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小慕
食品工程原理
第5次开课
开课时间: 2021年07月25日 ~ 2022年01月15日
学时安排: 6-8小时每周
当前开课已结束 已有 2442 人参加
老师已关闭该学期,无法查看
课程详情
课程评价(3525)
spContent=本课程是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在线课程由连续30年每年都讲授该课的江苏大学刘伟民和扬州大学黄阿根老师负责,联合宁夏大学刘敦华老师,以刘伟民教授主编的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工程原理》创新思路为指导思想,系统化和简化讲解食品工程的各物理操作单元,努力达到本课程的国内领先教学水平。本在线课程提供了商业制作的核心内容讲解视频、系统的知识点分解文档和详细的讲解ppt,研制了随堂测试卷(抽题组卷)库、单元测试卷(抽题考核)库、作业及解答复合学生互判学习考核系统和课程结课考试卷(抽题组卷),可用于支撑学生独立学习与考核,方便各校老师借鉴他人经验节省重复劳动,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水平。本在线课程贯彻了教育部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的教学要求,也隐含了勤奋、踏实、认真、创新、奉献等课程思政的暗线要求。本在线课程已经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一流在线课程。
本课程是本科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在线课程由连续30年每年都讲授该课的江苏大学刘伟民和扬州大学黄阿根老师负责,联合宁夏大学刘敦华老师,以刘伟民教授主编的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食品工程原理》创新思路为指导思想,系统化和简化讲解食品工程的各物理操作单元,努力达到本课程的国内领先教学水平。本在线课程提供了商业制作的核心内容讲解视频、系统的知识点分解文档和详细的讲解ppt,研制了随堂测试卷(抽题组卷)库、单元测试卷(抽题考核)库、作业及解答复合学生互判学习考核系统和课程结课考试卷(抽题组卷),可用于支撑学生独立学习与考核,方便各校老师借鉴他人经验节省重复劳动,提升本课程的教学水平。本在线课程贯彻了教育部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两性一度”的一流课程的教学要求,也隐含了勤奋、踏实、认真、创新、奉献等课程思政的暗线要求。本在线课程已经被评为首批江苏省一流在线课程。
—— 课程团队
课程概述

1、我为什么要学习这门课?


食品工程原理是食品类4年制本科专业教学计划中具有承上启下意义的工科技术基础课,它建立在高等数学、物理学、计算技术、英语等课程知识的基础上,以食品工程类型生产过程中的各种物理加工过程为背景,借助纯数学模型法和半理论半经验的数学模型法以及采用量纲分析指导的实验研究法等方法论,培养学生用自然科学的原理考察、解决和处理食品工程实际问题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具有国际化的视野。


2、这门课的主题是什么?


主题是关于本科食品类相关专业的食品加工的各种物理操作单元的知识体系和工程能力的综合培养。


  3、学习这门课可以获得什么?特别是对自己有什么帮助和应用?

目标1引导学生关注专业的社会热点问题,以此激发学生深入研究食品加工过程中的物理操作单元知识的激情,在学习中理解并遵守职业道德规范,树立正确的是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履行社会责任和使命。同时也打造学生的勤学苦练、团结协作、沉稳、笃行、创新和奉献等课程思政所要求的内在品德。

目标2掌握食品工程的流体流动、流体输送机械、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与分散、传热、冷冻、蒸发、气体吸收、液液精馏、干燥等各个单元操作的基本概念、操作的原理、计算公式、设备的工艺计算等的知识学习获得课程所需的物料衡算、能量衡算、平衡分析、过程速率求取方法运用等能力

目标3具备将食品工程单元操作的理论用于分析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中的问题的知识具有获得有效的食品工程原理结论的能力

目标4具备综合运用课程理论,对食品工程中涉及食品工程单元操作内容的设计和开发的知识具有通过分析和计算,提供解决方案的能力

目标5在运用课程知识解决食品工程中的单元操作各类问题时,能够融合计算机辅助计算、专业英语、经济优化、信息及资料多学科知识,具有综合应用和创新的能力


4、本课程的特点和优势

1)课程负责人鲜明的多学科有成就的交叉背景使得课程有交叉创新的特点

    刘伟民教授1986年南工大化工毕业后在扬州大学和江苏大学连续担任本课程的主讲老师30多年共30多轮次,积累丰厚,且一直在食品专业进行科研和在职读研,获硕博学位,担任过4年的教学系主任,发表论文70余篇并有科研获奖,讲授创造学10余轮次并获得江苏省教育教学成果获得二等奖,进行计算机应用研究并参编4本专著和建成多个平台的食品工程原理课程。刘伟民四学科和教学管理有成就的综合素质最终发力建成了有交叉创新特点的本在线课程。本在线课程建设和推广使用过程中,刘伟民与扬州大学黄阿根和宁夏大学刘敦华老师密切配合融合了多校老教师一辈子从事食品工程原理教学的成果。

2)教材建设的高水平显著成果也使得完整体现教材内涵的本课程具有高水平教学思想的特点

     刘伟民创新提出了本课程的教材编写和教学新思想,发表过3篇高水平的本课程教研论文,主编过国家级十二五规划教材、江苏省优秀教材和轻工业联合会一等奖教材《食品工程原理》。本在线课程完整体现了所编教材的思想和水平。

3)具有各项内容建设水平高且齐的特点

    本在线课程丰富的各项内容,如讲稿撰写、ppt制作、知识点库编辑、视频拍摄、在线随堂测试和单元测试及考试库开发等,约九成由刘伟民在教授任职10年后基于教材编写成果亲历亲为开发而成,并且不断得到创新和涵盖科研、行业前沿、案例等,凝聚了课程负责人30多年的教学经验和成果,各项内容水平高且齐。

4)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应用示范性特点

    高水平和创新的教材以及在线课程内容奠定了本课程具有高阶性、创新性和挑战度的基础,开发学习对象创造力的课程暗线,贯彻了课程思政、专业工程认证目标实现的培养要求。本课程推广使用成果显著,在爱课程和好大学在线平台上线并开设10期次,选课人数达到9800人,对年轻教师和学生,均具有引领和示范性。

(5)本在线课程的优势

    课程负责人对课程进行了全国领先的多学科有成就的交叉创新、主编的教材创新成效显著,在线课程所有内容水平高且齐,融合了两性一度、课程思政、工程认证目标达成等时代要求,使用广泛且效果好,具有引领性和示范性。本在线课程2021年被认定为江苏省首批一流在线课程。




显示全部
授课目标

为食品科学与工程专业和食品质量与安全专业的本科学生讲授食品工程物理操作单元的知识和实验方法论,培养学生的食品工程过程和设备的选择、设备的操作、设备的设计及相关研究的知识和能力。通过本在线课程的学习,使得学生能够接受到体现课程思政和“两性一度”一流课程要求的现代课程的训练。

课程大纲
绪论(2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方法、任务(2)掌握学习本课程的几个基本概念(3)了解研究食品工程基本过程的意义(4)了解物理量的因次式和单位制度(5)了解化工单元操作与食品工程单元操作之间的联系与区别(6)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1.1 食品工业生产过程
1.2 单元操作及食品工程原理的概念
1.3 课程的一条主线
1.4课程要解决的问题
1.5食品工程原理和化工原理的对比
1.6 单位换算
1.7物料衡算
1.8能量衡算
1.9过程速度和速率
1.10平衡关系
流体流动及输送机械(22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流体平衡和运动的基本规律(2)熟练地掌握静力学基本方程、连续性方程、伯努利方程及其应用(3)了解管路的材料和构成、管件、阀门的作用和规格等实际方面的知识(4)了解流体的两种流动类型(5)了解量纲分析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6)熟练掌握流体在管路中流动的阻力损失计算以及管路计算、输送设备的功率计算等(7)了解管路中流速和流量的测定所使用仪表的原理、构造和性能(8)了解流体输送机械的作用原理、简单构造、主要性能参数、选型的依据及使用注意事项(9)了解食品真空技术的基本原理(10)通过对绪论和第一章关于本门课程归一主线的创新思路学习,打造工科学生的创新内在品德(11)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2.1 流体静力学基本方程及应用
2.2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
2.3 流体流动现象
2.4 流体在管内的流动阻力
2.5 管路计算
2.6 流量测量及非牛顿流体阻力计算
2.7 液体输送机械
2.8 气体输送机械
基于动量传递的非均相物系的分离与分散(8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非均相物系用机械方法分离的原理,适用范围以及主要设备的性能,要求根据分离任务正确选择分离方法及设备(2)重点掌握过滤基本方程式及过滤计算,掌握典型的过滤设备的结构和操作(3)重点掌握半理论半经验数学模型法在开发流体通过固定床颗粒层流动压降公式中的应用(4)了解流化床的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气力输送的概念(5)拓展了解液体搅拌、乳化、气流超微粉碎的基本概念及应用(6)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3.1 颗粒特性
3.2 沉降
3.3 过滤
3.4 流态化
传热(10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传热过程的基本原理,影响传热率的因素及控制传热速率的一般规律,根据生产要求强化或削弱热量传递,选择适宜的传热设备以及列管式换热器的选型计算(2)重点掌握稳态和非稳态过程传热的计算公式和计算方法(3)了解换热器设计的一般步骤(4)通过对传热问题的综合联系的高要求作业,打造工科学生的勤学苦练、甘愿奉献等内在品德(5)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4.1 热传导
4.2 对流传热及其系数
4.3 传热过程计算
4.4 非稳态传热
4.5 热辐射(含传热设备)
侧重传热的其它单元操作(4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蒸发、热杀菌、结晶、制冷、冷冻浓缩和食品冻结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应用,重点理解蒸发和冷冻相应的计算(2)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5.1 蒸发的基本概念
5.2 单效蒸发
5.3 多效蒸发
5.4 蒸气压缩制冷的原理
5.5 实际蒸气压缩制冷
5.6 蒸气压缩制冷循环计算
5.6 冷冻能力换算
传质基础(4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食品工业中的传质过程和基本原理(2)掌握相组成的表示方法和相互之间的换算(3)理解扩散过程和稳态分子扩散计算(4)理解对流扩散及其系数、总传质系数等的概念(5)了解传质理论(6)理解相平衡关系和理论级概念(7)理解三传之间的相似及相关参数类比求取方法(8)了解以板式塔和填料塔为代表的气液传质设备的结构特点、流体力学性能等(9)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6.1 相组成的表示方法
6.2扩散现象及稳定分子扩散计算
6.3对流传质
6.4三传之间类比关系
6.5相际传质
6.6传质理论
传质微分填料高度模型方法——以吸收为例(4学时)
课时目标:(1)理解计算传质通量的微分模型方法的含义和用法(2)掌握吸收操作的基本概念(3)理解吸收操作的气液平衡关系及表达方法(4)掌握填料吸收塔的物料衡算、填料层高度的计算方法(5)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7.1 气液相平衡
7.2 填料塔的物料衡算与操作线
7.3 最小液气比与吸收剂用量
7.4 填料层高度的计算
7.5 传质单元数的计算
7.6 总传质系数的求取
传质的理论级模型方法——以精馏为例(8学时)
课时目标:(1)理解计算传质通量的理论级模型方法的含义和用法(2)了解食品类型生产过程中常用的蒸馏方法(3)理解双组分溶液的汽液平衡关系、表达方法及相关计算,掌握相平衡方程(4)了解平衡蒸馏和简单蒸馏(5)理解精馏的概念和精馏流程(6)掌握板式精馏塔的物料衡算、理论板数的确定、进料状态的表达及选择、回流比对精馏过程的影响及确定、实际塔板数的确定(7)熟练双组分物系用板式塔进行常压精馏的计算(8)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8.1 双组分汽液平衡
8.3 精馏原理和流程
8.4 双组分连续精馏计算
8.5 其它形式蒸馏
其他侧重传质的食品单元操作(2学时)
课时目标:(1)学习运用归一主线类比掌握其他传质单元操作的研究和计算方法(2)了解萃取的基本概念、萃取体系相平衡及操作原理(3)类比理解萃取过程的理论级概念和计算(4)了解膜分离的原理和应用(5)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
9.1液液萃取的相平衡及操作原理
9.2萃取过程计算
9.3 膜分离基本概念
热质同传——以干燥为例(8学时)
课时目标:(1)了解以空气作为干燥介质去除物料中水分的干燥过程(2)熟练掌握湿空气的性质、湿度图及其应用(3)了解干燥机理(4)掌握干燥过程的物料和热量衡料、干燥速率和干燥时间的计算(5)了解各种干燥设备的性能和应用(6)搜索并阅读翻译英文教材的相应内容(拓展要求,原文和800个汉字翻译量随作业上传)(7)通过对干燥过程综合的物料衡算和能量衡算的例题的高要求训练和考核,打造工科学生的勤学苦练、团结协作、沉稳、笃行的品德
10.1 湿空气性质计算及湿度图
10.2 物料和热量衡算
10.3 干燥速度和干燥时间
展开全部
预备知识

高等数学、物理学

参考资料

刘伟民主编,食品工程原理,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20年8月第六次印刷


常见问题

 

1、本食品工程原理在线课程的高阶性如何理解?

2、本食品工程原理在线课程的创新性如何理解?

3、本食品工程原理在线课程的课程的挑战度如何理解?

4、根据你的专业态度、在这门课上所做的努力和接受到的锻炼以及最终取得的成绩,你对本门课的教学改革的态度是什么?

5、你对课程的主要建议是什么?



A : 

1、 本食品工程原理在线课程的高阶性如何理解?

A知识能力素质的有机融合  B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综合能力  C要培养学生解决复杂问题的高级思维  D融合开发学生创造力所需要的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的训练。(全选)


2、本食品工程原理在线课程的创新性如何理解?

A课程内容反映前沿性和时代性,  B教学手段具有先进性  C教学形式呈现探索性和互动性,  D食品工程原理知识和能力的学习结果具有探究性和个性化。(全选)

 

3、本食品工程原理在线课程的课程的挑战度如何理解?

A课程有一定难度,B需要跳一跳才能够得着,C老师备课和学生课下有较高要求,D不是“水课”的低阶性、陈旧性和不用心的课。(全选)A :  Q :  

 

4、根据你的专业态度、在这门课上所做的努力和接受到的锻炼以及最终取得的成绩,你对本门课的教学改革的态度是什么?

A非常赞同(18.57%,参加调查总人数183)  B赞同(68.30%)  C不理想,不如传统讲课(15.30%)  D严重反对(0.00%)

 


5、你对课程的主要建议是什么?

A、


A老师一开始要加强课程的引导,在学生熟悉课程教改要求和初步基础后再加大线上学习的力度(69.39%,总183人)

B在线平台要能够惩罚对作业恶意评分或胡乱评分的学生(56.28%)


C在线课程要能够防止学生一打开电脑就去玩游戏,要帮助学生用好线上学习时间,如采用更多的测试等随时检查学习内容是否学会(43.16%)(根据同学的建议,已经研制好各类测试并上线运行)

D要加大线下讲课的比例,讲难点,讲难的作业,解析难的讨论(68.85%)






江苏大学
11 位授课老师
刘伟民

刘伟民

博士,教授,硕导,食品工程原理课程负责人。

黄阿根

黄阿根

副教授

刘敦华

刘敦华

教授

推荐课程

彭凯平教积极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335人参加

彭凯平教情绪心理学

大渔大师课

95人参加
下载
下载

下载App