试成绩占40%。
课程综合成绩=线上学习以及讨论成绩×10%+作业成绩×10%+测验成绩×10%+线上考试成绩×10%+测绘成绩×10%+CAD成绩×10%+期末考试成绩×40%。成绩的具体构成如下(具体比例会有调整):
成绩组成 | 考核/评价环节 | 分值 | 考核/评价细则 |
线上学习以及讨论成绩 | 在线时间以及在线讨论 | 100分*0.1 | 在线学习时间、在线讨论 |
线上测验成绩 | 正确率 | 100分*0.1 | 在线测验成绩 |
线上作业成绩 | 正确率 | 100分*0.1 | 在线作业成绩 |
线上考试成绩 | 正确率 | 100分*0.1 | 在线考试成绩 |
测绘成绩 | 测绘表现及测绘报告 | 100分*0.1 | 测绘实验室给定 |
CAD成绩 | CAD上机操作及作业情况 | 100分*0.1 | CAD教师给定 |
期末考试 | 正确率 | 100分*0.4 | 期末试卷评分标准 |
总评 | 100分 | 按各项比例成绩综合 |
课程学习需掌握画法几何以及工程图学基础知识。
1、《现代机械工程制图》,戴立玲、袁浩、黄娟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
2、《现代机械工程制图习题集》,姚辉学、侯永涛、黄娟、戴立玲主编,科学出版社,2014年第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